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春
【摘要】英語教師須在課堂中創設語言學習環境,把“舞臺”還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愿學、樂學,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聽、說、讀、寫技能的目的。本文著重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進行了論述和實踐。要想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培養。
【關鍵詞】教師;英語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語言環境;讀寫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教師借助平臺大量地灌輸,學生只顧著聽,記滿一大本筆記,是當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因為容量大、費時間少,很多教師認這種教學方法很好,這種“滿堂灌”教法勢必造成教師過于偏重對學生的講解,束縛著學生無法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之中,限制了學生的自我發展空間。
二、本文的觀點
作為高考的基礎學科,讀寫是英語的重頭戲,假如教師的教學還完全停留在英語基本語法知識的教學上,學生也就無法提高英語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正確的教法,在教學中,讓出“舞臺”,讓學生主動去學,最終達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迅速轉變觀念,把“舞臺”讓給學生,從而把日常教學的重點從語言基礎知識的灌輸轉向對學生運用英語進行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
三、 指導策略
(一)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必須培養他們的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高中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高考也越來越側重于對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考察。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豐富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及語篇分析等閱讀能力,是值我們探討的一個問題,通過英語閱讀可以獲得有關一些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進而開闊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知識。
(二)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
閱讀能力的培養在英語學習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英語閱讀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還能促進詞匯積累,提高寫作水平,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大有幫助,是學好英語的有效途徑和主要手段。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優化英語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作者寓意、事實推理等。通過一系列的閱讀實踐,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對高中學生英語的讀寫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單靠課本是無法實現的。要補充給學生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英語閱讀是在聽、說、讀、寫、譯五項外語技能中運用較為頻繁的一項,也是以英語為媒介進行交流和獲取信息的最主要形式,閱讀策略的適當運用有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學生從初中到高中學習英語已經有好幾年,花費了很多時間去背單詞、短語、句型,但在需要用到這些素材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想不起來,以致寫出許多中國式的英語句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沒有把英語這門語言按應用的目的,有系統的重新組織,再進行記憶。學生自然是費時費力,事倍功半。筆者根據考查的重點、教材或閱讀素材等內容,把所學過的英語語言材料整理成“話題語庫”。這樣,學生就會有目的地識記,遇到應用場合學生就可以處于主動。
例如,我們可以確定以下為專題(Topics):1.Shopping(購物);2. Making a Telephone Call(打電話);3.See the Doctor(看病);4.Music(音樂);5.Personal History(個人簡歷);6.Sports(體育);7.Family Life(家庭生活); 8.School Life(學校生活);9.Travelling(旅游);10.Housing(住房);11.Clothing(衣著);12. Famous Persons(名人);13.Jobs(職業);14.Famous Places(名勝);15.Traffic(交通);16.Leisure Time(閑暇時刻)等等。另外,以教材為主線適當補充若干閱讀材料;或把閱讀訓練中接觸的文章,把同一專題的幾篇集中起來,然后引導學生從中摘錄該主題最有用的詞組和句型。
以“Leisure Time”為例,學生摘錄除了“read a book、listen to music、play cards、go for a walk、visit a museum、see a film、play the piano、play basketball、watch TV、go shopping、prepare a meal、play a computer game、go dancing、 eat out、watch a sports game”至少有三十個短語。假如學生還無法達到最終交際目的,我們可以把這些短語組合成句子,這就需要摘錄一些句型。例如:
1.I spend…doing…2.It usually takes me…to do…3.If I have more time, I would like to do…4.I would like (sb.) to do…5.I enjoy doing…6.I often do…7.I love doing…more than doing…8.I prefer (doing) … to (doing) …9.I would rather do…than do…學生遇到相類型的話題學生就可以查閱這些句型。這樣做既有利于詞匯的學習和記憶,這些句型源于英語語言環境,又可以用于英語語言環境,防止了學生“見樹不見林”,死記硬背單個單詞的弊病。同時,這些句型為寫作積累了很好的語言素材。
(三)寫作習慣的培養
寫作是學習語言的一種重要的技能,從某種角度上講,“寫”比其他語言技能重要得多,因為它能夠擴展,而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為了擺脫學生枯燥、疲倦、不自信的情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創設語言環境來幫助學生發展寫作能力。學生獲得了一定的啟示,無疑有助于寫出好文章。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輸出信息的能力。英語寫作不僅要求學生用詞造句要正確,語法基本無誤,而且要求語句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寫的訓練又能促使學生把似曾相識的詞語、句型表達得更準確,運用得更熟練,使他們逐步熟悉英語的思維和表達習慣。
在課堂上,按照語言目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收集一些實用的詞匯,摘抄有用的詞語、句型、解決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寫作時,多次修改對寫作能力提高有重大意義。而多數學生沒有反復修改的習慣,一揮而就,以為一篇120字小作文,15分鐘就可以完成,其結果自然是漏洞百出,更談不上提高。功夫在平時,步驟看似繁瑣費時費力,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就會知道如何下筆,如何修改,形成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寫作水平也會明顯提高,避免高考寫作中的不必要失分。
四、結論
只有通過長時間地、有效地練習和實踐,通過創設語言學習環境,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讀寫作能力,使靜態知識轉化為動態知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