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春風繾綣,花照舊開,我們的生活卻被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改變了。現在,我也加入了“網課大軍”,成為“云上學生”的一員。以往老師在教室里授課,與同學面對面交流,現在這些事情只需要一塊屏幕就能實現,對我來說,這確實是一種新鮮的體驗。只是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陣,新鮮感被消磨了不少。
生活最大的改變是,我一下子擁有了大把獨處的時光。于是我將之前積攢了很久、想看卻沒能看的電影找出來,刷了一部又一部。下廚的熱情依舊在持續著,不過我發現做得最好的一道菜,其實是水果拼盤。
當面對面社交幾乎減少為零時,我才慢慢發覺,這段獨處的時光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樣無聊。恰恰是這段時間,讓我前所未有地窺悟自己,并且真切地感受到獨處的魅力。早些時候,我對獨處的理解非常狹隘,常將它與孤獨、寂寞混淆。實際上,獨處并不是一種逃離行為,它更像是一種回歸,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
我曾看到一句話是:“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現在想想,很多時候我們并不夠了解自己,反而是外界的評價對自我判斷影響更大,因此我們常常困于迷茫和彷徨。獨處的時間里,我們可以用最輕松的狀態與自己對話,不必在意周遭的目光。我們只需聆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享受一種最純粹的自由。
在放空的日子里,陪伴我的是悅耳的音樂,順著流淌的旋律,我能尋覓到創作者的心路歷程;還有一部部電影,透過那些觸動人心的臺詞,那些或喜或悲的神情,我能感受到人類情感中細膩的溫度;還有書籍,閱讀那些散發著墨香的詩篇,我體會到了文字永不褪色的魅力……在這樣的獨處里,我的內心只覺得充實,而不是荒蕪與貧瘠。
過去幾年里,我幾乎很少真正空閑下來,大多數時候是在飛行、輾轉、工作……突如其來的獨處機會讓我有了這些思考。當生活被按下暫停鍵,我們不如順其自然,一邊放空,一邊“充電”。等到生活重啟那一刻,那時的我們,不僅擁有了獨處的能力,也有了更多擁抱世界的勇氣。
(所有稿費均捐給源公益專項基金,以支持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