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劇藝術在很多方面與民族聲樂存在共同之處,比如文化淵源、演唱方法、美學原理等。所以在現實當中,二者可以相輔相成共同進步。京劇本身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將其唱腔技巧、表演風格恰當地融入民族聲樂當中,不僅可以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還能為民族音樂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使得民族聲樂的風格更加豐富多變,通過改革與創新來贏得更多受眾的支持與關注。
【關鍵詞】民族聲樂表演;京劇元素;應用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 2020) 01-0230-02
【本文著錄格式】趙弦簫.論傳統京劇藝術元素在民族聲樂表演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20,01(01):230-231.
一、京劇藝術和民族聲樂之間的共通之處
(一)京劇藝術與民族聲樂同宗同源
京劇藝術與民族聲樂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兩者同樣植根于豐沃的文化土壤,同樣來源于我國民間,都采用舞臺藝術的形式來反映民眾的勞動及生活,在現實當中都擁有大量的受眾。兩者都具有鮮明的民族性,都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代表。
(二)想通的美學原理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京劇藝術與民族聲樂形成了各自獨有的特色之美,由于這種美都是以傳統美學原理為根本,使得兩者在美學層面的理念基本一致,就表演風格而言,無論是京劇藝術,還是民族聲樂藝術,都有著寫意的特性,注重意境的營造,同樣將“天人合一”作為藝術追求的準則,將傳統藝術的意境之美作為追求。例如現代京劇作品《貴妃醉酒》,便是一種藝術創造,不僅通過現實中的各種事物來抒發情感,并且最終形成情與景高度統一的美感。
(三)異曲同工的藝術風格
京劇藝術與民族聲樂都必須通過舞臺藝術來展現,需要人物的表演才能完成作品,向觀眾傳達創作者的意圖,進而打動人心,贏得觀眾的關注和支持。所以,京劇藝術與民族聲樂雖然在藝術風格上有所不同,但其內容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樣是對中華民族思想情感、行為規范、審美理念的表現,藝術風格清新而自然,十分貼近受眾的心理。
(四)鮮明的地域特色
京劇藝術和民族聲樂藝術的創作者多為普通民眾,所以作品的內容大都取自于民眾的日常生活,都是對民眾生活較為真實的描述,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即使是在世界各國當中,中國的民族數量也是最多的,在長期的社會變遷當中,不同民族都已經形成自身獨有的風俗文化,再加上各個民族所在的地域存在差別,因此形成的民族藝術也各具特色。京劇藝術從誕生之時起,就有意識地吸收其他民族戲曲藝術的精華,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例如現代京劇《蝶戀花》,其中一些唱段在旋律上借鑒了著名的湖南民歌《瀏陽河》。
(五)相似的演唱方法
京劇藝術在表演時以“大本嗓”的唱法為主,民族聲樂同樣也是如此。發聲圓潤流暢,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在進行舞臺表演時,講求氣息的運用,通過聲情并茂的演唱來傳達情感,從而在深刻理解作品思想情感的基礎之上,通過演唱更加準確地表達人物的各種情感。例如《人說山西好風光》及《貴妃醉酒》,同樣也采用了“大本嗓”的唱法。
二、京劇藝術元素在民族聲樂表演中的運用
(一)京劇咬字行腔的運用
京劇表演藝術是一種獨特的情緒表達方式,必須要借助相應的語言文字,才能向受眾充分展示京劇獨特的藝術魅力。京劇藝術要求表演者發音和咬字必須準確清晰,才能滿足京劇表演的要求,如果在表演時咬字不清晰,或者出現吃音、包字的情況,都會嚴重影響演唱的效果。為了更好地表達創作意圖,京劇詞曲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多會選用優美的字詞。而表演者則必須借助演唱這一形式,才能將作品的情感傳達給觀眾。漢語自身咬字也獨具特色,不同的發音方式,表達的情感也全然不同,因此,表演者在表演時必須準確地把握咬字及發音。在聲樂演唱當中,表演者同樣需要做到精準發音,發音的輕重,時長及具體的使用都必須遵循相應的規律,才能真正地唱好歌曲。由此可見,聲樂表演者如果真心想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必須掌握和學習京劇的發音技巧,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加強訓練,糾正與改變日常說話發音的方式,在此基礎之上與行腔相結合,才能增強表演的感染力,更加精準地表達作品的情感,例如《大河漲水浪沙洲》,這是一首民族聲樂歌曲,歌曲的內容主要是表現女子在失戀之后的痛苦和茫然,傳達的情感復雜深刻,幽婉動人,所以,在演唱的過程當中,可以恰當地加入一些京劇演唱的技巧,比如在唱“丟”字時,應先阻氣再發聲,使歌曲的情緒更加強烈。
(二)京劇氣息技巧的運用
歌唱必須借助氣息才能完成。對民族聲樂演唱而言,氣息同樣十分重要,因此,民族聲樂表演者必須能準確地把握呼吸的節奏,呼吸時應當通過丹田來控制氣息,確保在演唱的過程當中,氣息始終在表演者的控制之中,從而在演唱的同時確保呼吸始終收放自如。京劇演唱同樣也十分注重氣息的控制,要求表演者的肺部必須保持在較為充足的吸氣狀態,才能始終保證良好的演唱效果。在演唱民族聲樂時,演唱者可以借助京劇呼吸訓練方法加強練習,從而完美地控制氣息,通過對呼吸進行控制,調整自身的狀態,使其始終保持在最佳水平。部分演唱者首次表演時都會感到緊張不安,導致呼吸速度過快,影響演唱的效果,可以嘗試運用京劇的氣息技巧來解決這一問題,使呼吸重新變得平穩。除此之外,民族聲樂作者要求演唱者的演唱必須具有極強的爆發力,從而充分表現樂曲的情感,所以,演唱者必須做好氣息方面的準備。以《恨似高山愁似海》為例,在演唱“我,我,我我我渾身發了白”這一句時,“白”字主要表達主角心中的仇恨、痛苦與無奈,從而將演唱推向高潮,演唱者還要注重保持自己的音色,才能充分地表達歌曲的情緒,在演唱時演唱者還可以結合自身需求,加入京劇的氣息控制方法,使自己的演唱更加動人,將演唱推上高潮。
(三)京劇吐字技巧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