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山 詹旭東 孟曉鑫
摘 要:起重機設備是工業(yè)、建筑業(yè)、運輸業(yè)里面最常見的輔助設備,具有裝卸、搬運、運送等多種功能。不過,現場實際操作環(huán)節(jié)中,起重機存在許多常見故障,如若不能得到及時的、有效的處理,必定會延誤生產作業(yè)工期,進而產生建設經營方面的利益損失。本文主要討論了常見的起重機種類、故障問題及處理辦法。
關鍵詞:起重機械;安全故障;處理辦法
引言:起重機械故障不僅加大了一線工人的工作難度,而且降低了機械化作業(yè)的工作效率。頻繁出現的安全故障證明,根除起重機引發(fā)的故障問題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只有依靠嚴謹的、認真的使用規(guī)范約束操作行為,落實階段性維修和養(yǎng)護工作,全面提高操控司機的業(yè)務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幾率。一旦出現安全故障,必須結合故障特征找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維持起重機正常情況下的工作性能,從而全面提升現代化機械作業(yè)效率。
一、起重機的主要類別
常見的起重機主要有四類,即橋式、升降式、壁架式、小型起重機。其中,橋式起重機屬于一種體積比較大的運作設備,像架橋機、冶金式等起重機被廣泛運用于基層生產車間中。與之不同的是升降機,這類機器所占空間較小,主要是同一垂直空間內的上升或下降運動,被廣泛運用于建筑施工領域中。臂架式起重機則是適合大型設備的起吊活動,常見的有汽車、輪胎等起重機。小型起重機則是具備結構簡單、操作簡單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簡易的機械升降活動中。不同種類的起重機會產生不一樣的問題,比如說升降問題、機械磕碰問題、操作不當問題等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先尋找科學的處理辦法,提高起重機器的安全性。
二、起重機常見故障危害分析
2.1常見問題
第一,是開關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起重機本身存在使用性能不齊全、開關異常等現象。另一方面,由安裝失誤、工作者粗心引起的開關接觸不良、喪失作用、無法斷電等現象頗多,有可能會衍生出更大的安全事故。第二,是起重機車輪故障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車輪啃軌現象,引發(fā)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安裝操作方法不合理,另一個就是長時間、超高溫、超負荷工作。第三,是電氣方面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制動設備容易產生電弧噪聲、發(fā)熱內損、突然不運轉現象;電阻器及主鉤設備也容易出現不正常發(fā)熱、電阻值異常等現象;控制器容易出現閉合回路問題、不正常歸零、接觸頭燒毀等問題。第四,是制動設施發(fā)生故障問題。由于長期磨損、制動器發(fā)生位移、連接板磁鐵出故障,甚至引起了制動器“不作為”現象;電壓過高引起電源線、設備元件被燒毀,以至于出現制動器不能正常打開的現象等等。第五,天車主梁異常現象。常見的是技術壓迫引起的主梁下?lián)瞎收稀⒑附訕蚣茏冃巍⒊摵蛇\作、高溫致使金屬變形等問題。第六,是鋼絲繩跑槽問題。在使用起重機完成工作時,經常出現人為事物引起的鋼絲損壞或散亂纏繞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鋼絲繩脫落、吊鉤損壞現象。第七,是過捲問題。引發(fā)這種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電滑輪動滑輪擠壞、鋼絲繩損毀、電路接地問題等等。
2.2不安全因素分析
首先,著重要談的就是人為因素。起重機駕駛司機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能力較低、未按照規(guī)范性流程進行操作都會引起故障問題;起重機操作安全監(jiān)管力度低、危險性作業(yè)、責任意識匱乏都可能引起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磕碰或剮蹭;起重機運作指揮者缺乏專業(yè)認識、不了解機械性能,經常發(fā)出錯誤指令。由此可見,操作者是否嚴格按照規(guī)范使用機器直接決定了安全事故出現的頻率。其次,是管理因素。機械使用單位既要遵循起重機使用規(guī)范,又要遵循相應的管理制度,雖然其中機操作者和維修者必須經過檢驗持證上崗,但是現場驗收工作中反映出來的大多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問題和無證上崗現象。最后,是技術因素。一個是操作者技術素質低、不了解起重機性能、加工工藝與與起重機技術不匹配。另一個是不了解所有組成部件、鑒定和核查過程存在檢測漏洞。
三、常見故障的處理辦法
第一,解決開關裝置問題。特別是起重機的電源開關,如果電源開關存在問題的話,整個起重機都不能正常運作。正因如此,現場工作者需要利用性能測試活動了解開關性能并及時處理有問題的開關;也可以打開開關外殼,核查電線接入線路,及時處理安裝漏洞。若是遇到設備質量問題,應該盡早聯(lián)系供貨廠商,更換同批次、同一類型的開關原件。另外,遇到總開關沒電、電纜損壞等現象時,應該利用電流表測量電纜的內部電流活接頭處電流,如果出現接觸不良問題可以更換滑刀,而其他異常情況則需及時更換電纜。第二,解決起重機車輪問題。針對一些體積比較大的車輪,可以提前鋪墊鋼板,保證齒輪與其他裝置之間的契合性和穩(wěn)定性;也可以檢查兩個中心位置的車輪,認真檢查發(fā)電機,及時更換性能較低的設備。針對一些體積比較小的車輪,可以利用氣刨技術拆掉原有的舊壓板,同時調整車輪輪組,規(guī)避高溫彎折等不良現象。除此之外,必須解決機械運作噪音大問題。一方面,現場工作者應該認真檢查并清理車輪運行軌道上的雜物或者銹跡,另一方面,應該檢查車輪是否變形、減速器與電機配件是否損壞,如若出現損毀必須尋找新的配件替換。第三,解決制動器問題。為了確保制動器穩(wěn)定運行,需要及時更換磨損度超50%的制動片和磨損度超5%的銷軸。除此之外,需要增加制動齒輪、液壓推壓桿、電磁器等物品的清洗次數,認真檢查機械螺母安裝情況,確保緊密結合,規(guī)避脫桿兒現象。第四,解決電氣問題與天車主梁問題。管理工作者必須堅持檢查對接線、螺絲、應滅弧罩等設備,縮減電動機的工作時長,降低工作負荷。當發(fā)生天車主梁問題時,人們習慣性地采取預應力矯正或火焰矯正方法,前者只能做輕度調整,而后者才能發(fā)揮應對嚴重問題的作用。第五,解決鋼絲繩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中的監(jiān)督制度,從根本上規(guī)范一線操作者的工作流程。與此同時,維修工作者必須結合不同鋼絲繩的特征,設計有效的防護方案,從根本上解決磨損、變形、銹蝕疲勞損傷等問題。第六,是安裝極限報警裝置,解決過捲問題。通過完善限位裝置和感應裝置,再結合計算機、電子、機械技術,形成緊急制動流程,進而構建應急預警機制,這樣一來,有助于留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提前做好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準備。第七,解決替換部件問題。首先,構建零件標準化、配件通用化體系,是提高檢修速度再節(jié)約成本支出的前提。其次,故障檢測儀表的精度和規(guī)格必須符合國家要求,盡量減小測量失誤引起的判斷誤差。最后,在更換過期、損毀的零部件時,必須確保替換配件具有合格的出廠證明,避免一些三無產品帶來的電器漏洞。
結束語:
總的來說,起重機是現代工業(yè)生產必不可缺的傳輸機械,也是支撐大型貨物升降運送的重要工具,更是緩解一線工人工作壓力的特殊輔助。若是想要解決引發(fā)起重機故障的諸多問題,必須推動起重機制造技術的改變和升級,進一步完善起重機的運作效率和使用性能。與此同時,還要落實日常工作中的監(jiān)督與培訓任務,認真學習起重機相關常識,凝練理論知識和經驗,進一步提高實踐操作者的業(yè)務水平,從而解決起重機安全故障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宗書.起重機械的故障診斷與檢驗檢測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9,45(09):218-219.
[2]陳賢.試析橋門式起重機械維護檢修常見故障分析及解決對策[J].內燃機與配件,2019(03):134-135.
[3]李宗書.起重機械的故障診斷與檢驗檢測簡述[J].化工管理,2017(3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