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淺析了當前中國水資源規劃工作的現狀,并在新時代背景下,為水資源規劃的發展趨勢作出展望。同時,也提出了部分當前水資源規劃工作中存在的諸如制度完善等實際問題,并針對具體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為我國水資源規劃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水資源規劃;人水和諧
水,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生命的必須物質,是工業生產的重要基石,還是良好生態環境的關鍵所在。水是一種珍貴的資源,人類對水資源的規劃與管理,影響和改變著人水關系,進而影響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更好地進行水資源規劃,首先需要深入認識現有的水資源規劃的現狀,及時在現狀中發現不足或漏洞,并努力尋求解決辦法。
1.我國水資源規劃的現狀
1.1“水多、水少、水臟、水混”是水資源規劃的主要著力點
水資源的規劃,就是人類在充分掌握水的分布規律后,以人類對人水關系的理解,采取各種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對自然界中的水進行控制、調配。長期以來,進行水資源規劃的目的,是興水之利,除水之害。而“水多、水少、水臟、水混”這四個長久性的問題也將始終是水資源規劃管理的工作重心。在一個特定地區,由于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配的不均勻性,水多則會引發洪澇災害,水少會帶來干旱等一系列問題;此外,水臟的含義是水質降低和水環境的污染,而水混的根源是水土流失。
在過去的水資源規劃工作中,我們一直在著重于解決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以實際工程為例,南水北調工程,解決了水資源地理分布不均的問題,而三峽工程解決了長江流域自然來水在時間上的分布不均勻,這些工程解決了許多地區“水多”和“水少”的問題。再如黃河中上游的水利樞紐,也為處理水混問題做出了不小貢獻。除此之外,我們還應努力做好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不僅應保護好水源,積極治理污染,還應加大修復工作,改善和恢復水生態環境,以解決“水臟”、“水混”的問題[1] 。
1.2 水資源規劃信息化已初具規模
水資源規劃涉及社會、經濟、軍事、環境、生態、文化等多層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水資源規劃的各個環節,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正在逐步由人工實地評價、整理、計算、配置轉化為數據化、系統化的更快捷便利可靠。在水資源的監測方面,遙感大數據正在逐步推廣,成為一大趨勢;此外,國家的水資源系統因網絡的發展而逐漸聯系更加緊密,為水資源的調配帶來便利和可靠度。此外,在規劃的工程項目中,一系列新技術的采用,提高了工程的規劃效力。大數據、信息化、系統化的水資源規劃工作的效率和實效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1.3實現“人水和諧”是現階段水資源規劃工作的必然趨勢
當前,我國正處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們在這個新的時代背景下,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繼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為建設人水和諧美麗中國提供堅實支撐[2]。簡單來說,實現“人水和諧”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一步,有了良好的水資源條件,生態的穩定才有基石,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會有保障。
現階段,國家正在在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水環境質量提升、水生態系統修復等方面大力發展。這些都是在為建立良好的人水關系努力,都是在為生態文明建設添枝加葉。
2.我國水資源規劃工作中的部分不足與建議
盡管現階段我國水資源規劃工作蒸蒸日上,日新月異,并且在未來也有不小的展望,然而,現階段同樣值得付出努力的,是對已存在的不足進行改善和提升,以便能夠更好地開展水資源規劃工作。
2.1制度仍不完善
盡管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已提出了多年,并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成效,但是,許多仍未被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越發顯得突出。這些問題反映了制度的不完善,包括不斷加劇的水污染(水臟)、水土流失的日日嚴重(水混)、以及水資源供給與生產生活利用之間的不均衡,等等[3]。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更加完善的水資源規劃制度。
水體污染是在過去過度強調發展經濟的背景下緩緩惡化的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廢水的排放、處理工作的是否落實。治理水污染,應該順應當前河長制的推行,積極補充、完善河流湖泊水源的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完善相關制度,促進水污染問題的改善與解決。水土流失問題,若從根源上治理,應當多植樹造林,但是這也并非與水資源規劃無關,水資源規劃工作應考慮到植樹造林工程的需水量,以及分如何減少水土流失帶來的損失的措施,如加強對河流含沙量的監測,合理指導利用水利樞紐的調節作用,以便從最大限度減小風險與損失。最后,對于水資源供需不均衡問題,建議是一方面宣傳節水意識,并對耗水量大、對水污染重的產業進行嚴格監控,并擬定適當的處罰條例;二是優化水資源供給效能,減少水資源在輸送過程中的損失,提高水資源的供給能力。
2.2“人”、“水”和諧,缺一不可
提倡并踐行人水和諧思想,不僅需要對水下工夫,還需要著重考慮人的因素。但是目前水資源規劃工作對水的文章做得比人得多,換句話說,人們,尤其是普通居民對水的和諧意識仍有待提高。
人水和諧的目的還是在于人類與水環境和諧共生,同時人類得到更好的發展。從人水關系上來說,只有人對水合理規劃、調配、利用,才有和諧的可能。更進一步,人水和諧中的水是大自然中所有的水,不是有一地區甚至某一國家的水,因為水是人類所共同擁有的資源;相應地,人也是所有的人,改善人水關系并不只是水利工作者的任務,而是全中國乃至全人類的共同責任。因此,加強人水和諧的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的節水、惜水、護水、愛水的意識,是一個很有效的措施。在此基礎上,若加以水文化的宣傳,必定會使人們欣然接受,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開始養成良好的和諧待水意識。
3.結語
水資源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水。做好水資源的規劃工作在任何時間都是一個重要的事情。我們需要在不斷創新思路、不斷吸取經驗、不斷完善制度、不斷解決問題,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觀念的實踐,為全人類創造良好的水環境、自然環境、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臧超,左其亭.水利改革發展對水資源規劃與管理需求分析[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3(04):16-21.
[2]建設人水和諧美麗中國[J].中國水利,2017(18):1-3.
[3]宋明新.當前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8(22):18-19.
作者簡介:
陶文杰(1999.5.7-)男,苗族,重慶市黔江區,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