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凡利

老胡殺豬賣肉,長得五大三粗,雖然年逾花甲,體格卻好得不得了,半撇豬肉,一只胳膊就能夾起來。
但老胡卻忌怕一個人,就是隔壁的老李。
老李和他年齡相當,無論是個頭還是體形都比他小一號。雖然老李長得小,卻會功夫。最關鍵的是,兩個人從年輕時就是對頭,到現在還彼此看不上。
這事還得從三十年前說起。
那時老胡剛殺豬賣肉,由于整天手里攥著刀子,人長得又高又大,在村里誰也瞧不起。老李那時是附近武術隊的教練,心里自然想著懲惡揚善。
一天,老胡賣肉回來,和老李走了個迎面。
老胡看了眼老李,心想,要在村里有面子,必須鏟除這個愣頭青,所以,二話沒說上去就是一拳。如此一來,兩個人過起了招。
老李有套路,不讓老胡近身老胡有力氣,抱住老李就是不撒手。
兩個人比劃了半天,也沒分出勝負,最后兩個人累得氣喘吁吁。雖然撒開了手,彼此間的梁子卻結下了。
兩個人都格外小心,從不給對方留把柄,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倒是沒再動過手。在村子里,兩個人平分秋色。這些年,兩個人都結婚生子,兒子也都參加工作,住進了縣城。
家里就剩下老胡和老李,氣氛逐漸又緊張起來,隨時都有擦槍走火的風險。于是,兩個人都忙著練“業務”老李每天都在院子里耍太極,而且故意虛張聲勢,一會兒“哈”,一會兒“嘿”老胡則每次賣肉回來,就坐在二樓的陽臺上觀察敵情,看著老李的一招一式,想著如何破解。
這天天還沒亮透,老胡就起床要去賣肉,不知是起得急還是咋的,剛走到院子里就覺著天旋地轉,隨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老胡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了。
老胡的兒子小胡看父親醒過來,忙上前問道:“是不是老李下的毒手?”
老胡輕輕地搖起了頭:“我的防范措施做得很好,他近不了我身。”老胡隨即問孩子,自己是怎么來的醫院。小胡告訴父親,是鄰居鐵柱發現不對打的急救電話。
一家人正商量著出院怎么感謝鐵柱,病房的門開了,進來的是老李的兒子小李。
病房的氣氛一下變得很緊張,小李開口說道:“我聽說胡叔身體不舒服,下了班就趕過來了。”
老胡表面上很客氣,但心里清楚,這肯定是老李安排兒子來打探軍情。所以,老胡強撐著精神說道:“人生難免有坎坷,這還擊不垮我。”
小李一聽話頭不對,寒暄了幾句就告辭了。
出了病房,小李就接到了老李打來的電話:“老胡怎么樣啦?”
小李自然是一肚子委屈:“人家把咱當賊防呢!”
老李在電話里講起了道理:“你年輕不懂世故。咱要不去看他,老胡出院就會以咱不去看他為名找我的茬兒,你還不得替我擔心啊?”
小李勸父親網開一面,得饒人處且饒人。老李則一再強調:“幾十年的過節,豈是說解開就能解開的?”老李堅持不讓兒子操心,小李嘆了口氣掛了電話。
老胡這邊,自打小李來探望之后,就加了一倍的戒心。老胡經常提醒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養好身體,就是對老李最大的打擊。”
果然,沒出三個月老胡就完全康復了。于是,老胡決定回老家,繼續殺豬賣肉。
老胡回家的第二天,就開了工,而且有意弄得動靜挺大,就是想告訴老李:“我老胡沒被病魔打倒,已凱旋歸來了!”
這天,老胡賣肉回來,就發現院子里躺著一封信。拾起來一看,落款正是老李。老胡倒吸一口氣,趕緊拆開信封。
信的內容很簡單,意思是兩個人梁子結了半輩子,現在該做個了結了。老李想約戰老胡,第二天中午在老李院子里進行對決。裁判都找好了,就是鐵柱。
該來的終于來了。老胡這些年也壓抑得難受,于是他回了封應戰書。聽見老李在隔壁練太極,就“咳”了一聲把戰書扔過墻頭。
為了做到心中有數,老胡又悄悄地來到二樓陽臺,隔著茶色玻璃打量老李,為明天的決斗做最后的準備。
第二天一早,老胡一切收拾停當。他帶了個黑色包袱,里邊鼓鼓囊囊的像磚頭。腰里插了把殺豬刀,大搖大擺地進了老李家。
老李一身太極服,手里握著一把太極劍,看見老胡過來了,張嘴說道:“我們都是練家子,今天就以我們的方式解決問題。”
老胡把包袱往地上一丟,把殺豬刀從腰里抽出來:“咱是文打還是武打?要是武打我就使這把刀子,文打我們就徒手干。”
倆老頭像兩頭急眼的公牛,氣氛在這時緊張到了極點。
旁邊的鐵柱卻不慌不忙,站到兩人中間開口講道:“我來說下比賽規則……”
鐵柱剛講了個一二,大門“哐”的一聲被推開了。小胡和小李瘋了似的闖進來,幾乎是帶著哭腔說:“你們這么斗,還讓我們小輩活不活?”小胡和小李看兩個老人,一人拿著寶劍,一人握著匕首,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院子里的氣氛空前緊張。
這時,老胡先開口了:“孩子們,你們誤會了,我可不是來找老李打仗的。”咦?大家都扭頭看著老胡。老胡剛才的表情還很嚴肅,突然卻變得笑嘻嘻的,他把手里的刀子放下,解開地下的包袱。
包袱打開,大家都驚呆了,包袱里鼓鼓囊囊并不是磚頭,而是一塊豬肋骨。老胡抓起刀子,熟練地剔著豬肉,邊剔邊說:“我觀察李哥好久了,你雖然一直練武,但明顯胳膊腿勁頭不足。我今天就是給你送肉來了,順便讓你喝點排骨湯補補鈣。如果李哥不嫌棄,以后的排骨就包我身上了。”
劇情出現這么大的反轉,兩個孩子都沒有想到,全呆住了。
老李好像心里有數,他把太極劍放到一邊,從屋里拎出一個袋子,從袋子里取出一件太極服,在老胡身上一比劃,說:“不大不小正合適,以后就跟我練太極。你呀,就是活動少,心態急躁,上次才暈倒的。”
老胡看著老李說:“上次我暈倒,大家都知道是鐵柱發現的。豈不知,鐵柱是受你指使來我家買肉。你從來沒買過我的肉,為啥偏偏那天來買?我知道你不是來買肉,你是安排鐵柱來救命。我們之間的梁子結了這么久,早就想解活,只是彼此面子上抹不開。今天我來應戰,就是想朝你示弱,向你請和。”
老李的眼睛濕潤了:“幾十年了,我倆針尖對麥芒,都活得很累,孩子還跟著操心。你說得很對,我們就是好面子。那天,鐵柱的確是我打發去的。不過,有個小秘密我一直沒說。你知道那天我怎么猜出你出事了嗎?”老胡搖搖頭。
老李笑著說:“你每天準點開車去賣豬肉,總會響起一陣三輪車的發動聲。這個聲音幾年來早就成了我的起床號。那天久久沒聽到聲音,我就感覺不對,于是……”
鐵柱終于也開了口:“我作為鄰居,早就看出你們的心思,實不相瞞,這出決斗就是我一手策劃的。”
話說到這里,院子里一片其樂融融,曾經的一對死對頭,緊緊地把手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