■王 飛 劉大鳴(特級教師)
高考對三角恒等變換主要是圍繞“角的變換、名稱的變換、公式的變換、結構的變換以及常數的變換”等展開的,體現目標意識下的“特殊值、消項和約項”,彰顯函數與方程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以及數形結合思想的具體應用。本文主要介紹這類創新問題中的求解策略。
例1 已知α為第二象限角,sinα+,則間的關系,對兩邊平方可得
解:注意同角關系中的平方與二倍角之
因為α是第二象限角,可得sinα>0,cosα<0,即cosα-sinα<0,所以cosα-
故 cos2α=cos2α-sin2α=(cosα+
評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利用sinα+cosα、sinα-cosα和sinαcosα三姊妹關系式,借助sin2α+cos2α=1和sin 2α=2sinα·cosα的合理應用求解的。解題時,要注意函數值對角的限制作用,應盡量縮小角的取值范圍可避免多解。

解:通過差異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逆用和差角公式,通過“降次消項”求值。

評析:通過觀察角、函數名稱以及運算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差異分析,促使差異的轉化。題中通過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和sin 2α=2sinαcosα的逆用,促使分子、分母約分,再 利 用降次消項求值。
例3 設α為銳角,若則
的值為____。
解:把所求角用已知角和特殊角表示,采用換元變角法求解。

評析:換元變角法的實質就是角的配湊,如,其中就是題中的新元x,即

解:利用切化弦和逆用倍角公式,通過約分求值。

評析:本題凸顯目標意識下的“化異為同與分式約項”。解題時,要熟練運用切化弦和變角(20°=30°-10°)等技巧,同時還要靈活運用二倍角公式、和差角公式。
例5則的值是____。
解:注意到所求式2θ是關于sinθ,cosθ的二次齊次式,可改變結構化為關于tanθ的齊次式求解。由已知可得3sinθ-cosθ=0,所以

評析:對已知式的結構特征進行變形,使其更貼近某個公式或期待的目標,這是三角結構式變換的宗旨。常見的三角結構式的變換有“升冪與降冪”“常值代換”“逆用與變用公式”“通分與約分”“分解與組合”。
例6 已知函數f(x)=cos2x+cos2(x+α)+cos2(x+β),其中α,β為常數,且滿足0≤α<β≤π。對于任意實數x,問是否存在α,β,使得f(x)是與x無關的定值。若存在,求出α,β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在假設存在的條件下,利用倍角公式改變結構特征,借助f(x)是與x無關的定值構建方程組求解。
假設存在α,β滿足條件,則函數f(x)=。由此可知f(x)為定值的條件是消去2β可得(1+cos 2α)2+sin22α=1,解得cos 2α,所以。因為0≤α<β≤π,故存在使得f(x)為定值。
評析:在假設存在的條件下,把握函數f(x)是與x無關的特征,利用三角公式化簡函數式,構建方程組求值,這是存在性問題常用的思維方法。
例7 已知向量m=,且f(x)=m·n+1。
(1)設方程f(x)-1=0在(0,π)上有兩個零點x1,x2,求f(x1+x2)的值。
(2)若把函數y=f(x)的圖像向左平移個單位,再向上平移2個單位,得到函數g(x)圖像,求函數g(x)在上的單調增區間。
解:(1)由題意可得函數f(x)=
由f(x)-1=0,可得。由x∈(0,π),且兩個零點為x,x,12利用對稱性可得,所以

評析:利用向量數量積的運算,借助余弦函數在區間上的對稱性簡化求值,利用整體變量觀念解出單調區間,凸顯三角函數的工具性、應用性及交匯性。
例8 求函數的最值。
解:注意變量的取值范圍,挖掘隱含關系,利用三角換元法求解。
由題意可得-2≤t≤6。
由t的有界性,可考慮三角換元法,即設由此可得函數
umin是φ(0)和中的較小者,因為
評析:當自變量取值為區間時,可“設角換元”,題中要關注自變量對角的限制要求,其目的是便于進一步利用三角函數的有界性求解。

提示:設A=α+β+γ,B=α-β+γ,則2(α+γ)=A+B,2β=A-B。因 為sin[2(α+γ)]=3sin2β,所以sin(A+B)=3sin(A-B),即sinAcosB+cosAsinB=3(sinAcosB-cosAsinB),2 cosAsinB=sinAcosB,由此可得tanA=2 tanB。故。應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