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冰
【摘要】多年來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改革已成為醫院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如何改革更合理,怎樣操作更科學,更能吸引和激發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是我們一直以來思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立醫院績效工資改革 ?優化結構
一、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優化結構
按照國家公立醫院改革政策,結合醫院公益性定位、各崗位工作特點和各專業科室功能,以及醫、護、技、藥、管等不同崗位職責要求,合理確定醫院績效管理結構。工作中要注重醫護人員的長期激勵,完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還可以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多種分配模式。
(二)確定薪酬水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財政部門根據本地財政狀況和經濟發展情況、公益目標完成情況、服務質量、工作量、成本控制等確定績效考核結果,按照國家“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以現發放的績效水平為基礎,合理確定改革后薪酬水平和績效總量,同時按照改革相關配套政策,調整收費標準,逐步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服務性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例。同時對公益目標任務繁重,高層次人才集中、承擔科研、教學任務以及需要重點發展的專業科室,對績效考核評價結果優秀的公立醫院和專業科室,在確定水平時給予適度傾斜。同時分步建立績效動態調整機制,穩步提高醫護人員績效水平,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積極性。
(三)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
市衛生主管部門要制定并出臺科學統一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考慮院長履職情況、工作量、費用控制、運行績效、成本控制、服務質量、醫保政策執行情況等因素,并每年定期考核,考核結果與醫院薪酬總量和院長年薪掛鉤。對于績效考核優秀的適當提高績效總量水平,不合格的醫院適當降低,從而達到對全市醫院績效改革的總量控制。
(四)推進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
根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評價結果、個人履職情況、職工滿意度、患者美譽度等因素,合理確定醫院院長的薪酬水平。院長薪酬應高于本院平均薪酬水平,并與本院職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關系。同時鼓勵對公立醫院院長實行年薪制,實施中可與目標管理緊密聯系,目標管理才是績效管理的出發點和最后落腳點,緊緊圍繞目標做文章,把院長的考核目標分解細化,實行科室負責人綜合目標管理績效,確保院長考核目標的實現;最后根據考核目標的實現效果和醫院收益情況,確定院長年薪標準,并將其崗位工作、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等各種涉及個人薪酬的開支由財政統一撥付。
二、做法
(一)加強宣傳和推廣,明確績效工資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影響醫院員工接受改革的重要因素是觀念的導入。通過宣貫國家政策,對改革方向的明確,對改革形勢的分析、使大多數醫護人員形成正確的思想導向,產生理念共鳴。思想決定行動,通過不斷的洗腦行動改變員工的觀念,理念灌輸成功了,改革就成功了一半。想要建立起完備可行的績效管理制度,宣傳講解與動員工作是首要。一是在推廣和宣講過程中,積極講解和宣傳績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與好處,使職工意識到績效管理可以實現多勞多得,有獎有罰,從而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積極性,達到增加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目的。二是醫院領導者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績效管理,怎么施行,有什么作用,能夠產生怎樣的效果,并且以身作則,積極推進,起領導帶頭作用。
(二)逐步建立管理機
組織機構的設立是績效管理的前提,績效分配關系到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切身利益與福利,首先要擁有一個專門機構,根據國家和主管部門的政策,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和工作計劃,制定和實施并不斷完善好績效管理制度。另外,還要同時設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實現全程監督,督促績效管理工作的考核、分配、發放和異議等環節,從而保證科學性、合理性、權威性和準確性,使此項制度不斷完善。
(三)設計績效考核體系
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與實施效果是決定醫院經濟效益增強及社會效率增加的關鍵。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項目與權重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坐標與導向相結合,實用與完整相結合,以民主公開、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為原則,采取年終考核和平時考核相結合,將考評內容分為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實行患者、醫院、科室三級評議,二級分配。考核中我們將績效指標分為行為和任務兩部分,行為指標通過工作中的具體表現,采用行為性的描述來評價;任務指標用數量、質量、成本、時效等來評價。在具體指標設計上,圍繞醫院總目標,注重工作的相關性和可操作性,依據履行崗位責任不同,職務職級不同,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規定各項目的打分標準,確定各指標的數值分配。通過績效指標設計,把考核結果與醫護人員的職稱評定、薪酬分配、獎勵懲處、職務升降、教育培訓和轉崗分流等工作直接掛鉤,對貢獻突出或有重大科技發明的,按年終效益給予重獎。通過反復論證,與一線臨床醫護人員不斷調研,最終我們為醫生設計了工作效率、服務質量、醫療質量、管理效能、醫療安全五項量化指標,重點考核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科室成本與醫療收入之比、病人滿意度、診療規范執行率、醫療糾紛發生率、勞動紀律、急救物品完好率等;為護士設計了護理等級、患者人數、患者滿意度、護理操作規范執行率、糾紛發生率、勞動紀律、藥品管理等;管理人員設計了各項管理制度的出臺、落實效果、政策執行反饋意見、職工滿意度等。
(四)改革實施步驟
(1)定位:符合國家政策的要求和導向。
(2)核心方案:是績效管理的基礎。
(3)實施:解決新舊方案銜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其它管理模塊配套:績效管理不是孤立的,其變革會造成與其它管理模塊銜接的變化。
(5)局部試行:為了減少變革的風險,可逐步推進。
(6)調整:針對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方案進行調整。
(7)全面實施:是改革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解麗.公立醫院可在薪酬總量內自主分配[J].北京青年報,2017.02.11.
[2]郜麗.A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績效考核方案優化研究[J].寧夏大學,2017.03.01.
[3]楊勇卿.餐具集中消毒服務監管問題及對策分析[J].工企醫刊,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