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陸陽
2020年,直播的井噴之年。它有多火,看涌入的腕兒有多大就知道了。
羅永浩,“中國第一代網紅的獨苗”,知識型“意見領袖”,三個行業——網絡博客、智能手機、電子煙——的“冥燈”,4月1日高調入駐抖音。
首場直播,觀看人數4871萬,銷售額1.7億,音浪打賞收入高達360萬元。4月10日第二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較第一場暴跌近八成,銷售額也下跌近70%。老羅的直播生涯,目前來看,果真是“出道即巔峰”。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對得起消費者,對不起觀眾。”最“溜粉”直播,非老羅莫屬。
“新王”殺入的時候,直播界的老牌KOL也沒閑著。“直播一姐”薇婭在隔壁賣火箭。以往主播賣貨都是喊“趕緊搶購”,這一次薇婭千叮嚀萬囑咐“謹慎下單”。5枚火箭上架,她還在提醒大家別那么快付定金,旁邊人就提醒已拍完。
“直播一哥”李佳琦則和“國家隊選手”朱廣權,組成了清新脫俗的“小朱配琦”組合。國家隊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朱廣權嘴上說著:“初來乍到,技術不高,手藝不妙,請多關照。”實際上,賣貨的花式層層翻新,且句句押韻。
有充滿文化內涵的現場配詩:“煙籠寒水月籠沙,不止東湖與櫻花;門前風景雨來佳,還有蓮藕魚糕玉露茶,鳳爪藕帶熱干面,米酒香菇小龍蝦……”有兼顧隊員風格的“rap合作”:偶買噶,不是我一驚一乍,真的又香又辣,好吃到死的熱干面令人不能作罷,舌頭都要被融化……買它買它就買它,天哪……
一場直播下來,文化梗一個接一個地拋。網友紛紛表示,本是來買點東西的,沒想到上了一堂網課!最賣力主播,非朱廣權莫屬。他直接引領了一種清新的直播帶貨風格——“文化帶貨”。
說起文化,中國文博界的第一大IP故宮,也在直播界頭排擁有了一席之地。
4月5日上午10時,受疫情影響閉館70多天的故宮,開啟2020年首次直播。屏里春暖花開,屏外人氣高漲。兩位講解員帶著網友“逛”故宮,全程干貨滿滿。紫禁城里鳥鳴啾啾,講解員問網友是否聽到鳥叫聲時,有觀眾回答聽到了烏鴉的叫聲。別笑,講解員立刻開始“科普”,聽見烏鴉叫就對了——滿族信奉薩滿教,按薩滿教神諭,烏鴉是吉鳥,能保佑日夜平安。“當時在坤寧宮前立有‘索倫桿,桿子上每天都放有很多肉,專供烏鴉啄食……”
相比前面的主播,另一位主播則讓人滿腹心酸。“學者企業家”、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入局做直播,三亞、貴州、湖州,三場做下來,從風度翩翩到自毀形象扮古裝,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大佬的心酸和旅游業的苦苦掙扎。
掙扎的還有很多人。教育行業的老師、餐廳的大廚,或主動或被動,不少都成了直播的老手。疫情是臺加速器,把上到政府官員、企業領袖,下到創業者、老百姓,都逼到一條新的起跑線上。與其閉上眼睛假裝看不見,不如睜大眼,敞開心懷,去擁抱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