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丹馨 周掌勝
統編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收錄了范仲淹的名篇《岳陽樓記》,其中“沙鷗翔集,錦鱗游泳”一句,教材注“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停息。”粗粗一看,文從字順,細加推敲,卻讓人疑竇叢生:“錦鱗游泳”寫水中魚自由自在地游動,只有一個動作,岸上的沙鷗卻“時而飛翔,時而停歇”,有兩個動作,這樣描寫顯然缺少對應;為了把沙鷗既飛翔又停歇的意思講明白,教材添加了“時而……時而”的句式,殊不知,犯了文言文注解“增文成義”的大忌;“游泳”是一個雙音節詞,照理與其對應的“翔集”也應該是雙音節詞,但教材的注解似乎將之理解成一個短語了,這符合漢語構詞規律嗎?
眾所周知,漢語的字詞大多是多義詞。我們閱讀古代作品,碰到疑難字詞,如果直接按照現代漢語的常用義去理解,往往會犯望文生義的錯誤。“翔集”的“翔”除了現代常用義“飛,飛翔”外,在古代還有行走、上漲、棲息等意義。請看“翔”的棲息義,《淮南子·覽冥訓》:“鳳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高誘注:“翔,猶止也。”高誘說的“止”,就是棲止、棲息的意思。此句是說鳳凰在庭院中棲息,麒麟在城外行走,這是一種吉兆,后來就以“鳳翔”“麟游”表示祥瑞的景象。又如桓寬《鹽鐵論·未通》:“故‘代馬依北風,飛鳥翔故巢,莫不哀其生。”“飛鳥翔故巢”是說飛翔的鳥只愿意棲息在原有的窩巢里,“翔”顯然也是棲息義,而不是飛翔的意思,因為飛鳥不可能在巢里飛翔。另外禰衡《鸚鵡賦》中有“飛不妄集,翔必擇林”,是寫鸚鵡高飛時不隨便與眾鳥合群,棲息時必定選擇合適的樹林,“翔”仍然是棲息的意思。今天的權威工具書《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都收有這個義項和上舉的主要例句。
“翔”既然有棲止、棲息的意思,根據漢語構詞的規律,它通常就能跟同義語素“集”組合成同義復詞“翔集”,表示棲止、棲息。例如:
1.晉葛洪《抱樸子·良規》:“翔集而不擇木者,必有離蔚之禽矣。”意謂棲息如果不選擇樹木的話,必然會有落人羅網的飛鳥了。這也從反面證明了禰衡“翔必擇林”觀點的正確。
2.晉謝靈運《游名山志》:“華子岡,麻山第三谷。故老相傳,華子期者,祿里先生弟子,翔集此頂,故華子為稱也。”這是介紹“華子岡”的得名緣由。因為祿里先生的弟子華子期曾在這座山的山頂上棲居,所以用“華子”來稱呼這座山。這里的“翔”明顯不能理解為飛翔,因為這個動作的發出者是人,所以“翔集”一詞屬于同義復詞,表示棲居。
3.唐魏徵《隋書·五行志下》:“開皇初,梁主蕭琮新起后,有鵂鳥集其帳隅。未幾,琮入朝,被留于長安,梁國遂廢。大業末,京師宮室中,恒有鴻雁之類無數翔集其問,俄而長安不守。十三年十一月,烏鵲巢帝帳幄,驅不能止,帝尋逢弒。”古人把自然界禽鳥出現的異常現象叫作“羽蟲之孽”或“羽孽”,認為是上天對人的一種示儆。這里分別寫了鵂鳥、鴻雁、烏鵲棲居在統治者的床帳里或宮廷中的三件事,用的是“集”“翔集”“巢”三個表義相近、前后照應的動詞,從中可以看出“翔集”應該也是棲息的意思,而不能理解為飛翔、停息。
4.明李時勉《顧東起廬墓承旌表序》:“哀至則哭,有烏鳥數百翔集于林木,麋鹿六七馴擾墓所,相與鳴號,若乎哀者。”這里寫幾百只烏鳥棲息在樹林里,六七頭麋鹿馴服地站在墓地,相互鳴叫,好像很悲傷的樣子。
5.清景星杓《山齋客譚·設齋致寉》:“山東顏君召,武孝廉也,生八子,一為侍衛于朝。顏沒,家人設齋,有寉十九只盤旋庭際,一寉翔集庭中,移時始翥。”這里的“寉”同“鶴”。句末是寫有只鶴棲息在庭院里,過了一段時間才飛走。
同理,具有棲息義的“翔”跟同義語素“棲”“止”也能分別組合成同義復詞“翔棲”和“翔止”。
6.宋歐陽修等《新唐書·讓皇帝憲傳》:“時有鵲鎢千數集麟德殿廷樹,翔棲浹日。”
7.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竹青》:“既著身,化為烏,振翼而出。見烏友群集,相將俱去,分集帆檣。舟上客旅,爭以肉向上拋擲。群于空中接食之。因亦尤效,須臾果腹。翔棲樹杪,意亦甚得。”
8.唐李延壽《北史·豆盧勣列傳》:“有白烏翔止廳前,乳子而后去。”
9.明歸有光《重修承志堂記》:“上梁之日,有二鶴翔止于梁上,觀者千人,皆以為吉祥壽考之征。”
不難看出,以上四例中的“翔棲”和“翔止”都是棲息的意思,這從另一方面印證了同義復詞“翔集”構詞的合理性。
此外,我們還可從文獻異文得到旁證。所謂異文,是指同一書的不同版本或同一件事的不同記載,出現文字上的差異。它能幫助我們考求、確定詞義。請看下面的例子:
10.《東觀漢記·賈逵傳》:“永平十七年,公卿以神雀五采,翔集京師,奉觴上壽。上召逵,敕蘭臺給筆札,使作《神雀頌》。”
11.《后漢書·賈逵列傳》:“時有神雀集宮殿官府,冠羽有五采色,帝異之,以問臨邑侯劉復,復不能對,薦逵博物多識,帝乃召見逵問之,對曰:‘昔武王終父之業,鸑鸑在岐,宣帝威懷戎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征也。帝敕蘭臺給筆札,使作《神雀頌》,拜為郎,與班固并校秘書,應對左右。”
《后漢書-賈逵列傳》是以《東觀漢記·賈逵傳》為史料依據撰寫的,比較兩書對同一事情的記載可以發現,一作“翔集”,一作“集”,根據異文求義的方法可知,《東觀漢記·賈逵傳》中的“翔集”之義與《后漢書·賈逵列傳》里的“集”相同,是棲息的意思。
最后來看語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用的是四字對偶句,描寫成群的鷗鳥在沙灘上棲息,各色的魚兒在水里游弋,一靜一動,一閑適一自由,可謂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寫出了“春和景明”的樂景樂情。如果將“翔集”拆分,理解為飛翔、棲息,不僅形式上難以跟“游泳”相儷偶,而且內容上也破壞了“沙鷗”和“錦鱗”的“靜—動”對照描寫。
因此,綜合工具書、構詞法、異文、語境等多方面的證據,我們認為“沙鷗翔集”的“翔集”應理解為“棲息”,是一個同義復詞,課本注解應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