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程秀男
戰“疫”尚未最終勝利,此時此刻最忌麻痹大意。近日,連續出現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扎堆聚集是疫情防控的大敵,稍有松懈,就有可能給病毒傳播提供可乘之機。此時此刻,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避免疫情反彈,仍需堅持不扎堆、不聚集,時刻保持警惕。
經過了前一段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國內疫情傳播途徑基本阻斷,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風險和壓力不容忽視。總有一些人始終懷揣著僥幸心理,總認為病毒離自己很遠,哪有那么巧合會感染!于是乎,相聚推杯換盞者有之,串門訪友聚餐者有之,之前因疫情防控緊繃的“安全弦”出現了松動的跡象。盡管疫情期間我們對不扎堆、不聚集的宣傳一刻未曾停歇,但接連出現的聚集性病例說明有的人風險意識還是不強,僥幸心理占了上風。殊不知,新冠病毒看不見卻摸得到,是難以捉摸的狡猾敵手。近日,芬蘭阿爾托大學等4家科研機構進行了一項病毒傳播的模擬實驗,實驗顯示,如果有新冠肺炎患者在超市內咳嗽,那么病毒瞬間就能沿著過道擴散開來。實驗結果表明,新冠病毒能夠傳播很遠的距離,并在幾分鐘之內一直存留在空氣當中。可以說,不扎堆、不聚集,減少非必要的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是有效防控疫情,避免感染的最有效的途徑。
當前,做好常態化防控并非要阻隔大家正常的人情往來和社會交際,但情感的溝通并非一定要通過扎堆聚集的方式來實現,少聚一次餐并不會讓我們的感情疏遠起來,相反,因為聚餐聚會造成病毒感染才是令人惋惜的事。事實一再證明,對相關防疫要求置若罔聞,終將害己害人,并增加整個社會疫情防控的難度和成本。一旦扎堆聚集導致病毒擴散,相關密切接觸者都要隔離觀察,進行核酸檢測,住宅小區單元、活動場所等都要進行封閉管控,這給社會、給他人、給自己都將造成巨大的損失!
后疫情時期,戰“疫”最終勝利的日子離我們越來越近,大家都不想被拖入“加時賽”。少吃一頓飯,少見一次面,感情不會淡,更不會斷。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不容小覷,不給戰“疫”增加負擔,不給疫情防控制造麻煩是最起碼的要求。我們都是防疫戰線上的一個兵,白衣戰士、社區工作人員沖在防疫一線是做貢獻,大家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也是做貢獻。只有人人積極行動,主動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戰斗合力,才能讓戰勝疫情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責任編輯/劉淑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