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曉利 曹健 雷凱

【摘要】目的 觀察心內科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對護理安全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從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經本院心內科診治的患者中隨機選擇90例為基礎組,實施基礎護理,再隨機選擇同期經本院心內科診治的患者90例為實驗組,開展護理風險管理,觀察效果。結論 實驗組的護理安全性及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基礎組(p<0.05)。結論 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可以顯著減少糾紛率,增強患者滿意度,減少風險事件,改善護理質量。
【關鍵詞】風險管理 ?心內科 ?護理
心內科是醫院患者數量較多,護理難度較大的科室,尤其是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飲食結構改變、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患心內科疾病的幾率逐漸升高,其護理工作強度也隨之增加。但是,即便心內科護理工作越來越繁重,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還是越來越高,這使心內科護理工作面臨不小的挑戰。護理風險是影響護理安全,引導醫療糾紛,造成患者反感的重要因素,科學的護理風險管理可以針對心內科疾病的特點以及易發風險進行積極的防范,從而提高護理安全,贏得患者滿意。本文對護理風險管理的具體應用及效果進行了研究,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從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經本院心內科診治的患者中隨機選擇90例為基礎組,男46例,女44例,平均(65.21±8.23)歲,高血壓23例,心臟病34例,心肌炎33例;再隨機選擇同期在本院心內科治療的患者90例為實驗組,男47例,女43例,平均(65.19±8.24)歲,高血壓25例,心臟病31例,心肌炎34例。排除資料不完整、依從性差、影響研究合理性的其他疾病。所以患者意識正常,清楚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方法,自愿參加。對比兩組基本資料,發現p>0.05,差異不明顯,可研究。
(二)方法
基礎組根據患者基本需求開展體征觀察、叮囑用藥等基礎護理。實驗組除基礎護理外,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包括:①完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對心內科護理工作中影響其安全性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總結,研究日常工作中的漏洞、差錯,醫院組織專家根據分析研究的結果建立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完善病房管理、急救和應急、基本護理等制度,減少護理差錯,預防意外事件的出現。②加強制度落實:風險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是保障護理安全的必要條件,醫院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對不規范的地方及時糾正,保證各項工作達到要求標準,對心內科護理人員的數量及工作量進行合理的配置。③加強培訓:組織護理人員針對心內科疾病的特點及護理要素進行培訓,提高其實際操作技能,對學習結果進行科學的考核,沒有通過考核的人員需要繼續參加培訓至通過為止。同時,對心內科突發狀況及應對策略等進行演練,增加護理人員應急事件處理經驗。此外,還需要對護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規范其行為。④文書管理:護理文書是重要的檔案資料,在出現糾紛時可以作為重要的證物,具有法律效益,而且對醫院決策制定及項目研究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3]。護理人員需要了解其重要性并規范文書的填寫,保證文書內容的完整、真實,并將其妥善保存。⑤完善設施管理:為了避免心內科患者出現墜床、摔倒等不良事件,需要在患者病床上加防護欄,在病區安裝扶手、護欄等安全裝置。此外,心內科的病房內、檢查室內、治療室內的儀器設備需要定期檢測并及時維修,在每次使用前要確保儀器運轉正常,并且保持儀器的潔凈,必要時須消毒處理。加強護理人員對設備的操作技能訓練,使其充分了解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三)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糾紛發生的情況、風險事件出現情況;評價兩組的護理質量,分值越高表示質量越優;此外,用醫院自制調查問卷統計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種,患者在選擇的結果上打對勾。
(四)數據分析
整理采集的數據并根據不同的指標分類,用SPSS19.0軟件分析,p<0.05認為差異顯著。
二、結果
實驗組的護理工作經過風險管理模式的干預,其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基礎組(p<0.05)。見表1。
三、討論
心內科的護理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是患者,心內科疾病不易控制,而且老年人居多,其身體素質較差,疾病發作快,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較低,潛在風險較多,尤其是溶栓治療的患者或者PTCA治療患者,往往行動不便,易發生墜床或者摔倒等情況。其二是護士,護士是護理工作的執行者,如果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態度不嚴謹,則很容易導致護理差錯,比如給藥差錯等,或者在交接班中遺漏重要的信息,導致患者延誤治療等。此外,護理人員技能不專業,對儀器的使用不規范,和病人接觸后不及時洗手便接觸其他病人等行為都會增加護理風險。其三是藥物,藥物是穩定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心內科的藥物應用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醫囑處理不當、藥品漏發、錯發、藥品過期、用藥時間錯誤等,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構成較大的威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實驗組和基礎組護理效果相比,糾紛率明顯降低,患者滿意度升高,風險事件減少,且護理質量明顯改善(p<0.05)。
總之,護理風險管理可以完善制度管理體系,提高護理人員預見風險和處理風險的能力,并提升護理安全性,改善護患關系,對促進心內科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炫.淺析風險管理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4).
[2]李莉.護理風險管理在心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
[3]金秀梅,劉預新.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