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 董婧輝
【摘要】地方民間音樂代表了一個地區音樂的發展歷史、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等,承載了當地音樂文化的歷史底蘊。將地方民間音樂帶入中小學課堂音樂教學一方面能夠提高中小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推動對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本文對地方民間音樂走進中小學的課堂的意義進行研究分析,從地方民間音樂的概念、教育價值以及應用原則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充分挖掘地方民間音樂在中小學課堂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地方民間音樂;中小學;教學傳承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 2020) 01-0131-02
【本文著錄格式】高洋,董婧輝.探究地方民間音樂在中小學課堂中的傳播[J].北方音樂,2020,01( Ol):131-132
一、地方民間音樂概述
(一)地方民間音樂概念界定
地方民間音樂,是通過廣大人民群眾口口相傳保留下來的,是在社會變遷中所形成的音樂。民間音樂是一種以民族傳統文化為基礎而發展的藝術,與當地的民族文化特色、民俗風貌、地域特征等相關聯,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與地域性。
(二)地方民間音樂產生背景
在社會發展初期,隨著社會生產方式與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在思想形態上出現差異并發生碰撞,人們精神需求逐漸增加,將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趣事、民族情感等不同的形式通過音樂進行表達。這些音樂作品經歷長期的演變和傳承,最終形成了地方民間音樂。地方民間音樂不僅展現了人們當時的生活狀態,也體現著社會發展與變化。不同地域的生活特色、社會風貌以及民族特性也在地方民族音樂中可見一斑,可以說,民族音樂是對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充分展示。
(三)地方民間音樂發展變遷
地方民間音樂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歌謠傳唱、詩歌傳唱和民俗音樂。從春秋時期開始,民間音樂發展進程加快,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等都相繼出現,音樂內容參差不齊,充分表達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情感訴求和娛樂需求。隨著民間音樂形式多樣化,民間樂器也得到發展,木管樂器、銅管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等,為民間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地方民間音樂在發展過程中也有其丟失的一部分,如因戰爭、瘟疫、遷徙等動亂,致使民間音樂很大一部分在歷史的變遷中淹沒。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著新興文化逐步前進,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挑戰,流傳廣泛性降低,以至于能夠保存下來的優秀作品很少,因此要肩負起保護與傳承民間音樂的重任。
(四)地方民間音樂的傳承
1.理念的傳承
民間音樂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構成。地方民間音樂的種類繁多,我們需不斷探索,了解不同種類的特性、通識豐富的內涵、接觸當地民俗風貌和社會習俗等,并對代表性的地方民間音樂思想理念進行了解和分析,以便于不斷增進對民間音樂理念的理解。
2.文化的傳承
地方民間音樂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入當地的文化和內涵,具有深刻的文化滲透力。學習地方民間音樂首先要了解和學習民間音樂的文化,這樣才能更好地豐富文化底蘊,使民間音樂得以傳承。
二、地方民間音樂的教學價值
(一)地方民間音樂教學的情感體驗價值
地方民間音樂中蘊含著人們豐富的情感,情感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毛詩序》有言,“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知,音樂能夠通過動態的方式,不僅將人類的情感表達得豐富多彩,也能夠使生命的律動得以展現,故也有“音樂是具有生命的”一說。音樂教育可以通過自身形式去促進音樂技能的學習。
地方民族音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通過對地方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增強中小學生民族意識與歸屬感。國家民族文化的壯大和延伸與國家的靈魂和民族的血脈息息相關,音樂文化正是其獨特的一部分。民族的習俗、信仰、思想情感與價值觀等,都在地方民間音樂中有所表達。
(二)地方民間的文化傳承價值
地方民間音樂,以生動的方式概括和反映社會生活,使學生在欣賞藝術美的同時,更直觀地了解歷史實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對歷史的認知;地方民間音樂,是一種創造藝術,所包含的藝術形式、展現的藝術形象,有褒揚真善美的,也有貶斥假惡丑的,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潛移默化地理解愛與憎的情感,能更好地分辨忠與奸、善與惡;地方民間音樂,是觀眾與表演者相互結合與交流的藝術,是包含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等諸多情感的藝術,通過舞蹈、歌曲、說唱等形式,交流真實情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鼓勵身處困境者不斷進取。地方民族音樂使家鄉的自然之美、民風之淳、地域特色能夠盡情表達出來,進而更好地去傳遞愛國家、愛民族、愛鄉土的情懷。音樂藝術的靈魂來源于不同的文化,要使民族音樂久盛不衰,就要在地方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活動中給予重視,使我國傳統文化的共性與各民族音樂文化個性相融合。
(三)地方民間音樂教學的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教學大綱我國明文規定,在多數情況下,音樂是具有群體性的,因此民間音樂教學具有社會交往價值。如齊唱、齊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在群體音樂的相互配合中,音樂成為人際交往的紐帶,不僅體現在教學課堂上,也體現在社會的大環境下,這樣的教育能夠培養學生互補互助的合作精神和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
地方民間音樂的社會交往價值體現在舉辦地方民間活動,讓其他的外來民族對傳統的音樂文化有更多的認識,讓民族間的文化交往障礙得以清掃,從而體現出更為重要的價值。
(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延伸價值
從歷史角度看傳統文化,傳承是必須的,在傳承過程中,音樂文化也會參與其中,這是必然的現象,音樂不僅僅是其本身,更是文化傳承的一種工具,一種媒介,故音樂課程的教學尤為必要。民間音樂是中小學生在音樂教學課程中的重要學習內容,通過對地方民間音樂的學習可以使其更加關注和了解我國的民間文化。我國當前教育中在民俗多樣化和文化多元性方面尚存不足,但多元化是教育的重要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活動的不斷完善,多元化教育必然會越來越普及。
(五)完善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
音樂種類多樣,表現手法與內容也不盡相同,現代的通俗流行音樂在中小學的學習中為之廣泛,故而造成學生在傳承民族音樂文化上有一定的缺失。開展民間音樂學習課程,可以直接通過教學引導學生關注地方民族音樂,并通過學生積極主動或間接被動的學習方式去接受、傳承地方民間音樂。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彌補在教學中對民族音樂的缺失,通過不斷完善和推進教育改革,讓教育更加全面。
三、地方民間音樂走進中小學課堂的原則探討
地方民間音樂的傳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教學傳承人員的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也可以讓中小學教學的傳承更加有效。
(一)主體優先原則
在傳承民間音樂的過程中,主體為民間音樂本身及其從業者,需根據民間音樂自身特點,在不違背生存與發展規律、繼承與傳承規律的前提下,展現原生態的民間音樂,尊重藝術,認同主體文化的價值,尊重從業者的價值取向、從業內容和職業觀。
(二)地域性原則
地方民間音樂是地域文化價值的體現,是地方音樂的一種特色,傳承對象為中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為使傳承的本身更有價值更有效,需將其價值與特色有效保護起來。
(三)發展性原則
對地方民間音樂的傳承,應該尊重傳統,更應該在尊重傳統的同時,保持民間音樂的發展性。無論是何種藝術,抑或藝術樣式,都要使傳統和與時俱進這一矛盾關系相統一,只有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經歷,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得以創新,在發展與實踐中遵循必要原則。
(四)實踐性原則
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從而更好地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平臺。關注學生特點,尊重學生的階段性差異和不平衡性,關注學習特點及興趣,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地方民間音樂的教學。
四、結語
民間音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面臨著冷落與沖擊。因此保護、發展、傳承、創新民間音樂義不容辭。民間音樂傳承了優秀的中華歷史文化,中小學教育只是傳承民間音樂的初級平臺,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建設,宣揚優秀的民間音樂文化,以此來推動發展。在傳承民間音樂的同時,加強學校音樂教育改革,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動我國地方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夏志芳.地域文化·課程開發[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2]鄧志偉.多元文化·課程開發[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3]尹愛青.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
[4]金克木.文化的解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5]楊璐溶.構建以民族性為基礎的中小學學校音樂教育思考[J].黃河之聲,2018(13):87-88.
[6]徐錫英.地方特色文化在音樂教學中的傳承——以舟山海洋文化進校園為例[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8(1):32-34
[7]徐琳娜.原汁原味傳民歌,載歌載舞承文化——小學音樂民歌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8(7):14-16
[8]傅曄.高校民族民間音樂教學改革與課程教材開發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2017:4.
[9]倪金玲廣西農村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之我見——以玉林市興業縣為例[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4.
[10]衣秋雨.民族音樂的流傳——談戲曲走進中國音樂中小學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戲劇之家,2018(5):180.
[11]王璐璐.民族音樂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藝海,2018(5):97-98.
[12]韓彥婷,尹愛青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241-246
[13] Beck et al.Choral Singing,Performance Perceptionand Immune System Changes in Salivary Immunoglobulin andCortisol[J].Music Perception,2000,18(1):87-106.
[14] Byers and Smyth.Effect of a music intervention onnoise annoyance,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in cardiac surgerypatients[J].American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10,6(3):183-191
[15] D.Evans.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as an interventionfor hospital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Nursing,2012:37
作者簡介:高洋(1995-),女,漢族,山西省太原市古交人,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8級研究生;董婧輝(1997-),女,漢族,山西省晉城市沁水人,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9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