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萍
摘 要:采用“3415”回歸設計開展馬鈴薯栽培的肥效試驗,結果表明:在該地塊上的馬鈴薯最適宜的化肥配方比,即在中等肥力條件下,施用有機肥4800kg/hm2的基礎上,施用N175.3035kg/hm2、P2O563.09kg/hm2、K2O184.0425kg/hm2配方適合,馬鈴薯的產量最高;氮磷鉀的配比為2.78∶1∶2.92。
關鍵詞:“3415”田間試驗;馬鈴薯;施肥配比;產量
中圖分類號:S157.4+3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515012
在測土配方施肥中最核心的一項技術環節就是“3414”肥料田間試驗。通過該試驗能夠了解不同施肥單元各種作物優化施肥數量,掌握基、追肥分配的最佳比例,也能了解施肥時機與施肥方法。同時,還能夠獲取土壤養分校正系數,了解土壤供肥能力以及不同作物養分吸收量與肥料利用率等。建立作物施肥模型從而為施肥分區與肥料配方提供有效的參考資料[1]。基于此,本文開展馬鈴薯“3415”田間試驗,選擇“3415”回歸設計,旨在掌握不同配方施肥對馬鈴薯產量及生產狀況產生的影響[2,3],為高效種植馬鈴薯提供參考。
1 研究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
本次試驗選在廈門市集美區后溪鎮前進村,E118.03563428°,N24.64144078°。土壤類型為灰黃泥砂田,耕作層主要養分狀況為:有機質含量為26.6g/kg,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分別為82mg/kg、135.7mg/kg和95mg/kg,pH值為5.5。
1.2 供試作物及肥料
供試作物為馬鈴薯。供試肥料為尿素(含N46%)、鈣鎂磷肥(含P2O512%)、氯化鉀(含K2O 61%)和雞鴨糞(含有機質25%)。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3415”完全實施方案設計(表1),其中處理15鉀肥采用氯化鉀。按完全隨機排列原則對全部處理小區進行排列,小區面積為20m2,各小區采用單排單灌,同時在周圍建有保護行。2017年11月14日播種,小區長20m,寬1m,面積20m2。每公頃91005株(叢),每個小區182株(叢)。全生育期為121d,于2018年3月13日收獲。根據當地習慣開展田間管理。基肥選用雞鴨糞等有機肥一次性施用,或者選用磷肥與有機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與鉀肥作為追肥,均分2次施用。其中,氮肥2次施用比例為3∶2,鉀肥2次施用比例也為3∶2。
2 結果分析
將試驗所得數據輸入農業部提供的相關回歸試驗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2.1 缺素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結果顯示,試驗處理2(N0P2K2)屬于缺氮小區,試驗處理4(N2P0K2)屬于缺磷小區,試驗處理8(N2P2K0)屬于缺鉀小區。處理2產量低于試驗的平均產量,說明該地塊土壤種植馬鈴薯其產量受氮肥缺失影響明顯。
2.2 馬鈴薯產量受氮肥施用量的影響分析
下列處理小區主要是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試驗處理2 (N0P2K2)、處理3 (N1P2K2)、處理6(N2P2K2)、處理11(N3P2K2)。結果顯示當氮肥施用量上升,馬鈴薯產量也隨之增加,待氮肥施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產量達到最大(見表2)。
2.3 馬鈴薯產量受不同磷肥施用量的影響
下列處理小區是以N2K2水平為基礎施用不同量的磷肥:試驗處理4(N2P0K2)、處理5(N2P1K2)、處理6(N2P2K2)、處理7(N2P3K2),旨在觀察磷肥施用量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當磷肥施用量上升,馬鈴薯產量也隨之增多,當施磷量在一定量時增產明顯(見表2)。
2.4 馬鈴薯產量受不同鉀肥施用量的影響
下列處理小區是以N2P2水平為基礎施用不同量的鉀肥:試驗處理6(N2P2K2)、處理8(N2P2K0)、處理9(N2P2K1)、處理10(N2P2K3)。旨在觀察鉀肥施用量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當鉀肥施用量增加后,馬鈴薯產量也隨之表現出顯著的持續增加,當鉀肥施用量達到一定量時產量開始下降,可見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鉀肥量也是特別重要的。
2.5 試驗結果回歸分析
通過農業部提供的“3414”試驗回歸試驗軟件統計分析[4],結果表明:當實際施用量N為175.3035kg/hm2、P2O5為63.09kg/hm2、K2O為184.0425kg/hm2時,馬鈴薯的產量最高,達29299.845kg/hm2;當實際施用量N為169.8195kg/hm2、P2O5為71.5425kg/hm2、K2O為155.931kg/hm2時,馬鈴薯的經濟效益達到最佳,此時的產量為29278.0845kg/hm2。
3 小結
研究顯示,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有助于馬鈴薯產量的增加,提高經濟效益。本試驗中通過對馬鈴薯施用不同量的氮磷鉀肥,發現馬鈴薯產量受到明顯的影響。
試驗結果通過統計分析,進行方程極值判斷[5],尋優結果表明:當實際施用量N為175.3035kg/hm2、P2O5為63.09kg/hm2、K2O為184.0425kg/hm2時,馬鈴薯的產量最高,達29299.845kg/hm2;當實際施用量N為169.8195kg/hm2、P2O5為71.5425kg/hm2、K2O為155.931kg/hm2時,馬鈴薯的經濟效益達到最佳,此時的產量為29278.0845kg/hm2。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2]任瑞麗,起安像,張建玲,等.包頭市固陽縣水地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肥效試驗[J].內蒙古農業料技,2010(4):63-66.
[3]黎天文,張詳聲,牟春姬.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肥效對比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139,143.
[4]朱濤,張中原,李金風,等.應用二次回歸肥料試驗“3414”設計配置多種肥料效應函數功能的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4,35(3):211-215.
[5]章明清,林仁塤,林代炎,等.極值判別分析在三元肥效模型推薦施肥中的作用[J].福建省農科院學報,1995,10(2):54-59.
(責任編輯 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