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芳



摘 要:本研究以某院154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本研究將手術前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歸為常規組(77例),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歸為聯合組(77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情緒、生活質量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表明,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顯著緩解患者對疾病治療的負面情緒,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取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白內障;患者護理
白內障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導致白內障的因素較多,譬如遺傳,老化,局部營養障礙,免疫異常,代謝異常,輻射,中毒,外傷等,均可造成晶狀體代謝發生紊亂,致使晶狀體蛋白質變性,繼而出現混濁,最終導致白內障[1-2]。白內障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兩眼發病可有先后,單或雙側性,視力出現進行性減退,因晶體皮質混濁,晶狀體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患者可有眩光感;或單眼復視,近視度數增加[3]。臨床上將老年性白內障分為皮質性、核性和囊下三種類型。白內障的常見治療方案為手術治療,手術前后的護理對患者的手術效果及預后恢復意義重大。因此,本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篩選某院同期(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白內障患者,篩選條件為符合白內障的臨床診斷標準,共納入154例患者。以護理方案的不同為依據分為常規組和聯合組,每組各77例。常規組中,男性占比約58%,女性占比約42%,患者年齡跨度為61-83歲;聯合組中,男性占比約60%,女性占比約40%,患者年齡跨度為60-82歲。研究對象對研究均知情且同意,納入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經過統計學對比。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在手術前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術前健康教育,術后生命體征嚴密監測、飲食指導,出院前的健康指導等。聯合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1)住院環境干預:為患者逐一介紹就醫環境、相關器械(搖床、械餐板)的使用,住院物品如痰盂、便盆等的擺放規定,貴重物品的保管、探視、吃飯等各項時間的規定,告知住院手續辦理、手術檢驗項目等注意事項,為患者介紹為其治療的醫護責任人,幫助熟悉周圍的醫療環境。(2)術前準備:術前與患者進行交談、對話,根據患者的言行舉止評估患者的承受能力,對出現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以患者較為接受的方式為其說明手術各項相關事宜,盡可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消除疑慮。此外,遵醫囑知道患者采集血標本等檢驗項目,發放口服藥和眼藥水等藥物,輔助患者進行各項術前檢查,并準備好術前各項手術用品,如醫用透明質酸鈉線等。(3)術日當天:叮囑患者及家屬做好個人衛生,如修剪指甲、胡子,更換干凈衣服等。將手術衣、手術標示卡發放到患者手中,做好護理記錄;執行術前醫囑用藥、滴眼、沖洗淚道等,做到準確及時。手術中對患者一般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包括患者是否出現眼痛、切口是否滲出、是否有頭痛等癥狀,均需做好護理記錄。(4)術后護理:術后醫囑嚴格執行,告知患者術后眼部護理、術后生活的注意事項,囑咐其注意飲食、活動、休息等。術后還需進行基礎護理和心理疏導。(5)出院護理:向患者家屬說明出院手續的辦理流程,叮囑患者出院后兩周內防止肥皂水、污水入眼,術后還需進行復查。按醫囑發放滴眼藥及口服藥,并告知患者藥物使用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最好建議患者飯后服藥,因而不適隨診。術后1個月內若發現術眼疼痛、視力下降等情況,務必隨時來院就診避免,出院后日常必須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兩組患者的心理情緒、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ASS18.0進行處理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誤差表達式()表示,檢驗方式分別采用2和t進行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心理情緒
聯合組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共26例,發生率33.8%,常規組共39例,發生率50.6%,差異顯著(P<0.05);聯合組患者的總體信心度為74%,常規組為35.1%,差異顯著(P<0.05)。聯合組的患者心理情緒明顯好于常規組,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
兩組患者的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活力等評分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而社會功能評分,聯合組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聯合組出現前房出血、滲出,角膜水腫、虹膜炎的患者共8例,發生率為10.4%,常規組出現上述并發癥的患者共18例,發生率為23.4%,經統計學比較,差異顯著(=4.627,P<0.05)。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中,聯合組的發生率明顯較低,詳見表3。
2.4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價
聯合組患者,不滿意共2例,滿意度為總體滿意度為97.4%,常規組患者,不滿意共12例,總體滿意度為84.4%,經統計學比較,差異顯著(=4.318,P<0.05)。相比較而言,聯合組的總體滿意度明顯較高,詳見表4。
3討論
白內障是一種眼睛疾病,白內障的成因可以分為先天和后天。先天性白內障一方面指的是下一代因為遺傳導致后代出現白內障,另一方面指的是家族樹狀譜中沒有白內障基因,而生下的小孩攜帶白內障基因[4]。后天性白內障則是之前健康的眼睛,因為后天的環境因素等某種原因導致我們眼睛出現視力變差的結果[5]。眼科專家的研究指出,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會導致白內障出現惡化[6],因此,我們必須注意飲食的健康,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如鈣,磷,維生素E、A、B2等。此外,白內障患者要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鹽,多喝水、補水。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白內障的治療方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升,尤其在手術方面。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是近年來國內外醫學界積極開展的新型手術方式,手術通過使用引入了超聲波來對晶狀體核進行粉碎,超聲波可將其粉碎成乳糜狀,使之可以連同皮質被吸出。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可以保留患者的晶狀體后囊膜,也可同時植入房型人工晶狀體[7]。此類手術主要適用于老年性白內障發展到視力低于0.3者,或白內障的程度和位置顯著影響或干擾視覺功能,希望良好視覺質量的患者,即可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手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具有損傷少,切口長度小,手術操作時間段,視力恢復快等優點。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也是目前常見的白內障手術,通過將混濁的晶狀體核排出,吸出皮質,但留下晶狀體后囊[8]。此類手術切口小于囊內摘出術切口,患者的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狀體,因此患者手術完畢后便可恢復視力。因此,白內障囊外摘出已成為目前白內障的常規手術方式。
手術是一種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對患者存在一定的創傷,這種術后的心理和生理創傷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老年患者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9]。因此,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前后期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顯得十分很有必要。科學的護理干預能夠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各種負面心理情緒,還可以積極得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發展,起到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作用,為患者術后身心的恢復創造良好的條件。常規藥物治療與護理干預相結合,較之于單一的藥物治療,能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極大地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已得到多方的論證。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特定患者群體而制定的程序化護理服務,即依據臨床路徑表標準而制定的醫療護理流程,保證患者從入院至出院都按此模式護理。其組成內容綜合了常規護理計劃,為護士有步驟、有計劃的工作提供了積極的指導[10-11],使護理人員對于工作目的更加明確,通過充分告知患者使之自愿加入到疾病的治療和護理之中,進而獲得和體驗高質量的護理。本次研究中發現,臨床護理路徑具有以下優點:(1)護理環節清晰明了,所有工作人員都知道自己所擔負的角色,護理工作進行順利。(2)患者的負面情緒大大緩解,從而提升了手術治療的效果和恢復進程,患者由于心態積極,并發癥顯著降低,再入院比例顯著下降。(3)由于護士的護理到位,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的滿意度大大提升,促使工作人員護理更加積極,總體的滿意度得到了提升。
此次研究比較了白內障手術患者在圍術期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常規組)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聯合組)臨床效果,從研究結果來看,采取臨床護理干預的聯合組患者,其負面心理發生率低于常規組,而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此外,聯合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上述結果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白內障患者術前的狀態和術后的治療與恢復中具有顯著的作用和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顯著緩解患者對疾病治療的負面情緒,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取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孔靜. 探析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白內障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v.3(7):55.
[2]姚玉嬌. 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29):16-17.
[3]王進敏. 臨床護理路徑在眼科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3(1):3585-3586.
[4]王久鳳, 劉錦明, 劉正聰. 臨床護理路徑對改善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應用效果[J]. 現代醫學, 2014(11):1371-1374.
[5]王淑和, 陳木標, 任葵順, et al. 術前心理護理干預對行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5):33-35.
[6]麻榮萍. 臨床護理路徑對白內障病人手術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J]. 護理研究(35):3323-3324.
[7]張雪斌. 臨床護理路徑在106例白內障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分析[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7(01):122-125.
[8]孫倩. 臨床護理路徑在眼科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21):185-186.
[9]張姣娜. 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2):368-368.
[10]李敏. 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1):174.
[11]景莉娜, 張文彥. 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 2016(s2):137-137.
[12]胡曉佳, 劉麗華. 臨床護理路徑在眼科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16):221-222.
[13]黃霞, 吳密,陳曉紅. 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治療的臨床護理[J].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5(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