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恩
摘要:從長遠角度,小規模學校是未來鄉村學校的一種主要形態,其教師專業發展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結合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營造合作學習氣氛難、獲取合適優質資源難、尋求平等對話交流平臺難等實際研究取向,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提出通過建立共同體模式、完善共同學習機制、健全保障制度等方面構建小規模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具體策略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科技的不斷發展,讓大城市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這便導致大量農村人口的外流,大部分村民都選擇把孩子送到城里讀書,造成農村小規模學校的人數偏少,有的總人數甚至不到100人。而相應的學校里教師的發展就變成了許多人關注的問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
二、教師專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
(一)持續的學習機會
大多數鄉村學校的教師一般都一人多責,一個教師既可以教授知識,又可以作為體育教師訓練學生。但是在單一教學單科方面,許多教師還是不能深入講解不能做到精通。隨著人員的不斷流失,教師慢慢地也發現自身的不足,他們也想不斷從外界汲取知識,但由于小規模學校的條件不足以及種種因素不能達到邊學邊教的效果,于是最終教師將原有知識不斷循環往復地教授給學生。對于這種情況,就急需一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建立鄉村教師學習共同體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是在城市還是鄉村,挑選一個公共時間用來增加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尤為重要。
(二)合適的教學資源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充足的教學資源已經不再是教學上的一道難題。但是如何在小規模學校中實施合適的教學資源還是有一定阻力的。這就要求鄉村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素質,不斷在教學中整合歸納相應的教學資源。但在現實生活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鄉村教師并沒有做到此項工作。通過一些培訓,一些教師已經擁有了基礎的知識,但真正的效果還不是很好。真正被教師用在課上的教學資源還是相當少的。基于此構建鄉村教師學習共同體,運用大家認為合適的時間段,共同交流、交換、討論一些有限的教學資源,然后創新、創造更優秀的資源。通過原有知識的積累,最終形成一種自己的教學體制,用來加大教師資源的擴充。
(三)公平的交流平臺
擁有一個良好的平臺,可以促使組內成員更好地交流。相反不好的平臺反而會受到人們的遏制。由于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教師們互相交流的機會不斷增多,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平臺支持,那么教師交流效果也不會明顯。教師們在互相交流中可以吸取到不少優秀的經驗,在知識的不斷傳遞中,這種良好的思想也會得到傳遞。而針對鄉村這種小規模學校的特殊性,依據平臺的經驗教師會更游刃有余地解決問題。而這種方式是區別于城市教學模式的新型教學方式。在平臺的交流中,城市教師和鄉村教師可以互相借鑒經驗增長知識。在改進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最終不僅可以很好地傳授知識又能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三、建構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建立共同體學習模式,創建穩定合作學習環境
由于鄉村的小規模學校在建設位置上有些偏僻,導致教育水平各不相同,這樣就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簡單地建立學習共同體是不能達到想要的目的。于是我們可以選擇構建相同類別學校間的教師學習共同體模式,為教師間的交流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制定共同學習機制,提供制度良性約束
最好的學習就是自主學習,當然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主要靠自主學習來實現,可是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并非一開始就存在,而是需要經過他律逐步到自律,因此,需要制定有關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機制,能夠為其自主學習提供一定的約束性,也是學習共同體建構的保障。首先,共同體內部的學習形式不是單一的而是可以多樣化開展,比如,如果根據教師教學工作的需要可以分為教研組、備課組、聽課評課組,如果依據教師教學經驗可以分為發展型教師組、骨干型教師組等。其次,一定要對每一位成員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通過開展活動以后,大家的教學水平與之前相比較是否有所提升,課堂效果是否有所改善等問題進行交流反思與總結。最后,為了能夠保障活動的作用及效果,建立有關的考核機制。選取每個學校的領導人組成一個考核團隊,對所有教師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并且能夠給其導向性的評價與意見,也可以指定相應的獎懲方案,借此方案能夠發揮激勵性的作用,促使教師的專業化學習實現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加快其專業發展的步伐。
(三)完善學習保障制度,注入持續運轉力量
想要真正意義上實現專業發展的學習計劃,語言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共同的努力,不僅在學習時間上給予一定的保障,還需要在學習資源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根據調查了解到,各省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對農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投入較大,無論是人力還是無力,均有所傾向,可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通過談話發現,目前學校教師均能積極參加到各種各樣的上級文件學習中,但是并未能將所學精神運用到教育實踐中,缺少行動力。基于此,有關部門在組織建構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時候一定要制定與之相匹配的監督與評價制度,以確保能夠將上級精神落到實處,發揮其作用。與此之時,學校應該給教師的學習提供應有的保障,除了學習資源以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時間,在安排課時工作的時候,妥善計劃出共同學習的時間,從而保障學習共同體的建構以及活動的有效進行,大家有機會一起學習,對于學習資源方面,單獨憑借本校的力量,很難實現資源豐富,因此可以進行校際聯合,實現資源共享,這樣確保了學習資源的動態保障。
綜上所述,需要社會真正關注的是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的發展,我們應該將問題進行根本化,尋求到問題解決的根本點,從而真正意義上改善問題,促進農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目前來說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是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夠優化教師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趙杰.農村中心學校的現狀與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韋妙.農村小規模學校信息化發展的困境與出路[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郭靜.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導刊,201 (11).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