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通往盤錦市紅海灘的美麗公路
2014年以來,遼寧省盤錦市全面提升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運輸服務質量,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了農村道路黑色全覆蓋、村村戶戶通瀝青路、村村通客車和率先完成全域客運公交一體化改造,在全省實現了“四個率先”。
盤錦市將政府投資優先用于農村,2014年以來,通過向上爭取部、省級資金,分級投入市、縣、鄉鎮配套使用來提升農村公路建設水平。近年來,累計用于農村道路建設、維修資金達12.3億元,相繼完成全市農村3475公里道路建設及維修改造任務,瀝青硬化村屯街路2300公里,徹底消滅了泥土路和砂石路。
2015年,盤錦市先行試點在盤山縣和大洼區兩地推行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改革,在2016年向全市鋪開,下放農村公路事權、財權到縣級政府。按照“統一領導、縣管為主、鄉鎮(村)分級負責”原則,指導縣區組建農村公路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實行縣區統一執法、鄉鎮(村)協助執法的工作模式,實現網格化無縫隙管理。
在道路養護方面,盤錦市建立“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及“專群結合”的養護模式??h道養護和鄉道、村路專業化養護由縣區組織實施,鄉道、村路的日常養護由鄉鎮、村委會組織實施,每個鄉鎮均設立農村公路養護站,鄉村道路上每5公里配備一個養護人員,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
依托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盤錦市開始大力發展客運和農村物流,實現行政村100%通客車,物流配送點100%全覆蓋。在改造過程中,盤錦市通過新建鎮級中轉站、村級服務站、農村客運候車亭等,全面形成了“城有樞紐、鎮有站點、村有站亭”的一體化場站格局。按照運輸、郵政、供銷和旅游的“四融合”發展理念,把中轉站、服務站全面建設成集公交客運、物流中轉、旅游集散、商貿零售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型農村綜合服務站,打造了多元化運輸服務網絡。
除此之外,盤錦市依托全省唯一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市的有利契機,先后出臺了《盤錦市農村環境管理工作辦法》《盤錦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維修改造、一事一議、精準扶貧和公路安全生命防護等工程建設,提升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建設美麗鄉村打下堅實基礎。目前,盤錦市305個行政村全部建成了美麗鄉村,城鄉面貌發生了根本轉變,盤錦市也成為全國第一批實現小康社會的36個城市之一。
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創建市,近年來,盤錦市持續推動鄉村旅游產品轉型升級,加快特色旅游小鎮建設,把交通運輸作為推進全域旅游加快發展最重要的支撐條件,依景而通、因需而設,開始高標準規劃建設旅游景區連接道路,打通旅游交通末端的“毛細血管”,突破了制約旅游發展的交通瓶頸。除此之外,盤錦市還不斷完善美麗鄉村示范區道路工程,目前全市所有鄉村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景點的農村公路通達率達100%,有力支持了全域旅游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