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娜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學會本課的1個生字。能體會詩句的意思,并能說出古詩所描述的景象。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的孤獨的心情以及堅強的心情。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師: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今天咱們來賞畫吟詩,出示:題畫詩:《山行》《望洞庭湖》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畫中詩——《江雪》。
評析:利用精美的圖畫以及詩一般的語言,由看圖猜古詩,既引導學生復習已學古詩,還能營造愛詩的氛圍。繼而自然引出課題——《江雪》并懂得了詩中有畫,為學生結合圖畫理解古詩做好鋪墊。
二、初讀古詩,感受“韻律美”。
1.初讀古詩:
出示要求:多讀幾遍讀正確,讀流利。讀好的基礎 上試著讀出自己的感情。
出示古詩(自由讀)
2.理解詞語:
師:這里還有一個需要提醒的“徑”讀四聲。
師:“徑”是什么意思?這個字我們以前學過,
生:遠上寒山石徑斜。
生:是小路的意思。
這里的“千山” “萬徑”是指一千座山、一萬條小路嗎?
生:不是。它是概述連綿起伏的群山和許許多多的小路。)
師:對,這是一種夸張的寫作手法,像我們以前學過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都是夸張的手法。
出示:蓑 笠
師:一起來讀,蓑 笠 。
師:蓑和笠都是遮陽擋雨雪的工具,但他們的偏旁卻不一樣,從這兩個字的偏旁上看你看出了什么?蓑什么是笠嗎?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生討論)
生:“蓑”是草字頭,與草有關系,“笠”是竹子頭與竹子有關系。
師:看來兩個人的力量就是比一個人大。
師:圖片上展示的就是蓑和笠。草編的蓑衣是草字頭,竹子編的斗笠是竹字頭。蓑的意思是蓑衣,相當于我們現在的雨衣。笠的意思是斗笠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帽子。
那蓑笠翁的意思就是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
3.學習生字:會讀了詞語再看看本課的生字 “孤”,
你覺得寫好他,需要注意什么?
生:左右結構的字 左窄右寬。
生:左邊的“子”橫畫變成了提。
生:右邊是一個“瓜”不是“爪”
師:“瓜”既是聲旁又是形旁,意思是單獨,突兀的樣子。沒有根的瓜和沒有父母的孩子一樣都很孤單。
師范寫,生仿寫。
寫完同桌之間交換一下,圈出來最好的筆畫。
4.再讀古詩:讀好古詩的好方法嗎?
師:老師這節課給同學們介紹一種讀詩的方法“二三朗讀法”。讀這種五言詩,一般采用二三朗讀法,就是讀完前兩個字稍有停頓,第三個字要讀重音,而且聲音要拉長。。
師:現在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和你的同桌之間來練習讀讀,肯定會有收獲的。
(課件)個別讀,齊讀。
評析:出示要求自讀古詩,根據學生的掌握適時講授“徑”“蓑、笠”。像“蓑、笠”這種離學生生活比較遙遠的事物在觀察偏旁區分以后,結合圖畫解釋“蓑笠翁”。為了讀出古詩的韻律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講授“二三朗讀法”使學生讀古詩時能抓住古詩的文體讀出古詩的節奏。
三、詩畫結合,釋詩意。
1.理解詩意:以小組為單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解釋每這首詩的意思。
生:許多山上的鳥都飛走了,很多條小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條小舟上有一位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邊釣魚。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古詩的。
生:我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理解的。
師:把古詩中每一個字的意思連起來,就是古詩的詩意,這就叫“串詞連句”。
師:還有別的理解古詩的方法嗎?
生:多讀幾遍。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讀幾遍,品讀感悟法。
生:我是看著圖畫理解的。
師:對呀, 一首詩,它就是一幅畫。想象畫面就能大體了解詩的意思。
師:同學們不僅詩意理解的好,而且還會很多理解古詩的方法。
1. 串詞連句2.誦讀3. 詩畫結合4借助工具書.5.……)
3.師:理解了詩意,欣賞了畫面,帶著對古詩的理解來讀讀古詩。請同學再把整一首詩讀讀。
評析:采用小組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要求的指引下,在更寬松更自由的空間去思考討論。《江雪》這首古詩詩意的理解只是個例子。通過解讀《江雪》這首詩的詩意的目的有兩個:一時通過理解古詩的詩意滲透理解古詩詩意的方法,而是讓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學習表達的方法。《江雪》本身就是一幅江上雪景圖,欣賞圖畫是理解詩意的好幫手。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大雪紛紛中再讀古詩。為進一步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
四、錘煉字詞,悟詩情。
一、體會環境的“冷清”
師:讀了古詩,欣賞了畫面這樣一幅江上雪景圖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生:冷清、孤獨
師:是啊,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沒有人愿意出門,連鳥兒也要藏起來,是何等的寒冷啊!所以詩里寫道——(生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二、體會詩人的感情“孤獨”
1. 師:是啊,千山萬徑,一片雪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這么冷下著大雪的天,卻有一位漁翁,獨自一人,默默垂釣。古詩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自由發言。
師:看來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種比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要想走進作者的內心,我們就要了解詩人當時的創作背景。那就讓我們看一看柳宗元的簡介。
2. 課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簡介。
師:柳宗元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孤獨”(板書)
師:詩人描寫漁翁獨自垂釣其實是說自己內心的孤獨,詩人是借雪景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也叫借景抒情。
師:—其實作者已經把他心中的這份孤獨藏在了詩中
請你把每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一讀。
——千萬孤獨。獨孤萬千。
4.朗讀體會。 (配樂讀)
請你再來讀試著把柳宗元內心這千般孤獨,萬般悲憤讀出來。
三讀,感悟詩意——頑強不屈
出示資料永州被貶資料
師:此時,你又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柳宗元。
生:堅強
生:不屈
師:即便不能實現自己的興國之志,即便朋友、母親、女兒個個先他而去,他仍堅強地活著,依然在孤舟上——:獨釣寒江雪。
師:多么堅強不可戰勝啊。
生齊讀。
師:同學們,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成為古詩中的瑰寶的原因所在。漁翁的心情是孤獨寂寞的,漁翁的精神是身處逆境而頑強不屈的。全體起立,咱們齊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柳宗元面對重重困難而頑強不屈的精神。(生讀)
評析:對詩人感情的理解采取了三部教學法。一是環境的冷清,二是心情的孤獨,三是精神的堅強。通過“千山”、“萬徑”、“滅”、“絕”字的理解,欣賞圖畫反復讀體會環境的寒冷。作者心情的理解,通過引導學生質疑“這位老翁為什么在下著大雪的天氣獨自一人來釣魚”,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順勢出示作者的創作背景。體會詩人生活條件的惡劣,以及內心的孤獨,并且通過古詩中的首字連起來“千萬孤獨”理解詩人“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在理解了古詩的基礎上又出示了詩人的人生經歷,引導學生感悟詩人文字背后的內涵,感悟作者在面對困境,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愛的這份堅強不屈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
推薦題畫詩用今天學的方法來讀一讀。
評析:古詩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詩句本身,更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怎樣讀好,讀出古詩的韻律;怎樣理解詩意,滲透一些方法指導;理解古詩更要了解詩人。于是我設計把詩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課堂參與面很廣,并能自主發表見解,提出疑問。希望通過對《江雪》這首詩的解讀,能讓更多學生的喜歡上讀古詩,進而能更好的傳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