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君
【摘要】初中整本名著的閱讀對提高初中學生閱讀品位與閱讀能力,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興趣非常重要。如何讓初中生學會并且喜歡閱讀整本名著,是語文老師要積極努力實施的閱讀教學策略。以《朝花夕拾》為例,對此進行論述。
【關鍵詞】整本名著閱讀 《朝花夕拾》 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江蘇省特級教師王棟生老師認為:“整本書閱讀”指的就是讀一整本的書。“新教育”理念下整本名著閱讀是指以初中語文課本上推薦的名著閱讀為中心,根據學生不同的學齡段和語文素養,整合材料,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與研究,然后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全班或小組展示、交流,大家進行評價和反思的一個過程。對老師來說,“整本的名著閱讀”,就是對學生讀書的系統指導的一個過程。
整本名著的閱讀對提高學生閱讀品位與閱讀能力,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興趣尤為重要,也是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如何讓初中生學會并且喜歡閱讀整本名著,并且完成初中階段的每學年語文課本要求的兩三本名著,是我們語文老師要積極努力實施的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教材改革,加大了學生閱讀的量。《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初中學生每學年閱讀兩三本名著,閱讀總量不少于14部名著,不少于260萬字。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要強化學生的閱讀教學,特別是整本名著的教學。
一、將單篇閱讀還原到名著當中,讓整本名著閱讀內外嚴絲合縫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國文教材似乎該用整本的書,而不該用單篇短章。”語文課程本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運用好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課本單篇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運用語言,而文學賞析、知識掌握等都是內化在語言運用之中的。教師的教學教研要把單篇閱讀融合到整本書中,將其與整本名著關聯、拓展、延伸。讓學生在閱讀整本名著中理解單篇課文,在學習單篇課文時,聯想還原到整本名著當中,這樣學生就會對名著整本閱讀有了探究的欲望,還原閱讀教學的本色。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有魯迅先生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選自《朝花夕拾》。而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推薦的必讀書目是正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要求學生整本書閱讀。我把這篇文章和《朝花夕拾》進行了整合,和學生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閱讀了全書,還邊讀邊寫了讀書筆記。
魯迅先生的文章,特別是雜文,總讓我感覺晦澀難懂,但是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魯迅,看到了他也有頑皮可愛的孩子氣,也有充滿回憶的童年。七年級的學生,由于很少接觸魯迅的文章,所以他們沒有我的怯意,而是越讀越有趣。書中有許多生僻的詞語,時不時有學生來問我,或他自己查出答案,在同學們面前講解。看到這種情況,我突然發現,閱讀一本書,不要將主觀情緒帶入書中,僅僅就文本來理解,這才是正確的。一個人的思想、情緒等會隨外部環境的改變而隨時變化,更何況是神經本就非常敏感的作家呢。他們每一階段的文章都彰顯那一階段的情緒、思想。所以,我覺得在閱讀整本名著前,教師不要講太多,先讓學生去讀,讀完讓他們把對人物、事件的看法、感受等寫下來,然后教師整合全班學生的筆記,將典型問題歸納出來,就這些問題或點撥,或講解,或共同研究,這樣的話,就會將閱讀的文本理解透。閱讀完整本書,我們再去細細品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同學們無論是對文本的把握,還是對思想的解讀,都特別準確到位,學習起來很輕松。所以不要將單篇閱讀從名著中剝離出來,將其還原到書中,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有助于閱讀教學。
二、重視開展閱讀交流活動,提高學生感悟思辨能力
近幾年,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每個學校也都高度重視起學生的閱讀問題。為此,每個學校也都廣泛而轟轟烈烈的開展了各種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如閱讀周、讀書節、經典片段表演、讀書征文、名著人物評講等。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但是這些活動也只是讓學生了解了故事情節,提煉出思想內容,不能讀出自己獨特感悟,缺乏對主題或人物的思辨性認識。所以我們要加大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閱讀的持續性增強,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還是以《朝花夕拾》為例,我先讓全體學生通讀,一周讀2~3個篇章,四周時間就能讀完。每次讀完一章,就要求寫一篇閱讀筆記。閱讀筆記的具體要求是:首先,概括所讀文本的內容;其次,賞析喜歡的詞句,并提倡成功運用在自己的文中,或羅列出這些詞句運用的語言環境;最后,談自己的感受。感受一定要找準一個點,如對人物、對情節,或對某一情感等,也可就全文整體而談,自選角度,要寫出新意。剛開始,大家不習慣寫這樣的閱讀筆記,經常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摘錄出來,再寫幾句感受就交差,后來經過老師再三強調、督查,才慢慢習慣了這種方式。經過一個學期的堅持,他們的語言駕馭能力有了很明顯的提高。同時,我們還寫閱讀漂流筆記,全班分成組,每人一天,輪流寫,基本一周多就能輪到一次。在寫漂流筆記時,每個人不光要寫自己的閱讀筆記,還要將前面學生所寫的筆記進行點評。同時我們也號召家長一起閱讀,一起寫讀書筆記,一起評價學生的筆記。因為有了家長的介入,學生讀寫都會格外認真,家長也高興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了雙贏的局面。
此外,我們還召開閱讀分享交流會,每周一次,每組抽一位學生輪流在交流會上分享自己的體驗,大家點評。這樣的整本名著閱讀教學步驟實施下來,同學們不但對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產生了新的理解和體驗,同時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寫自己的體驗,并分享出來,讓同學和家長評價,碰撞出新的感悟,整個過程像水一樣流動起來,越來越澄澈,越來越清晰。
三、重視閱讀方法指導,探索不同的閱讀指導策略
整本名著閱讀如果教師進行有效性指導,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提高,閱讀效果就會增強。因此,教師要探索不同的閱讀指導策略,如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片段賞讀與整本書泛讀相結合,朗讀與默讀相結合,讀懂內容與感悟內涵、品味語言相結合的閱讀指導策略,構建初中生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和方法,探索適合不同年級、不同種類名著的整本閱讀指導策略和方法,形成整本書閱讀指導的基本課型,形成有效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基本策略和課堂組織程序,構建課內外閱讀相互溝通、相輔相成的閱讀模式。
此外,整本書閱讀指導要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從而培養閱讀的習慣。例如,同一個作家的書有相同的風格,同一系列的書有共同的特點,如果其中一本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很可能會對其他的書也產生興趣,甚至可以不斷增加相同主題系列的書籍數量。這樣因為“閱讀”而“悅讀”,增強了閱讀的關聯性和延續性,更容易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
中考語文改革,提升了語文的重要性。大家都說“得語文者得中考”,整本名著閱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想盡辦法,讓學生有效閱讀整本名著,讓閱讀提高語文成績,提升語文素養,美麗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