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我國網絡信息技術日益發展,“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作為未來我國基礎社區、服務管理、外部發展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近年來大多研究發現,“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對提升政府服務職能及供給效率、百姓實際問題解決影響頗大,只有不斷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及問題挖掘,才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次研究將對“互聯網+”背景下金灣區基層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進行分析,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基層;公共服務;航空新城片區
前言:
基層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是當下乃至未來我國基層穩定及發展的重要核心,具有較大的意義影響。對此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如加大互聯網體系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建立“互聯網”公共服務供給全程性控制布局等,本次研究以航空新城片區為例,對“互聯網+”背景下金灣區基層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進行分析,有其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一、國內外關于公共服務供給的研究進行梳理和綜述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世界經濟發展也日益趨勢化、一體化。各國家政府對“公共服務”也有其獨特的認識及應對,傳統公共服務側重于單一性供給及體系構建,將政府與公共服務進行隔離區分,過度將公共服務推向社會層面。導致供給一度出現問題及風險。同時,在對公共服務主體進行資源輸送時也問題頻出,無法將其轉化為公共服務績效。因此,基于該問題現狀,國內外都在探尋出適合本國社會公共服務供給的布局策略及方式方法。將“政府治理”作為其工作核心,加強了政府機構對公共服務的投入及布局,對相關條文內容進行標準完善。政府機構應該加強對公共服務的資金投入,將其社會性服務轉變為公共性服務,即非營利性、經營性性質。因此,從國內外或者多關于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研究后發現,大體可以分為政府全投型、非營利性社會型、政府監管調控型等,具體實施何種公共服務類型需要根據其地域環境、社會體制、政治主體而定。
二、“金灣區”現狀及發展概述
談起金灣,人們總是習慣性地稱金灣是有區無城。然而,過去的5年間里,金灣已經把“無城”變成了“有城”,一座嶄新的航空新城雛形初現。自從航空新城項目啟動以來,已經累計完成近50億元的投資。航空新城核心區中心河堤岸、濱水景觀、濕地公園、符合“海綿城市”要求建設的金山公園,都已經完工并向市民開放。與此同時,金灣的道路交通硬件也在不斷提升。區內開通20多條公交微循環路線,實現了村村通公交,廠區通公交。關乎老百姓福祉的教育、民生、醫療,航空新城片區也交出不俗的答卷。金灣區政府積極推進航空新城片區發展,城市化程度不斷提高,經濟快速發展,區內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能否提供精準化的公共服務應對區內居民公共服務多元復雜的需求,這給金灣區基層政府和部門帶來了新的挑戰。
三、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金灣區基層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實施路徑—以航空新城片區為例
(一)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組織設計,協調實現整體性升級
金灣區政府需明確定位部門和責任,理清權限細化責任,為精確開展公共服務提供有力保障。對每項要達成的目標和任務不斷細分操作細節,對每隔細節的崗位設置,以及權限、責任進行明確分工,讓職能部門能夠充分了解在服務供給中所處的位置及節點,理清工作流程,把握細節,避免出現責任模糊和目標不明。公共服務精準化,就是要打破部門間、層級間的分割壁壘,為市民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務,實現服務質量、服務范圍、服務深度的整體性升級。
(二)加強公共服務多元主體參與,集中優勢提供優質服務
網絡化治理理論提倡多元主體參與公共服務供給。雖然政府是城市公共服務的承擔著,但不是服務的唯一提供者。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可以集中社會組織、企業的專業優勢和靈活優勢,努力開展多方合作。不但可以通過市場機制解決政府財政因資金有限而無法提供質量更高服務的局面。企業可負責公共服務的具體生產和運營,憑借自身經濟實力和政府財政補助,能為市民提供更個性化的公共服務。社會組織可以提供參與公共服務供給企業發布的人力資源,也可 在互聯網平臺開展眾籌募集民間資本,為公共服務提供資金支持。
多元主體參與公共供給不僅能有效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更能促進社會的公平。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溝通協調,逐步完善公共服務供給中各方的關系,為市民提供滿意的、優質的公共服務。
(三)借助“互聯網+”精準捕獲公共服務需求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基層政府更應該以服務者的姿態重新定位自我,滿足每一位市民的公共服務需求。針對基層政府部門出現的人手不足、時間不足、資源不足的情況,“互聯網+”則可以給金灣區基層政府精準捕獲公共服務需求提供有效幫助。
航空新城片區作為“金灣區”重點發展付出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結合互聯網大時代背景,將網絡技術進行應用十分重要。并立足“互聯網+”精準抓捕其公共服務需求,對其體系進行全面信息化、數字化構建。航空新城片區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鞏固網絡設施及基礎需求,高端服務器、云操作系統、高精度高速度芯片等,將公共服務供給的硬件、軟件需求進行滿足。同時,航空新城片區也提升了互聯網平臺及應用的宣傳力度,為公共服務供給渠道實施全面疏通及環境營造。最后,可在航空新城片區建立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提升信息交流及數據共享,使其公共服務真正體現“數字化公共性”。
(四)促進跨部門溝通協同,推進公共服務全面落實
政府部門由于在功能、文化、利益、職能上存在差異,部門之間存在溝通不暢、交流不主動等問題,給公共服務的推進和落實帶來阻礙。2016年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頒布的《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中提出為解決市民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辦證難”問題,應加強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各部門業務的協同配合和信息的共享,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簡化辦事流程,疏通服務渠道。加強“互聯網+”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建設跨部門互聯網信息化基礎人才隊伍,加大人力資源政策和資金的投入,著重提高人才隊伍跨部門協同的能力,規范開展參與培訓,提升隊伍專業能力。此外,多層面、多領域實施完善航空新城片區大數據資源儲備,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移動APP等新興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智能高效的匯集大數據;促進多元主體在信息搜集方面的積極性和效率性。百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和數據支持,公共服務開展實施了有力保障。
(五)建立“互聯網+”公共服務供給全程性控制布局
航空新城片區可以站在發展全局及戰略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信息技術、5G現代通信技術,打造優智能高速度強應用的公共服務互聯網平臺。建立“互聯網+”公共服務供給全程性控制布局,主要包括:事前公共服務供給預判、事中公共服務供給跟蹤、事后公共服務供給評估三部分。將公共服務供給的全局性進行體現。將服務類型如教育、養老、創業、幫扶就業等項目進行網絡化關聯,提升了服務質量及效率,并通過信息共享、數據傳輸等方式,加強航空新城片區與社會及外部市場的關聯性,為公共服務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金灣區基層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進行分析研究,以航空新城片區為例,主要包括:國內外關于公共服務供給的研究進行梳理和綜述、“金灣區”現狀及發展概述、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金灣區基層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實施路徑,其包括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組織設計,協調實現整體性升級、加大互聯網體系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建立“互聯網”公共服務供給全程性控制布局等,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其進行分析闡明,為下一步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繼新,李原樂,HEJixin,etal.“互聯網+”背景下城市社區公共服務精準化供給探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8):64-68.
[2]姜媛媛,袁茂琳,許昊,etal.“互聯網+”背景下基層政府精準化治理創新研究——利用“互聯網+”網格探索基層一體化社會治理模式[J].經營管理者,2017(29):341.
[3]陳波,丁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供給側改革動力機制和路徑選擇——基于“互聯網+”視角的分析[J].江漢論壇,2017(10).
作者簡介:
譚慶,(1984-),男,籍貫:湖南省株洲市,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中級,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基金項目:
珠海市金沙灣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金灣區基層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精準化研究——以航空新城片區為例》項目編號:2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