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郁離 張金蒙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與完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已難以滿足現階段的課堂教學需要?;诖?,本文將從“教學導入趣味化”“教學手段多元化”“教學評價科學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策略探究。
關鍵詞:課堂教學;導入趣味化;手段多元化;評價科學化
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傳統的初中課堂教學當中,因部分教師深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過多的則是采用以學科為本、知識為本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久而久之,致使課堂教學過程索然無味,不但大大扼殺了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興趣與熱情,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停滯不前”。因此,如何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顯然已成為每個教師都應深思的重要問題。
一、教學導入趣味化
常言道:好的開始等同與成功的一半。而對于課堂教學來看,教學導入是否趣味性且高效性在很大程度決定著整節課的教學質量,一個充滿趣味性的教學導入,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興趣的主導下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而且也能夠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使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更為高效且實效。因此,在初中各科教學,一方面,教師要切實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學習發展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有效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趣味教學法展開教學,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充滿趣味且和諧的課堂教學中切身感受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及所帶來的樂趣,進而有效達到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與目標。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善于利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技術來營造出一種富有情緒色彩且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如: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應利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將新授知識以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形式加以呈現,以給予學生視覺上一定沖擊力,激發其內心的求學欲望,使其能夠從內心深入真正喜歡上學習,并愛學知識,進而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教學手段多元化
所謂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充分彰顯出個人的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通過采用多種高效且實效的教學手段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新課改以來新穎且高效的情境教學法、生活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等。因此,在初中各科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踐行新課改下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學觀,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學內容來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如:在實際教學中,首先,導入環節一般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此環節,教師要善于采用游戲教學法進行導入,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此過程為學生獲取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過程,在此環節,教師應深刻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元素或其它元素,通過創設學生喜聞常見的生活情境來展開教學,以讓學生在此情境中逐漸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取得最大化、最優化的學習收益。如此一來,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教學評價科學化
評價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而且也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主動加以完善,更為重要的是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在初中各科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教授學生一些重要的學科知識外,也要著重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如: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針對學生的作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作業成果與課堂綜合表現給予其科學、合理評價,即:對于完成作業且課堂表現效果較好的學生,教師除了要給予該類學生充分的肯定外,也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明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的道理;而對于作業完成效果較不理想的學生,教師應采用激勵式評價方式,以表揚、鼓勵、指導為主,以讓該類學生從評價中切身感受到自身作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激發其學習動機,進而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另外,教師也要積極鼓勵學生以自評、小組互評的方式展開自主評價,從而使教學評價更加民主性、科學性、有效性。
綜上所述,注重提高初中課堂教學質量是新課改高效課堂的體現,也是每個教師都應承擔的重要教學任務。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策略及教學手段,但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個漫長且循序遞進的過程。因此,作為一名一線初中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一方面,要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以為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切不可抱有“一口吃個大胖子”的教學心理,這樣一來,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美榮.組合出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江西教育,2019(31):19-20.
[2]孫輝.高效課堂構建策略談[J].甘肅教育,2019(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