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蘭
摘 要:認知發展是個體認知思維與認知能力產生、成長、成熟的過程,也是感覺、記憶、語言、想象等多種形式的心理活動。所謂七巧板游戲,指的就是借助七巧板工具創設的多種游戲的總稱。在幼兒園教育階段當中,合理利用七巧板游戲,有利于幼兒認知結構的快速發展,且對于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豐富七巧板游戲,拓展幼兒學生的活動空間,發揮益智類游戲和玩具的真實效用,優化幼兒的認知結構。
關鍵詞:幼兒;認知發展;七巧板游戲
引言:
一般情況下,七巧板都是由一個圓形、兩個半圓形、一個等腰三角形與三個不規則圖形合成的。以推動幼兒知識發展為目的,展開感知類運動游戲、理論知識象征性游戲、結構清晰的游戲或規則型游戲規范幼兒學生的行為。在研究游戲的過程當中,人們理所應當的認為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生活化的創造性對認知發展的作用更強,然而現階段,游戲活動與認知發展的效果報告顯示,游戲能夠起到幫助訓練思維、豐富知識結構的作用。
一、借助七巧板組織感知類運動游戲,輔助幼兒理解概念
研究報告突出顯示,游戲能夠幫助幼兒形成基本的概念,也能夠推動概念認知的深度發展。特別是年齡低的幼兒,初入學時感知外界的能力還比較稚嫩,其真實的感覺和知覺都處在一種轉折性的發展階段,能夠獲得不滿豐富的觸覺、視覺和聽覺感受。七巧板游戲的多重組合和游戲巧思能夠引導學生,增強其學習興趣和敏感程度,從而產生對物體顏色或形狀的基本概念認識。比如說,在完成《認識七巧板》互動游戲時,要是可以嘗試性的組織學生“看、模、認、數”七巧板工具。屆時,幼兒學生就能夠通過觀察七巧板的形狀與顏色認識不同的圖形,并總結形成有關形狀大小和顏色的概念認知。一般情況下,幼兒不僅能夠記住七巧板組成板塊的形狀,也能夠分辨具體占位、大小和顏色。此外,幼兒學生與老師和同學之間也可以交流不同的七巧板組合方法,側面了解一些有關位移和方向的概念。
二、積極創設象征性游戲,推動幼兒思維結構的發展
幼兒階段是象征性游戲活動發揮效用的高峰時段。曾經有研究證明,參與象征性游戲活動的時間越長,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就越發達,反之,玩象征游戲的時間越短能力越低。七巧板的組合游戲形式就是一種特別的延續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活動。因為,在研究組合的過程當中,有許多種不同的平面組合形式,通過抽象的模擬展現具體的實物,一邊能夠拓展幼兒學生的眼界和思維,一邊能激發幼兒天馬行空的創造性潛能。例如:在《拼房子》游戲中,幼兒學生能夠借助PPT演示圖和實踐拼出的房子模型,了解空間方位的理念,也能夠為教師展示不同的思路。其實,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以及每個人的創造碩果都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套理念,若是兩個人用,都會有所不同。手動操作游戲能夠幫助教師解決授課吸引力弱、幼兒耐力差等問題。此外,在遇到非常特別或不受理解的房子創意模型時,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創造理念,深度分析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迎來個人認知的新發展局面。
三、借用七巧板完成結構性游戲,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注意力
對于從兩歲到七八歲的小孩子來說,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參與結構性游戲活動。而且,不論是哪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都喜歡參與有材料和工具的互動游戲,也喜歡拼新的圖案。如果幼兒在完成游戲時能夠針對每一課組成版塊進行深入研究,那么他獲得的“成長”便是相對成熟的觀察能力。與此同時,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有目標地完成一系列的觀察能力測驗和訓練,就能夠為幼兒感知世界的能力做培訓,并為后期獲得深度概念提供能力基礎。比如說,在完成《小小運動員》七巧板游戲時,幼教可以提前準備好要拼的圖片,讓學生按圖拼全,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全局觀和局部意識。另外,在參與《找不同》的游戲時,可以對比相同圖形所擺出的不同運動員的區別,通過仔細比較發現七巧板組合形式的不同,了解物體變化的樂趣。這樣一來,幼兒活動就能夠在具備探究欲望的情況下展開,教師也能夠更好的為幼兒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和游戲原則保駕護航。
四、借助七巧板講明規則性游戲,全面蓄力以求解決實際問題
有規則的游戲才能更加吸引人,才能持續進行下去,而且,在互動游戲環節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是游戲能夠帶給人的“成長機會”。特別是當幼兒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環境時,他們會更喜歡參與規則性的七巧板互動游戲。在游戲當中,許多幼兒想要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會絞盡腦汁地想各種辦法達到目的,也會自己動手克服具體的困難。當圖形拼好時,幼兒能夠獲得的不僅僅是拼圖的成就感,也能夠獲得教師的表彰,還能從中領悟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此可見,規則是互動的基礎,規則也是游戲的支撐,而規則性游戲是學生成長的助力。
結束語:
其實,七巧板作為傳統智力游戲具有群眾基礎,在此基礎上,憑借靈活多變的游戲方式吸引了了眾多幼兒朋友。作為助力學生獲取新理念的互動性活動,創意七巧板游戲必須專注培養觀察能力和注意力,注重活動的持續性和節奏性。近幾年,幼兒園老師積極組織七巧板游戲實踐課程,致力于啟發幼兒園的智力,積極營造具有吸引力的環境,為幼兒知識發展構造新的發展局面。
參考文獻:
[1]應培佩,吳秋霞.利用七巧板游戲促進幼兒認知發展[J].文教資料,2017(27):221-222.
[2]賀令湖.幼兒七巧板游戲的實驗研究報告[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0(S1):8-11.
[3]李娜.從“模仿”到“創新”——玩轉七巧板,發展幼兒思維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