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娟
摘 要:高職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的融合,促使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幫助高職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文中聯系教學實踐情況,分析高職專業課與思政課之間融合的措施,提升高職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思政政治;專業理論;融合措施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高職院校主要由思政課承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業課程則側重培養與傳授專業知識,存在明顯的“德”與“能”分離的現象,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通過融合專業課與思政課內容,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
1.1 教學現狀
新形勢下存在大量信息,良莠不齊,現階段青年大學生普遍存在自控力不足的情況,如果無法甄別網絡信息,直接阻礙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網絡信息正負能量夾雜,再者移動網絡較為便捷與開放等,在無人監督和引導的情況下,大學生很容易受到負能量信息的影響,對其思政品德帶來挑戰,也會影響到青年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影響到未來發展與就業。
同時,環境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也比較重要,作為思政教育的虛擬載體,網絡環境上傳播不健康信息時,會對學生心理、思想和行為造成扭曲,影響高職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網絡環境滲透于社會各領域中,直接威脅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又可以豐富思政教育內容與渠道,對青年大學生、主體和教育教學模式都產生嚴峻挑戰,使高職思政教育陷入新的問題和困境中。
1.2 存在問題
新形勢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監管難度增加,尤其是進一步應用網絡,青年大學生的生活、學習都無法脫離互聯網體系,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思維方式。互聯網信息多樣化與開放性對大學生思想意識與行為方式造成影響,使得教育工作環境日趨復雜。
教育者忽視自身互聯網技能增加,直接影響到互聯網思想政治培訓的作用。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念較為傳統,網絡意識有待加強,且存在團隊年齡結構相對偏大的情況,教學時習慣采取傳統教材與老舊模式,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氛圍,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網絡環境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不斷加劇,可以說無時無刻都在影響大學生。如,青年大學生存在通宵上網玩游戲、嚴重依賴網絡等,甚至出現荒廢學業的情況,大學生普遍存在網癮,直接凸顯出大學生缺乏自制力與抗誘惑力的情況。
2 高職專業課與思政課實現融合的路徑分析
2.1 明確培養目標,挖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
教學大綱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專業課程中人才培養任務一般圍繞學生應該具備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來展開。按照“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專業課教學大綱中人才培養任務應在傳統“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基礎上,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和“職業素養目標”。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看,主要包括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四項價值準則;從情感態度目標來看,包括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公德意識;職業素養目標主要結合行業特征來定,包括遵守行業的基本道德要求,具有一定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對照以上三個方面的要求來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所有課程都蘊含一定數量的思政元素,但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能只貪圖數量,一定要合理、有效。
2.2 教師以身作則,日常教學滲透思政內容
價值引領,選擇和把握思政元素融入授課環節的時機很重要。思政元素不是外加的,是承載于知識體系之中的,如果純粹是為了增加而增加,生搬硬套,就會失去其應有的說服力。教師只有具有扎實的學識基礎,才能做到以專業知識為依托,根據教學需求隨“機”融入、因“材”施教,創造最佳的教育“氛圍”。并且,融入思政元素是在專業知識基礎上的提煉和升華,一定要凝煉,時間不宜長,太長反而會喧賓奪主,失去其應有的教育作用。教師必須有淵博的學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才能有效把控。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本身是一種以人影響人的活動,教師的言傳身教也是重要的德育元素。教師在教學與學術研究中表現出的認真負責、敬業、樂業、精業對學生都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在學生心靈深處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育人,要言傳更要身教。
2.3 融合教學方式,發揮信息技術輔助作用
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法是“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有力保障。還應該堅持創新精神,推動思政元素同教學方式有機結合。
教學形式的選擇。思想教育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僅靠灌輸是不夠的,學生自身的參與和體驗有助于對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接受。堅持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環節,有助于更好地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比如,辯論有助于培養學生全面、辯證的思維;分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協作意識;案例分析有助于增強理解力;課堂討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在“互聯網+”時代,借助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有助于增強課堂教學的德育效果。VR(虛擬現實)增強了體驗感;公眾號可以適時傳達新信息,傳播正能量;超星學習通等相關學習軟件能夠支持形式多樣教學活動的開展;微信群和QQ 群可以進行互動討論。
3 結語
總之,高職專業課教學時重視與思政課的融合,可以轉變傳統專業教學的不足,提升職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具體融合時,需要教師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的有效融合,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素娥.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學與思政課教學同向同行的研究[J].管理觀察,2018(33):139-140.
[2] 解曉軍.高職思政課教學與專業課的融合措施探析[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0(03):67-69.
[3] 楊勇.簡析高職思政課與專業課深度融合的措施[J].新西部,2018(08):14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