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明確:“本辦法所稱的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主要包括:
(一)涉及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 虛構醫藥服務,偽造醫療文書和票據,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
2. 為參保人員提供虛假發票的;
3. 將應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記入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的;
4. 為不屬于醫療保障范圍的人員辦理醫療保障待遇的;
5. 為非定點醫藥機構提供刷卡記賬服務的;
6. 掛名住院的;
7. 串換藥品、耗材、物品、診療項目等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
8. 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的通知(醫保發〔2018〕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