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亮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美術教學受到大家關注。美術教育是現代藝術教育發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充分理解美術教育審美化基礎上,合理開展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的建設和應用工作,對于支持和確保我國現代美術教育事業的良好有序發展具備重要意義。本文圍繞美術教學審美化與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論題展開了簡要闡釋。
關鍵詞:美術教學;審美化;多模式;油畫教學
引言
油畫從誕生時刻開始,就依靠自身優勢真實度和造型能力站在了美術藝術的頂端,與西洋畫不相上下,在油畫的繪畫過程中,一些繪畫形式如素描、水彩畫等都是油畫的準備工作,所以畫好油畫需要具備的美術功底要非常強,也因此對油畫人才標準要求更為嚴格。但由于現代科技發展過快,視覺藝術逐漸興起,并被廣泛利用和完善,導致油畫的用途減少了,為了能讓學生在學習油畫時沒有心理顧慮,教師應轉變學生對油畫的態度,在教學模式上增添更多的新思路。
1美術教學審美化
美術教學是現代藝術學科教學工作體系中的重要分支,切實制定和運用適當策略做好美術教學工作,對于有效豐富和充實相關學生群體的美術學科基礎理論知識與基礎繪畫技能的學習掌握數量,支持和保障相關學生群體的美術審美體驗能力持續發展優化具備重要意義。
從具體化的教學內容構成體系角度展開闡釋分析,美術教學過程中涉及的教學內容,既包含美術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美術藝術作品鑒賞技巧,又包含美術繪畫操作技術,在內容構成方面具備復雜性和多樣性。對照而言,美術學科基本繪畫操作技術的教學環節,相較另外兩類教學環節,通常會給學生造成更大的操作難度,在長期開展的訓練環節過程中,讓部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繼而給學生實際獲取的學習效果造成不良影響。
從基本的概念內涵角度展開分析,所謂美術教學審美化,就是要以審美作為實際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導向因素,注重于在實際組織開展的美術學科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美術學科藝術作品欣賞體驗教學,以及美術繪畫藝術技巧的教學督導過程中,為相關學生組織開展美術藝術審美技巧的滲透式教學,助力其逐漸建構和發展良好優質的美術藝術審美能力。
2油畫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其一,多種視覺藝術的出現,動搖了油畫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視覺藝術的表達形式也在不斷變化。攝影技術出現后,人們利用光學原理,采用捕捉光的技術,把人肉眼所看到的事物復刻在相機中,其拍攝技巧同油畫創作相比簡單方便,其表現出來的效果同油畫相比更加逼真。電影藝術出現后,人們利用科學技術把一幅幅畫面制成動態的連貫畫面,這樣的表現手法豐富了視覺藝術的情感表達。電視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把畫面以廣告、電視劇、宣傳片的形式動態地呈現給人們,這種表現手法也是油畫所不能做到的。
其二,油畫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油畫是繪畫者采用顏料、畫筆把事物呈現在平面上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油畫創作過程相對復雜,對創作者的繪畫技巧要求較高。油畫表現要求繪畫者具有較強的構圖能力和良好的色彩感覺,繪畫者應該掌握素描、水彩、水粉、油畫等多種藝術表現技巧和多門學科知識。此外,油畫一般只能在畫布、畫紙、畫板、墻壁上進行創作。這些都不利于油畫的傳播和學習。
3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
3.1技巧與情感培養的并存
歷史上的美術教學圖式都具有一定的存在價值和可供學習的價值,它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歷史性,值得學生解讀和學習。因此,在構建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時,一定要多收集相關的歷史美術教學圖式,從中發掘油畫教學的技巧和情感培養方式,總結先人留下的寶貴經驗。所有圖式作為油畫語言都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都是承載人類情感的符號,都具有表述的有效性和解讀性。就如同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人通過對教學圖式的理解和學習都會產生他們不一樣的情感,有著不一樣的領悟,這就是教學圖式為現代油畫教學帶來的關鍵影響。利用教學圖式構建豐富的情感培養環境,當教學之中有學生深入到油畫技術內容與符號表達情感的世界中,教師們僅僅是在旁邊輔助就能夠幫助學生去了解和應用這些較為完備的圖式,繼承圖式中的完整語言符號,擁有自己的見解,這是教學中能夠給予學生最大的學習價值和使用價值。
3.2全面掌握油畫創作技巧
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的構建要在具備不同教學模式優點的基礎上,全方面學習不同的油畫創作技巧。此外,教師向學生傳授創作技巧時,要集思廣益,廣泛吸收長處,將美術教學中所包含的多種藝術創作手法有效滲透到油畫課程中,尤其是以往所累積的相關表現方法、創作技巧、設計圖示等,這些都是油畫教學的重要參考。藝術是沒有任何界限的,美術表現方式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彼此相通的,對此就需要在構建油畫教學體系時,院校油畫教學研究小組要首先擬定多模式油畫教學的整體框架,將抽象以及寫實主義理論下的教學優勢引入到多模式教學體系構建中,繼而逐步挑選出能夠運用到教學實踐的有效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積累更多創作經驗,開拓他們的眼界,激發學生的繪畫積極性,培養其創新意識與精神,促使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3.3培養學生自我獨特風格
每個人的基礎不同,性格、氣質、愛好不同,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不同,如果要求所有人都學習一種“標準的”油畫語言,則既不符合藝術規律也不利于藝術的發展。如果選擇在某一圖式語言的學習與使用中補充該圖式所需的技術基礎,達到時間投入的低成本化,會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結語
圍繞美術教學審美化與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論題,本文擇取美術教學審美化,以及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的闡釋分析,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及我國美術教育領域的一線工作人員,創造和提供扎實且充分的經驗參考支持條件。在全面梳理分析美術教學審美化基本內涵條件下,合理分析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的基本內涵和建設要點,對于支持和確保我國現代美術教育事業實現良好發展具備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郭超.油畫教學審美化與多模式油畫教學體系的構建[J].美術教育研究,2016,(14):137.
[2]李亞賓.淺析油畫教學改革與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美術教育研究,2016,(13):86-87.
[3]馬健.構建高校油畫教學評價體系促進油畫教學的平衡發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7,(0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