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米廣弘
當玄幻、懸疑、偶像等各種IP劇的新鮮元素“霸屏”,“流量”大行其道的時候,鄭曉龍的作品卻始終有一種歲月積淀的不變氣質。23日接受《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專訪時,全國政協委員、導演鄭曉龍說:“我堅持現實主義創作,作品永遠關心百姓生活,和他們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鄭曉龍在優化視聽產業監管方式的提案中,重點關注電視劇和網劇、線上與線下的標準一致問題,以及電視劇如何與網絡視聽產品的總量大、更新快、時效性強等相融事宜,還有如何加強相關審核監管力度等。“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和推動行業的有序規范發展,也希望更多的創作者們用電影、電視作品觀照現實、謳歌時代。”
鄭曉龍曾執導《金婚》《甄嬛傳》等熱播電視劇,并憑借它們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鄭曉龍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要講述尋常百姓不平凡的故事,塑造普通群眾鮮活的銀幕形象,激發人民群眾創造生活的情感和力量。正是這種對作品嚴肅認真的態度,才成就了這些經典之作。“今天,我們的創作條件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已經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出高峰作品,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
作為金牌導演,鄭曉龍認為,電視劇的質量問題出在行業的急功近利,并沒有深入到生活中。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藝術家的崇高精神,堅守社會責任,恪守職業道德,自覺講品味、格調和責任。過去幾年中,國產電視劇因冗長遭詬病,現在隨著市場變化,觀眾欣喜地看到“精品劇”的復興,很多電視劇能夠切中痛點,很多網劇短小精悍,質量也上升了一個臺階。一部影視劇可促成社會進步改變,影視一直是、也應該是社會主流價值的體現。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文聯主席奚美娟也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表示,“要用最樸素的感情去寫老百姓的故事”,應當多關注當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為他們提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豐富精神產品,讓文明先行一步,用心、用情、用功打造精品力作。▲
環球時報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