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
摘要: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具備了一板、二板、三板以及科創板市場,但各個板塊市場仍存在缺陷。本文通過分析我國資本市場各個板塊的發展現狀,找出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并從行業、市場和投資者等角度給出投資建議,以促進我國資本市場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資本市場 退市制度 準入門檻 投機
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資本市場出現得較晚,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從發行國庫券到發行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再到發行少量的股票,整個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資本市場都處于萌芽與發育階段,沒有規范的制度,缺乏統一的監管,投資者盲目投資,不具備市場規模。隨著90年代上交所與深交所的陸續成立,以及國務院對資本市場相關法律規范的完善,我國資本市場開始高速發展,此時的資本市場已經開始具備一定的規模,但其子市場發展不平衡,而且投資者大多具有很強的投機心理。進入21世紀,隨著證監會職能的完善以及相關監管法規的出臺與實施,我國資本市場開始改革與發展。資本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金融產品種類呈現多樣化趨勢,資本市場的管理逐漸規范化。同時,我國的資本市場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有關部門去完善。
一、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現狀
自1990年上交所成立以來,我國的資本市場歷經30年的發展。在資本市場中,證券市場的發展尤為重要,證券化的金融資產顯著增多,但目前我國仍是“滬深”交易所交易高度集中的情況,銀行長期借貸市場主要面對信用風險低的國有及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受限。縱觀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透明度低、大股東惡意操縱資本市場導致中小投資者蒙受損失等現象層出不窮。一板市場、二板市場、三板市場以及新推出的科創板市場相輔相成,形成了我國資本市場多層次發展的新局面。
(一)一板市場
一板市場,即主板市場,金融界也習慣稱其為證券市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行證券、上市及買賣的主要場所。我國主板市場主要集中于上海和深圳。主板市場對股票發行者的要求較高,主要是在經營期限、股本、盈利能力、最低市場價值等方面,其主要功能是為大型且較成熟的上市公司提供融資和交易環境。
同時,我國“滬深”兩市又人為地將一板市場劃分為A股和B股兩個市場。A股是指人民幣普通股票,是一種普通股股票,通過人民幣來交易和認購,參與者一般是中國大陸的機構投資者或者個人投資者,漲跌幅限制為10%,實行“T+1”交割制度。B股即人民幣特種股票,其面值由人民幣來表示,用外幣來進行買賣。B股類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中國境內,但投資者在國外或者是在中國的港澳臺地區。我國的B股自2000年后沒有新的改進,發展緩慢。
(二)二板市場
二板市場包括創業板、中小企業板等板塊。二板市場比主板市場更具前瞻性,同時,也承擔著更高的風險。因此,國家對其監管較嚴。關于投資主體資格這一方面,相對于主板市場的“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正,累計凈利潤不低于3000萬元”等要求,創業板的要求只是“最近兩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000萬元”等。由此可見,相較于主板市場而言,創業板市場有著更低的準入門檻,給予中小企業融資機會,同時,其又保證風險資本的無負擔退出。但由于創業板市場存在募集資金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等問題,所以創業板的發展也不容樂觀。
(三)三板市場
三板市場于2001年成立,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三板市場的創建初衷是解決股票的歷史遺留問題,一方面的作用是為了解決股份公司法人股的轉讓,另一方面是給主板的退市股票提供去處,防范退市所帶來的風險。新三板于2006年正式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一、二板市場的不足。高新技術企業紛紛進入新三板交易,如今的三板市場已經不僅僅是即將倒閉公司的收容所了。在掛牌放緩的前提下,我國新三板市場將愈加重視優化制度改革,新三板將在推廣發行制度改革的同時,持續加強市場分層的精細化和有效性,以滿足各種類型掛牌公司的多元化需要。同時,新三板也越來越突出差異化。
(四)科創板市場
科創板與創業板相似,其在創業板基礎上進行了更多的創新。科創板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行注冊制。同時,科創板也實行了許多新的制度,比如:對于新股前五日的交易不設置漲停板與跌停板、不對發行市盈率設置要求以及注冊制等。在這些創新制度實施的同時,科創板也提出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最高準入門檻,即科創板的個人投資者需要滿足在20個交易日日均50萬證券投資的同時,還要有兩年的投資經驗。設定這樣高門檻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投資者,防止散戶盲目投資。然而,這樣的高門檻似乎沒有擋住源源不斷進入科創板的資金。
二、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資本市場業務結構單一,沒有達到規模
我國證券市場的業務主要以承銷業務和經濟業務為主,承銷業務規模占據絕對優勢,集中度高,經紀業務相對集中度低,業務結構單一。同時,證券公司大多為小公司,產品差異很小。同行業公司競爭激烈,他們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但都缺乏業務創新。而且,我國證券公司主要集中在較發達城市,很多縣城都沒有證券公司,這就導致當地的公民很難參與到證券市場中,即使參與其中也缺乏相關的知識作為保障。
(二)退市制度存在問題,資本市場參與者抱有投機心理
我國資本市場各自獨立運行,主板和中小企業板市場公司退市有去無回,創業板市場的退市制度也沒有效果,科創板的高準入門檻也阻攔不住投資者源源不斷的資金,各板市場之間缺少轉板互動機制。在退市標準方面,由于量化指標單一,容易操控,致使很多始終虧損的企業能夠在瀕臨退市前規避退市,拉低整個證券市場的水平,影響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同時,證券市場參與者大多抱有投機心理,存在不理性現象,不利于我國證券業的發展。
(三)我國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放
我國資本市場未完全開放使我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沒有遭受重創,但由于我國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與國際市場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資本市場開放難以避免。我國民眾更青睞于參與股票市場,少有人了解并參與期貨、基金市場等,這就形成了我國證券市場沒有多方面發展的局面。
(四)沒有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
我國資本市場動蕩大都是由大的資本家引起的,在投資者中占據很高比例的中小投資者幾乎沒有話語權,即使是科創板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而設立的高門檻也沒有起到保護作用。
三、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建議
(一)提高證券公司的創新意識
在國內進一步擴大證券市場,爭取做到全民參與。同時,加強證券公司的創新意識,使證券業多樣化發展。
(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有關部門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對退市風險進行預警,防止因退市而導致的投機和炒作現象。同時,有關監管機構要對各板塊的上市公司進行嚴格監管,盡量減少上市公司的退市。
(三)漸進開放資本市場
為了盡量避免資本市場全面開放對我國金融業的沖擊,要漸進式、分階段地開放資本市場。在提高開放水平的同時,合理地安排開放順序。
(四)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
完善相關監管法律法規,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鼓舞中小投資者,讓他們對資本市場充滿信任,加大民眾對資本市場的參與。
四、結論
我國資本市場仍處發展初期,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創新的地方。希望國家和有關部門結合各板塊的發展情況對各板塊準入及運行制度進行適當改進,同時站在國家、市場和投資者的角度協調整個行業的發展,以保證我國資本市場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廷毅.我國資本市場結構優化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06.
[2]時建中,劉國勝.我國資本市場多層次結構模式探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4,35(05):93-100.
[3]民生證券證券市場退市制度課題組,周曉萍.我國證券市場退市制度的潛在問題與完善路徑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8(04):1-20.
[4]袁淼英.證券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的構建路徑[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0(11):57-66.
[5]周科競.建議主板借鑒科創板創新制度[N].北京商報,2019-07-26(006).
[6]科創板的門檻有多高[J].寧波經濟(財經視點),2019(05):24-25.
[7]浦泓毅.科創板開戶門檻是對投資者“規則敬畏”的試金石[N].上海證券報,2019-04-23(002).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