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澤
直腸癌是肛腸疾病中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屬于生活方式類疾病,在治療時以手術為主。因此,直腸癌患者術后病情觀察十分重要。術后觀察在一定程度上能監測患者的身體變化情況,為進一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創造條件。術后觀察要具有全面性,由此才能在短時間內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一、直腸癌的癥狀與病因
1.癥狀
早期直腸癌患者一般情況下無明顯癥狀,待直腸癌生長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異常的排便習慣,比如出現便血、腹瀉的情況,大便逐漸變細。在直腸癌晚期,會出現排便阻梗。
2.病因
導致患者出現直腸癌的因素較多,其中包含飲食因素、慢性炎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以及放射性結腸炎。若人體長期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會使人體代謝系統紊亂,從而誘發直腸癌。若人體出現潰瘍性結腸炎,由于患者對炎癥的重視程度不高,會使潰瘍性結腸炎久治不愈,患者病情愈加嚴重,從而引發癌變。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會誘發慢性胃炎,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胃癌。
二、直腸癌手術后的注意事項
直腸癌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需要患者本人與醫生共同努力,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1.要注意觀察患者術后的身體情況
由于直腸癌手術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因此,在術后會給予病人低流量吸氧,利用心電監測來進一步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這時醫護人員要注意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順暢,才能降低呼吸道并發癥發生的概率。
2.患者術后的休息姿勢
患者在全麻清醒之后,醫護人員要告知患者正確的休息姿勢。一般情況下會采用半臥位,這種休息姿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滲出液的吸收。同時,患者在清醒之后要多翻身,恢復腸蠕動功能,便于術后就餐。在術后患者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下地走動,以此來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同時也能防止腸粘愈合。
3.注意觀察患者切口敷料滲出的情況
通過觀察患者切口情況來進一步確定患者的身體狀況。通過保護腹部切口,來減少腹部刀口感染的情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腹痛、腹脹的癥狀。同時,觀察患者引流量的情況,若引流量的顏色建較深或者量多,應及時通知醫生盡快處理,避免患者在術后病情復發。
4.注意患者并發癥的出現
由于直腸癌患者大多數為老年人群,老年人群在術后的體力較差,因腹部切口疼痛而不敢用力咳嗽,從而增大腹部感染的發生概率。這時醫護人員告知患者咳嗽的重要性,并將咳嗽的方法告知患者,幫助患者咳嗽排痰。同時,醫護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通過交談的方式進一步拉近醫患之間的關系,調整患者心情,鼓勵患者積極生活。
5.注意患者造瘺口清洗
患者在術后若在腹部出現造瘺口,醫護人員應每天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在清洗時要注意造瘺口的變化情況。注意患者的皮膚清潔,若出現皮膚問題,可以利用氧化鋅軟膏保護患者皮膚。
6.出院前的注意事項
在患者住院之前,醫護人員要幫助患者拆線、拔管、換藥,并告知患者具體的復查時間。同時,加強對患者的疾病教育,提供相關飲食手冊,將飲食注意告知患者,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告知患者若出現以下不良反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①出現腹脹腹痛或者惡心嘔吐不排便。②出現持續性高熱,且體溫一直在38℃以上,③傷口流出液體。
7.術后定時復查
腫瘤疾病具有復發性與轉移性的特點,因此在術后需要定期檢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以免發生疾病復發的可能性。最好每三個月復查一次,若兩年后患者病情穩定,可以半年復查一次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直腸癌屬于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通過手術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恢復健康,但直腸癌手術之后的恢復十分重要。在醫院恢復期,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健康。在出院之后,也不要因個人因素而懈怠,要注意日常飲食,不要過于補充營養,而是要循序漸進,合理搭配飲食,才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術后定期檢查能夠有效穩定病情,降低疾病復發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