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仙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央和國家機關推進黨的政治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基層央行作為國家機關的派出機構,在履行職能中,也強化自身“既是國家機關,更是政治機關”的定位意識,對于保證履職方向、堅持群眾路線、實現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是領導一切的等多個方面,擔當作為,切實擔負起新時代基層央行金融管理職責和經濟宏觀調控使命,具有提綱挈領、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對加強基層央行思想政治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精神動力和努力方向。
一、首先是政治機關,核心在于校正思想偏差
一段時期以來,一些地區和部門,黨的建設弱化,意識形態淡化,信仰迷失,影響很壞;一些部門“潛規則”猖獗,導致“顯規則”失靈,權力變質、腐敗盛行。盡管建黨、建國以來,黨的紀律檢查和反對腐敗工作,從未停止,歷史上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但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等“四大考驗”,每一考都將長期存在。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等“四大危險”,每一險都極為危險。黨內存在的有違建黨初心和使命的思想變化、組織變異、作風變味等突出問題和現象,常有曝光,觸目驚心,亟需得到根本解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八項規定”入手帶頭正風,堅持“打鐵還要自身硬”,從事關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嚴整“四風”、嚴懲腐敗,在正風肅紀上花大力氣,下真功夫,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黨內政治生態得到大力修復。面對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壓態勢,一些部門和少數黨員仍然“繞彎子,想法子”,繼續“我行我素”,心態失衡、行為失范。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問題層出不窮,長期松懈后的能力不足,經常擔當不夠導致的動力不足、不敢為等“為官不為”現象,群眾有目共睹,議論很多。究其本質,根本問題在于責任虛化、追究缺失,嚴重影響了黨和國家在人民中的形象,遲滯甚至阻礙了黨和國家的政令暢通、事業發展。
2017年黨的十九大就已提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正確處理干凈和擔當的關系,決不能把反腐敗當成不擔當、不作為的借口。要把干凈和擔當、勤政和廉政統一起來,勇于挑重擔子、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
2019年7月,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學習和調研成果,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我們的初心使命”為題講黨課時強調,人民銀行是國家的中央銀行,是人民的中央銀行,始終牢記人民銀行“首先是政治機關”。人民銀行系統要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在日常履職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深刻認識“兩個維護”的歷史必然性,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發展的需要;服從核心、維護核心是全黨、人民和國家根本利益所在。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擺在首位,讓金融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強化政治擔當,既敢于斗爭,又善于斗爭,維護好國家政治經濟金融安全,擔當作為,打好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系,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人民銀行要履行好金融委辦公室職責,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交流,統籌協調,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金融事業健康發展。
樹牢央行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意識,是堅持黨的領導,正確履行央行使命,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適宜的政治意識,是強化金融導向與監督,維護社會公平正當,強化金融隊伍建設,保證金融工作順利完成的必然要求。校正思想偏差,強化人民銀行是金融領導的業務機關,但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意識,必要而且重要。
二、首先是政治機關,關鍵在于正視解決問題
在推進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過程中,強化了對業務工作的建設與考核,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久而久之產生了認為做好業務,保證業績實打實就行,黨建工作成了可有可無的附屬物,往往是往后放一放,甚至是放一邊,由此引發和滋生了較多問題,有的甚至形成了令人觸目驚心的違法違紀案件。也有一些是“一手硬、一手軟”的情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形神分離,不得要領,損壞了黨建工作形象。
一是重業務輕黨建。從工作內容和性質上講,大部分黨員和干部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完成央行業務或日常行政工作,客觀上容易出現對黨建工作了解不夠,對政治工作的理解認知可能存在一定偏頗,甚至也出現了少數黨務工作者“光戴頭銜,對黨建工作在崗不在行”。少數部門出現了政治工作落空、金融工作被動的局面。
二是政治工作不扎實。部分單位對黨建工作要求不嚴,標準不高,制度執行不嚴格,監督力度不夠,出現軟弱渙散、工作懈怠的現象;有的民主生活會不嚴謹,談心談話不入人心,留于形式,甚至不聞不問;有的黨務工作者,黨務知識不系統,零敲碎打,選 擇性執行,違章操作,毀壞了黨的信譽,管理水平偏低,甚至還在黨員中造成很惡劣的影響;有的兼職黨務工作者,兼而不職,徒有其名,對組織開展支部工作,不上心不盡責,只掛名不出征,支部功能異化甚至尚失。
三是精神不足擔當不起。改革開放以來,“左”與“右”的思想紛爭未平,一些腐朽思潮、實用利己主義更是時而出現,不斷破壞和侵蝕了部分黨員的初心和靈魂,少數黨員干部更是淡忘了使命、忘記了歷史、背叛了入黨誓詞。遇到問題時放棄政治思考,唯利勢圖,精神上出現麻木懈怠,行為上為所欲為,擔當精神缺失,全局觀念淡薄,黨性觀念弱化,甚至團團伙伙、江湖作派,稱大哥講義氣,當保護傘,自然做不到公道正派,必然是擔當不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