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連琨 王虹 宋麗娜



[摘要]目的 探究護理安全管理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研究,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組為參照組(n=43)與研究組(n=43),各組對應護理人員為8名,分別采取常規護理管理、常規護理+護理安全管理。對比兩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護理總滿意度、安全知識認知度、護理質量及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水平、安全意識。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4.65%)低于參照組(23.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95.35%)高于參照組(79.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安全知識認知度評分[(92.13±3.45)分]、護理質量評分[(88.36±4.27)分]高于參照組[(78.24±3.28)、(73.54±5.1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水平評分[(93.46±4.21)分]、安全意識評分[(94.52±3.17)分]高于參照組[(83.14±5.12)、(85.14±3.2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護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升血液透析室的護理質量,減少血透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不良事件;滿意度;安全意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n the quality of care in hemodialysis room. Methods A total of 86 hemodialy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n=43) and the research group (n=43)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8 corresponding nursing staff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routine rursing+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were adopted respectively.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awareness of safety knowledge, quality of nursing, operating skills and safety awareness of nursing staff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65%,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3.2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3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79.0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safety knowledge awareness ([92.13±3.45] points) and nursing quality ([88.36±4.27] poi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78.24±3.28] and [73.54±5.17] poi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scores of operating skill level ([93.46±4.21] points) and safety consciousness ([94.52±3.17] points)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83.14±5.12] and [85.14±3.25] poi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Adopting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Hemodialysis room; Quality of care; Adverse events; Satisfaction; Safety awareness
血液透析作為腎衰竭、腎損傷等患者主要治療方式之一,能有效控制疾病,但易出現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影響治療效果,危及生命安全。為盡可能減少臨床血液透析不良事件的發生,需在施行護理管理過程中,注重護理安全管理工作[1-2]。其中因血液透析室相關護理工作的要求較高,且專業要求較高,進而對血液透析相關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及職業素養的要求亦較高,并對其安全意識及防范、處理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為此,對血液透析患者施行護理管理時,需強化安全管理工作,以期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3]。本研究通過對比常規護理管理、護理安全管理干預下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及臨床效果,以期為分析護理安全管理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血透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行血液透析治療;②知曉本次研究內容,自愿配合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障礙、精神障礙;②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或腫瘤。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86例血液透析患者分組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參照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33~69歲,平均(51.23±3.25)歲;透析時間6個月~3年,平均(1.51±0.51)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9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4例。本組患者的護理人員為8名,均為女性;年齡21~32歲,平均(24.65±1.21)歲;文化程度:專科5名,本科3名。研究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齡3~68歲,平均(51.47±3.23)歲;透析時間6個月~3年,平均(1.58±0.52)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7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6例。本組患者的護理人員為8名,均為女性;年齡20~31歲,平均(24.49±1.22)歲;文化程度:專科6名,本科2名。兩組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對應護理人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施行常規護理管理。具體措施為。①體征監測:血液透析全程,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疾病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并記錄相關指標數據。②健康宣教:為患者介紹血液透析治療的必要性、預期效果、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③情緒疏導:為避免病患因焦躁、不安等情緒影響血透治療效果,需積極與患者溝通以緩解其情緒。④日常生活指導:指導病患調整日常飲食結構,合理、科學飲食,并確保日常休息充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施行護理安全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組建安全管理護理責任小組:由血液透析科內護理人員組成安全管理護理責任小組,明確小組內各成員職責及任務分工,并對其進行血液透析安全管理內容進行培訓,要求其了解透析時護理特點及管理制度。②安全意識提升:強化血液透析室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對血透室中存在的各種隱患及不安全因素進行總結、分析,并探究其對應處理方式。同時強化對護理人員的安全、衛生知識的培訓,使其了解血透過層中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③規范操作及技術能力提升:為有效預防、規避各種風險及意外事件,需有意識強化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重視其護理能力的提升。④操作流程安全管理:要求血透時醫護人員準確找到穿刺點,為避免穿刺過程中出現意外,需全程監護:一旦發現異常需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⑤環境安全管理:結合病患具體情況,設置對應透析區域,并禁止人員探視。醫護人員進入透析區域內之前需更換衣服鞋子,戴好手套、口罩等,并做好衛生清潔。另一方面,做好血透區域清潔、消毒工作,確保血透室內溫濕度合適。⑥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嚴格遵循操作規范對儀器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養、消毒。同時行血透護理時,要求護理人員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要求及程序。⑦患者安全管理:行血透前需對患者的肝功能、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進行檢查。對于檢出傳染性疾病的患者,需行專人護理、專機專用以避免交叉感染。同時,要求對血路管、穿刺針進行固定以防脫落。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記錄兩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常見有透析中出血、導管感染、脫管或儀器故障等。
根據蔡愛萍[4]的研究中護理質量評估量表評估兩組護理安全管理情況,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即護理質量越佳;采用調查本研究自制問卷評估兩組血透患者的安全護理管理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問卷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即安全管理知識知曉度越高。
通過定期考核評估兩組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識情況,其總分值均為100分,得分越高即操作技能水平越佳、安全意識越強。
采用自制問卷評估兩組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問卷總分值為100分,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分值分別為<60、60~80、>80分,總滿意率=(一般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及護理知識認知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安全知識認知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水平及安全意識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水平、安全意識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兩組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滿意程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3討論
血液透析病患多為腎衰竭、腎損傷,施行血液透析治療以有效控制疾病。但血液透析過程中因各種因素極易出現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影響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療效果,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7]。而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專業性、復雜性較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臨床操作要求較高,且要求護理人員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在施行護理工作過程中有意識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8-10]。
隨著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增強,臨床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漸變得更為重要。對血液透析患者行護理管理時,為盡可能避免不良事件發生,需強化安全管理工作[11-12]。于血液透析室行護理安全管理,由專門的責任小組人員提供護理安全管理工作[13]。一方面,需通過定期培訓,有意識地提升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臨床專業技術及操作能力、安全防范能力等,避免因護理工作人員所致不良事件[14]。另一方面,做好環境安全管理、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環境、儀器、設備等問題造成不良事件[15]。同時,針對患者需做好機體檢查,根據其具體情況給予對應護理安全管理工作[16]。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護理總滿意度更高,安全知識認知度評分更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水平、安全意識評分更高,護理質量評分更高(P<0.05)。蘇惠娟等[17]研究表示,施行護理安全管理的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及醫師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故本研究存在一定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于血液透析室施行護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減少血透患者的不良事件,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林婷婷.血液透析室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的作用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7):187,189.
[2]韓林露.個體化護理措施對血液透析患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沖擊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 21(1):57-59.
[3]鄒娟萍.標識化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1):97-99.
[4]蔡愛萍.護理質量評價表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2):174-176.
[5]許海燕.護理缺陷交流會在血液透析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15-17.
[6]謝培杰,周怡,張娟娟,等.血液透析數字化管理系統護理模塊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8):977- 979.
[7]張燕.預見性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預防作用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7):2427-2429.
[8]毛海麗,張莉,趙海燕,等.品管圈活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導管護理質量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1):3744-3746.
[9]張莊.延續護理對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療效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1):210-211.
[10]王海燕,黃云輝,鄧素紅,等.喜療妥聯合遠紅外線治療血液透析內瘺患者的效果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5):3262-3264.
[11]李志慧,張曉艷,陳雪平,等.優化分層式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焦慮狀態、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4):1813-1816.
[12]謝培杰,盛曉華,程霞,等.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統對護理人員工作適應性與工作投入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8):3354-3358.
[13]徐駿,吉小靜,戴歡歡,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194-197.
[14]李紅芍,周慧潔,周慧,等.溫州市血液透析室護士批判性思維能力現況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8):1110-1112.
[15]何莉芳.血透聯合血灌治療時間及護理方式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狀態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9):1217-1220.
[16]田敏.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5):2135-2137.
[17]蘇惠娟,老成康,潘愛歡,等.護理安全管理在提高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9):215-217.
(收稿日期:2019-09-03? 本文編輯:陳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