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
采訪筆記
接受采訪時,43歲的唐宇笑著說,他就是那種典型的“反復無常之輩”。
對于一個一直靠互聯網銷售謀生的人來講,這種自我評價雖有些過分,但也能側面說明他20年來在互聯網上“棄明投暗”、又“棄暗投明”的糾結心路歷程。
被淘汰的“元老”
若論資歷,唐宇算得上電商個體經營者的元老級人物。2000年,23歲的唐宇就已經辭掉工作專注于在淘寶上開網店。很多人以常理推測,從2000年做電商,到如今應已賺得盆滿缽滿了。其實不然,唐宇說,這20年來,電商經歷了很多變革,棲息在平臺上的賣家也早已換了不知多少茬兒,絕大多數商家都因不合時宜而被最終淘汰。唐宇早期還算順風順水,尤其是2003年非典疫情后,電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他的生意越做越大。2012年,由于電商經營模式出現巨大變革,唐宇沒能及時調整,網店開始出現連續虧損。
“2012年之前,淘寶上的商戶多數是個體戶經銷商模式,大家靠著手頭有些低價資源,自己或和家人一起在網上開店,做一些零售的生意。2012年天貓成立,越來越多的大品牌商家在網上開專賣店。淘寶里,零散商家只有一個出路,就是擴大規模,否則,零散的銷售量和越來越微薄的利潤都難以為繼。”
那時,有頭腦的淘寶個體商家都轉向“工廠定制”,繞過批發商直接向工廠下訂單,以此保障利潤和銷量。唐宇是保守的那一種,繼續自己的零售生意,結果越做越慘淡。2016年,國內電商行業井噴式發展,唐宇,開了十幾年的網店,卻糊口都難以為繼了。
“我知道賣家所有痛點”
在開網店時,唐宇經常被差評師騷擾,苦不堪言。作為賣家,十分看重店鋪信譽,每一樣商品銷售后買家都會做評價,這些評價會成為后續買家判斷商品質量和檔次的重要依據。一件商品即便有1000個好評,往往會被一個差評將人氣毀得前功盡棄。所謂差評師專門負責搗亂,偽裝成普通買家,買了店家商品,挑毛病曬圖,給出差評。根據規則,這種差評可在30天內修改成好評,賣家為了保住商品信譽,不得不和買家(差評師)溝通。
“差評師的套路在于,不肯退貨,而要高額補償,拿到錢才肯修改差評。”唐宇說,說白了,差評師就是混跡在網上的無賴。他做網店時,被這些無賴坑了不少錢。關了網店后,想報復一下當初和自己競爭的幾家店,就到那些店里,選價格超過千元的商品,用自己的幾個“淘寶小號”下單,收到貨后,如法炮制,統統差評。
很快,賣家的電話就打過來了。先是試探唐宇是否是真的客戶,沒想到唐宇開門見山,直接說:“我就是專門干差評的,想讓我改成好評很簡單,退50%的貨款給我。”
賣家一看遇到職業無賴 ,先是施展各種招式應對,都被唐宇輕松化解。“賣家讓我在淘寶旺旺里和他談條件,我當然拒絕,因為淘寶旺旺的聊天記錄會被賣家保存下來,當作向淘寶平臺投訴的證據。我只用QQ和電話跟賣家溝通。”開了多年網店,唐宇深知賣家的各種痛處,干起差評師更是心狠手辣,一旦有賣家不服硬扛,他就繼續用其他小號購買同一款商品,郵寄到其他省份親友地址,然后繼續差評。
通常,一件商品連續出現四五次差評,賣家苦苦積攢人氣的鏈接就已經報廢,多數賣家只能妥協掏錢。唐宇拿到貨款50%的“賠償”后,在網上開了一個不起眼的新網店,將買到的商品低價銷售出去,賠償就變成了凈利潤。
在關了淘寶店后的一個月里,本是只想報復一下競爭店家的唐宇,驚訝地發現,靠這個勾當竟然賺了一萬多元。
差評狼群術
“那之后我就有點兒走火入魔,專門干上了差評師。”唐宇嘆了口氣說,“我也知道這么做缺德,但經常安慰自己——那些賣家就不缺德嗎?他們知道好評對于銷售的重要,遇到有人對商品不滿意,給差評,就千方百計地聯系買主,要么恐嚇騷擾,要么給甜頭許好處,直到買主抵擋不住把差評變成好評了才罷休。這樣的商品評價,不也是在欺騙消費者嗎?他們不玩這種騙人把戲,又怎么會讓差評師有空子可鉆?”
唐宇沉迷于此,他在自家樓下租房子開了一個便利店,每天坐在收銀臺,利用各種時間在網上搜索目標。尤其關注那些信譽只有兩三個鉆的網店,選他們信譽最好,銷量和評價數量剛剛過千的商品下手。
“很多商品頁面,打開一看,上千個評價全是好評,這明顯是假的,或者說是商家刻意維護出來的。既然他們肯花錢維護,我干嗎不敲他一筆。”唐宇說。2018年,本來屬于灰色地帶的差評師竟然發展成了一個行業。在網上出現了“差評師交流論壇”,還有人組織了“差評工作室”。
差評工作室的危害性極大。通常情況下,有的淘寶店家,刻意維護一款商品的頁面,積攢了上萬甚至幾萬條評論,都是好評。像這樣的頁面,區區一個差評師靠手里的幾個虛假賬號搞差評,對方是不會屈服的。但如果差評工作室在網上招募一些像唐宇這樣有經驗的買手,采用狼群戰術,發現一個比較適合訛詐的商品后,組織幾個甚至十幾個差評師同時下單,郵寄地址又是天南海北,可信度高,貨到后同時差評,然后由工作室出面和賣家討價還價。淘寶店家為了保住苦心經營的鏈接頁面,花錢消災的概率就大一些。工作室拿到錢后,通過網絡分給差評師,大家一哄而散,找到新目標后,再度組群攻擊……
“我其實也沒想到,這個勾當能干好幾年。到2019年,我是真的想退出了。”唐宇說,無論店家是不是虛假宣傳,差評師的做法都屬于無賴行為。自己已經40歲了,事業上沒有成就,總不能背負著無賴的名頭混下去。進入2020年,他終于下了決心,重新開一家銷售服裝的網店,做正規經營,重新打拼,爭取用5年時間,做成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