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春節,我在朋友圈里見證了一件感人的“小事”:幾個大學生憑著一腔熱忱,短時間內募集到8萬多元購買緊缺物資支援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活動發起人廖瑋杰2016年參加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決賽時,還是青澀的高一學生。我覺得有必要讓她把這件“小事”記錄下來——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每個普通人都心懷感激,心存熱血。
雄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每個人都應該心懷感激。”
2020年1月21日,刷手機不經意間看到的熱搜,讓我了解到了一個新名詞——“新型冠狀病毒”。也就是一轉眼的事,在我知道了這個病毒之后,相關報道和各種新聞迅速席卷而來,年輕朋友之間首先掀起的熱潮就是買口罩。
那時候,鄉下農村里家家戶戶還是往年那般忙碌的景象——大掃除、辦年貨、相互拜訪,人們像是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里,完全沒有沾染半點網上的那種緊張氣氛。我開始在家人耳旁念叨新聞,定點定時地播報數據,念叨了一兩天,終于引起他們的注意,而我也如愿搶購到了一批口罩,準備老老實實地宅在家里過年。
直到那天,看到武漢醫院求助的信息上了熱搜,我發現很多醫院本該配備充足的資源,比如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資源短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隨時都有感染的風險。我忍不住想象白衣天使們的絕望處境,他們是有多無奈,才會直接向社會求助捐贈?
和朋友簡單地討論了幾句,一時熱血上頭說干就干,我們的小團體開始自掏腰包,在網上尋找合格物資購買,準備捐贈給求助的醫院。
募捐物資的行動很快就接力到了我們這幾個二十歲出頭的學生圈子之外,開始不斷有陌生人加入我們,大部分都是高中生、初中生,甚至還有小學生。不少弟弟妹妹捐出了自己僅剩的零花錢,還有些小朋友表示,除夕夜一收到壓歲錢就來捐款。這一天是2020年1月23日,從下午4點多開始,到晚上11點,我們籌到了意料之外的上萬元捐款。
當晚,我們一筆一筆地統計了所有的捐款,誰都沒有辦法控制住發酸的鼻子。那些在大人眼里不懂事的孩子,在拿出自己的壓歲錢捐贈后,還特別真摯地和我們說“謝謝,辛苦了”。他們絕大部分不是武漢人,沒有生活在湖北,沒有生病,他們安安靜靜地待在家里為武漢祈禱,為自己能給武漢提供幫助,哪怕只是一點點而感到開心。
我們的募捐活動總共進行了三天半。在這三天半里,我們因為捐贈人數驟增而倍感焦慮,我們笨拙地規范、細化捐贈流程,安排了每晚值班人員在群里解答,每個人分配任務,在網上找到的醫療物資必須查詢生產編號、生產批次等信息確保物資合格,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撥打醫院對接人員的電話溝通確認。我購買到了大量的合格醫用口罩,而且它們的價格幾乎是從工廠里直接買的成本價,學姐的媽媽甚至還幫忙打電話給她賣口罩的同學壓價。一位原本是賣口罩給我們的溫州阿姨,說自己也要捐口罩給武漢醫院,在我發現她的口罩不能給醫護人員使用后,二話不說給我退了錢,并且捐贈了1000元現金……
這三天早起晚睡,吃飯時也捧著手機在爭分奪秒地搶購防護物資。上一秒剛為交付了定金買到貨而歡呼雀躍,下一秒就會因為被退錢并被告知沒有貨了而焦躁不安。情緒幾經崩潰,冷靜下來想到的是,就這么一點壓力,就這么一點事,都能令我崩潰,那些在一線奮戰的工作人員呢?
我們先后捐贈物資給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市第五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金銀潭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和恩施人民醫院等。相關物資有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手套、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最后剩余的捐款,經討論,我們購買了75副護目鏡,與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系后,寄給了潘副處長,由政府統一調配。
1月27日,我們停止募捐。因為就我能聯系到的貨源廠家給出消息,政府已經完全接管了工廠。我們在政府來不及調配的這段真空期里,極盡所能地去發動社會力量進行了援助。這三天半,是我整個寒假中最有意義的日子。
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最普通的老百姓站出來,前赴后繼。對于國家,我們每個人都是個體,同時,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由一個又一個個體組成的。
我們的國家很偉大,因為有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