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智鵬
摘 要: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我國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然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該思想路線由毛澤東提出并確立,亦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今天,關于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探討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原因和歷史經驗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總結,以期繼續指引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偉大實踐。
關鍵詞: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首次提出了實事求是的命題,并指出這才是科學的態度。在1941年毛澤東又對“實事求是”的涵義進行了科學闡釋,主要概括為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和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這三個方面,鄧小平也曾指出,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和唯物史觀,也就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因此,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方法,也是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根本觀點和方法,為黨的事業的成功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
一、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原因分析
(一)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是最基礎性的部分。馬克思主義并沒有明確提出“實事求是”,但是哲學中的認識論和唯物史觀則蘊含了豐富的實事求是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毛澤東總結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其內涵進行了科學的闡釋,并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所秉承的科學態度,是我國需要長期堅持的思想路線。習近平也指出:“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必須學習和掌握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的、辯證的認識論,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根本思想方法。” 真理只能到實踐之中去尋找、被證實,脫離實際的“真理”自然是錯誤的。同時,理論內容豐富與否也取決于實踐的成果多少,實踐的進行和開展也需要理論的指導。
在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中,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找出相互之間的連接點,并進行系統分析,把正確的理論貫穿于工作之中,從而使各項方針政策的制定與實際相符合,使社會得到發展,使人民獲取到切切實實的幸福感。因此,實事求是的科學性是該思想路線不斷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實事求是是黨的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回望中國70年來的發展,毛澤東帶領著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奮斗中建立了新中國,就是堅持了實事求是,找出了適合中國的革命道路,把馬克思主義運用于中國的實踐之中,實現了馬克思在中國的第一次飛躍,并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初期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偏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得中國社會遭到很大損害。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以巨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恢復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并繼續堅持和發展,取得了矚目成就,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新時代的中國,習近平更是以黨情、國情和世情為出發點,以實事求是為基礎,以高的政治占位和戰略眼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學的應對了我國所面臨的一切問題。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果,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使我國政治民主化程度更高,國家法制體系更加完善;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更加鞏固,文化軟實力不斷被提升;使生態環境持續變好,各級生態文明建設有力推進;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國外交,使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夠切實的解決問題,使我們黨的事業蓬勃發展。
二、堅持實事求是思想實踐發展的歷史經驗
(一)實事求是必須立足于自身特色 堅持解放思想
立足于自身特色就是要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對現實問題的具體把握才是制定科學決策的前提,不能先于現實也不能落后于現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模式,我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自然也形成了特有的發展特征,在當前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深刻的把握住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大的方向出發,深入基層到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實時的了解各個地區的發展現狀并通過數據分析得出合理結論,從而為政策的正確制定奠定有力的現實基礎。立足自身特色還要敢于善于借鑒世界上其他大國的優秀經驗,并實事求是的加以運用和發展。實事求是還在于解放思想,還要實現二者的統一。堅持從實際出發,敢于打破舊有的不合理的制度措施和固化的思維模式,開啟新思路新方法。不能以現有的成果去否定未來的眼光,思想的發展變化一定要緊跟實際,要與時俱進,也就是實現主觀意識與客觀實際的統一,使主客觀始終保持亦步亦趨的步伐。
(二)把調查研究作為實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唯有調查研究,才能夠獲得發言權,這也是實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和中心環節。調查研究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去發現社會存在的問題,否則就算望穿秋水也必將一事無成。同時還要善于把握事物變化的規律,事物之間不僅相互聯系還總是出于發展變化之中,所以必須實時的下去基層進行調查,這樣才能保證政策方針的有效性,也只有通過調查才能夠使實踐層面的問題上升為理論的層面,理論已經形成則可以實現有效的傳播和利用。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之中,要敢于去涉沒人涉過的險灘,去發現長期不得發現的問題。在調查研究中還要注意方法的科學性,要全方位的考慮到問題的各個方面,做好調查;要用聯系發展辯證的方法去分析問題,用邏輯的思維去論證問題,對問題加以研究,從而進行規律性的總結,以此為依據可以對某一問題進行科學的預見,從而防止錯誤的發生。
(三)加強黨性鍛煉 培養科學思維
實事求是就是最高的黨性原則,是每一名黨員所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問題,全體黨員一定要加強黨性的錘煉,在實踐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黨性”關乎著黨員的立場、態度問題,作為共產黨員就要忠誠于黨,為黨的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作為人民的公仆,就要一心為人民,把心思撲在群眾身上,解群眾之難。踐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應使群眾利益在前,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勇于堅持真理,心系群眾。就算在工作中的失誤導致錯誤的發生,也要敢于進行自我批評,修正錯誤,在人民群眾面前不怕“沒面子”,這是具有堅強黨性的重要表現。實事求是對黨性提出嚴格要求的同時,也要注重科學思維的培養,從而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長期堅持形成合理思路。科學思維的形成就要求黨員干部要有大局意識,能夠準確的把握實際情況科學預見后期工作;其次要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善于運用哲學辯證的思考問題,多方面的分析問題,達到思維意識的高度智慧;再次要善于總結工作經驗,回望過去的成就與挫折,展望今天的目標的和藍圖,勇于創新,開闊思路。
三、結語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黨的基本路線,在中國步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更要充分汲取實事求是的寶貴歷史經驗,不斷尋求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國平,習近平關于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論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2月第六期,30-35.
[2]呂培亮,牟成文,新時代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01(O5),51-52.
[3]唐立平,高照立,從“北方談話”到“南方談話”——論鄧小平理論精髓“實事求是”思想的形成與發展,[J],鄧小平研究,2018,01(01),111-118.
[4]侯衍社,劉大正 ,論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的辯證統一,[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9,06(11),17-24.
[5]習近平.黨校十九講[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