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石雕藝術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千年歷史,并記錄了各個時代表現出的藝術以及審美風格。壽山石雕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其品類非常多,被稱作印章石?,F在對壽山石進行雕刻時會遇到眾多問題,針對此種情況,筆者討論了雕刻壽山石的方法,希望我國的雕刻藝術可以傳承下去。
關鍵詞:壽山石;雕刻藝術;藝術創作
在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進程中,人們提升了自身的生活質量,開始重視精神和文化追求。石雕是一種較為重要的雕刻藝術,其能夠使人們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此外,石雕體現了中國的雕刻藝術,寄托了雕刻者對生活美好的向往。現在急需制定方案完善石雕中存在的不足,如,增加創新意識、制止破壞性開采、增加行業規范性等,進而使壽山石的雕刻藝術更具價值。
一、存在雕刻壽山石中的問題
(一)雕刻題材的創新性不足
在任何藝術領域,想要藝術長久發展,那么創新極其重要。壽山石雕刻這項藝術發展至今,經過近千年的磨煉,已經擁有了較為成熟的技藝水平。可是在近幾年,壽山石在雕刻風格方面并沒有發生改變,大多數雕刻者依舊運用傳統題材進行雕刻,根本沒有運用創新的方法對壽山石進行雕刻。在歷史長河中,歷史典故數不勝數,任何一個典故都能夠被看作題材,可現在壽山石雕刻處在題材同質化階段,一些雕刻者經常會雕刻一些耳熟能詳以及十分經典的典故,而且還經常出現照搬照抄的雕刻問題,根本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1]。雕刻題材從生活中來,映射了中華文化,一些雕刻者根本沒有認真研究石雕文化,也沒有仔細觀察周圍生活,只是運用雕刻來謀生,雕刻出來的藝術品極其單一。假如一味地進行模仿,那么壽山石雕便會成為模板化與商業化的產品,失去文化價值。
(二)資源越來越少
在高效加工方式的時代背景下,壽山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壽山石資源被大量消耗,產量逐漸下降。導致資源消耗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壽山石雕刻已經非常成熟,如果可以利用分工合作方法,那么石雕量將會增多,一些小作坊想要將銷路擴大,所以,選用工廠式的形式進行雕刻,此形勢下,市場上就出現一批相同的壽山石雕刻產品,即毀壞了經典雕刻藝術,又浪費掉大量資源。與此同時,還出現了開采浪費的問題,一小部分急功近利的雕刻者想要使以上供應鏈得到滿足,只重視速度,通常會使用炸藥這種破壞性非常大的方式進行開采,這樣一些原材料的內外部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2]。因為原材料采用不正確以及開采方式的錯誤,致使壽山石被大量浪費,所以,當下必須制定科學的方法對壽山石的利用和開采進行控制。
(三)行業內部缺乏規范性
行業內部是否具備扎實的行業理論以及規范性,將決定此行業能不能穩定發展。現在壽山石雕刻的生產脈絡比較復雜,因為商業化的進入導致壽山石雕刻文化需面臨新挑戰,其利益的存在促使壽山石雕刻一直被傳承,并使壽山石市場變得非常熱鬧。可是現在壽山石的生產沒有正確指引,導致壽山石產業形式表現出不穩定與盲目的情況,如果從長遠角度思考,會發現有很大隱患存在其中。與此同時,需要深入研究壽山石理論,現在雖然壽山石的關注度非常高,可是壽山石雕刻藝術的傳承通常是以師徒方式完成的,致使壽山石藝術傳承出現了斷代失傳危機,所以,必須對壽山石行業體系進行規范,使壽山石雕刻這門藝術變得更加完善。
二、創作壽山石雕刻藝術的方法
現在壽山石雕發展較為昌盛,而且數量非常多,市場空間非常大,可以壽山石的資源卻不是無限的,如果不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壽山石雕刻,那么此種繁榮一定會走向衰退,這應該受到有關人士的關注。怎樣對這種繁榮進行理性對待,讓壽山石藝術良好地、長久地的發展,是現在人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對此,筆者表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壽山石雕進行創作:
(一)對創新意識進行提升
想要增加壽山石雕刻行業的活力以及壽命,那么創新必不可少,中華文化在歷史藝術傳承過程中擁有豐富的藝術底蘊以及眾多藝術積淀,這位創新提供了相應條件。創新并不是應用一種方式進行模仿,也不是一直強調創新,而是在石雕過程中積累大量雕刻文化,并在雕刻當中適當加入自己的想法,進而使雕刻成為迥然不同的杰出作品[3]。因此,雕刻者一定要具有扎實的雕刻基礎,并在平時雕刻過程中,把握靈感、積累素材,在學習文化的時候,主動領悟以及體會前人的精神、思想等,在雕刻創作的時候,還要對周圍事物進行細心觀察,從現實生活中取材,把自己的思想通過石雕表現出來,這樣石雕就會處于經典,可又高于經典。
(二)對破壞性開采進行制止
壽山石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在石雕業穩定發展過程中屬于非常主要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合理利用壽山石資源,運用恰當的方法剩余的礦石資源進行保護,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壽山石文化傳承下去。現在存在嚴重的壽山石浪費情況,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雕刻相同產品以及錯誤的雕刻方式導致。所以,現在必須對壽山石資源進行保護。約束開采壽山石的方式,如果發現某種開采方式具有破壞性,那么必須及時制止,而是選用那些速度較慢不會對壽山石原石造成太大傷害的開采方式[4]。如果沒有需求,那么就不會出現浪費情況,很多人需要大量同質化壽山石產品,致使壽山石工藝比較昌盛,進而浪費掉大量壽山石資源。此形勢下,雖然壽山石具有非常高的使用率,可卻會阻礙壽山石的持續創新發展,同時,還會影響壽山石藝術的發展以及保護資源的偉大戰略目標。應該使人們增強精品意識,讓人們從“標準制品”的需求中走向具有文化內涵的壽山石雕刻精品中,這樣壽山石資源就會得到相應保護。
(三)對行業規范性進行提升
針對現象壽山石雕刻業的發展情況看,必須運用一些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規范,對于那些非遺機構,需要由政府出面進行調控,并運用恰當的方法健全產業構造,推進壽山石業穩定發展。在對壽山石業的體系進行完善的時候,應該聘請在這方面有深刻造詣的老匠師或是老專家編著壽山石雕刻書籍,進而使壽山石雕刻這樣藝術文化可以更加繁榮昌盛,同時使壽山石雕刻這個文化產業的體系變得更加完善,只有這樣壽山石業才能夠持續發展[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宋朝開始壽山石雕刻就開始傳承和發展,使中華文化當中的石雕藝術變得豐富多彩,壽山石雕刻的經典作品文化底蘊極其豐厚,同時文化價值、觀賞價值以及收藏價值等都非常高??蓧凵绞窨讨袇s存在雕刻題材的創新性不足、資源越來越少、行業內部缺乏規范性等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采取恰當的方法對壽山石石雕進行創作,進而使壽山石藝術得到保護的基礎上,將其有效地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徐丹.虛實意境在壽山石雕刻中的創作體現[J].天工,2019(5):134-135.
[2]余秋.壽山石雕刻藝術前景發展分析與研究[J].天工,2019(11):58-59.
[3]徐桂鳴.雕刻當隨時代——論傳統壽山石雕刻技藝與現代美學的巧妙結合[J].天工,2019(9):71-73.
[4]溫九新.淺談壽山石雕刻設計中對國畫技法的借鑒[J].天工,2019(9):120-121.
[5]許志新.壽山石雕刻的藝術創作及藝術性探析[J].天工,2019(9):36-37.
作者簡介:
姓名:孫靜,出生年月:1980年4月,性別:女 ,民族:回,籍貫:河南省新鄉市,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文物及博物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