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歡

摘 要:目的分析我院1000例無償獻血者ABO亞型的分析 。方法 選取來我院無償獻血的血樣1000例 ,用微柱凝膠免疫檢測技術對其進行血液分型 ,其中對正反型不符的血樣進行血液血清學分析 ,從而判定其亞型。結果 經分型 ,我院無償獻血者中 ,ABO亞型的存在率為0.7%。結論我院無償獻血者中存在較多ABO亞型 ,ABO亞型的鑒定應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
關鍵詞:ABO亞型 ;微柱凝膠免疫檢測 ;血液血清學分析
ABO血型是最早被發現的血型分類系統,它廣泛應用于臨床 ,在急救 、手術等臨床治療中不可或缺 ,ABO血型系統的發現極大地降低了醫療領域的死亡率 ?,F如今 ,ABO亞型自發現以來 ,一直是醫學研究的熱點 ,ABO亞型的存在雖然不普遍 ,但其分型對醫療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旨在研究ABO亞型的分型及其在獻血樣本中的存在率 。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無償獻血者血樣1000例 ,男:女=475:525 ,平均年齡為(35.31±11.35)歲 。本次試驗已經過獻血者同意。
1.2 試劑與儀器
單克隆抗-A、抗-B試劑、抗-AB試劑(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KA-2200細胞洗滌離心機(日本久保田公司) ,DK-600S三用恒溫水浴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本次試驗所有用品皆在有效期內 。
1.3 方法
1.3.1 微柱凝膠免疫檢測發 將血液樣本常規處理后 ,取5支凝膠微管分別用數字1-5標記 ,其中在1-3號凝膠微管中加入0.5%紅細胞懸液,每管含量50 ?L 。在4號微管中加入待查樣本血清及已知A型紅細胞懸液;在5號微管中加入待查樣本血清及已知B型紅細胞懸液 ,每管含量50 ?L[1] 。再離心處理5min ,轉速為3000 。取出微管通過比較判斷血型 。 觀察指標 不匹配: 凝膠柱中部和上部可見紅細胞沉積; 匹配: 凝膠柱下部可見紅細胞沉積[2] 。
1.3.2 正反定型試驗 用生理鹽水制備3%的標準紅細胞懸液,取一滴標準紅細胞懸液與一滴抗血清混合后離心10s,轉速為3000r/min,觀察結果后,對其進行正定型;取一滴紅細胞懸液和兩滴待測樣本血清混合,然后同樣方法處理,觀察結果,對其進行反定型。
1.3.3 紅細胞吸收放射試驗 取2mL受檢者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三次,最后將鹽水倒掉,分成兩份分別加入抗A-和抗B-血清1mL,搖勻后靜置約十分鐘,然后放置在4℃環境中吸收2小時后,用鹽水洗滌數次,要求最后一次洗液的抗血清效價為零。加入適量生理鹽水后,置于在56℃的環境中放置十分鐘。然后離心三分鐘,轉速為3000r/min,離心后倒出放散液,分別與已知A型和B型紅細胞,監測結果。
2 結果
1000例無償獻血樣本中共檢出31例ABO亞型,分類見表1
3 討論
ABO亞型的鑒定,對指導臨床輸血有著意義,現如今多用血清學分析來鑒別。ABO亞型的血清學共同特點是與抗-A 、抗-B 反應很弱,ABO亞型的變異體較多[3]。在西方地區,ABO亞型以A型居多,而我國則以B型居多,本實驗結果中31例ABO亞型,A型只有4例,符合這一分布特點。ABO 亞型除造成血型鑒定困難外, 還可引起交叉配血不合, 其主要原因是不規則抗-A1 或抗-B 抗體所造成。本實驗運用微柱凝膠免疫試驗鑒別ABO血型,通過正反定型及紅細胞吸收放散試驗進一步判定待測血樣的ABO亞型。ABO亞型的鑒定能有效地避免此類醫療事故的發生,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
參考文獻
[1]袁宏香,于艷華,張瑞金,等.戴安娜全自動血型儀在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11):1480-1481.
[2]李健,劉喜龍,譚為,等 . 手工微柱凝膠免疫檢驗法在 ABO、RhD 血型抗原鑒定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 2016,22( 10) : 27 - 28.
[3]孫曉林,關曉珍,于洋,等.36例ABO血型亞型檢測及血清學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2,14(3):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