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煜宸
新中國七十華誕的慶典活動,無論是天安門前閱兵方隊的威武雄姿,還是大國重器的驚艷亮相,抑或是遍布城市鄉村飛揚的五星紅旗和隨處可見歡樂的人群,無不反映了在這次慶典活動中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正所謂喜氣洋洋舉國歡騰。
共和國70年的滄桑巨變, 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奮斗出來的。
奮斗不是空洞的口號,奮斗是積極的理想信念引領下的堅毅行動。
人們常說,汗水是滋潤靈魂的甘露,而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階梯。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革命先烈沖鋒陷陣、前仆后繼換來的;原子彈的爆炸成功,是全國人民節衣縮食、同心同德,是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群體隱身戈壁、臥薪嘗膽彈奏的絕響;港珠澳大橋的榮光,是建設者們自主攻關、破釜沉舟奮戰八年的結晶。奮斗的意義就在于,其過程充滿艱辛,其收獲令人鼓舞。
獲得共和國勛章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每一枚金燦燦的勛章,都是對她的主人公堅守崗位幾十年鍥而不舍忘我工作的最高肯定。不計名利,家國情懷,孜孜追求,堅韌不拔是他們的共同特征。終生報國不言悔的黃旭華,因為從事國家機密的核潛艇研制工作,隱功埋名,潛心科研,三十年間沒能看望自己的父母,直到父親去世也沒能見上一面。正如他自己所說,“忠孝不能兩全,我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令人動容!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幾十年專注于對水稻高產的研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生活樸素,淡泊名利。如今,已九十高齡,榮耀加身譽滿全球的他,還在孜孜不倦的每天躬耕田畝,向更高的科研目標發起沖擊。
用責任堅守崗位,用奉獻譜寫忠誠,在平凡的崗位上持之以恒,于平凡中書寫不平凡,把滿腔的熱情傾注到自己的工作中,這是對千千萬萬奮斗者的寫照。 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懷揣報國理想,北大畢業后,只身來到黃沙漫天的敦煌莫高窟研究院,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生活及惡劣的工作環境,扎根大漠四十余年,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敦煌文物保護的研究事業。“最美奮斗者”于漪老師,踐行“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信念,“站上講臺就用生命在歌唱”,深耕講臺六十余年。這個職業,寄托了她一生的追求和熱愛。如果說她們兩位國家榮譽獲得者都是成長于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有著明顯的時代烙印,那么,我親身經歷的暑假社會實踐所看到的則是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的求真務實:去年暑假我體驗式探訪了丹巴縣一線扶貧工作者,那些來自大城市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大都是中青年干部,拋家別子,常年工作生活在大山深處,下田間地頭,著農家衣服,干農活,搞調研,傳知識,完全融入到了村民之中,為的就是帶領村民們脫貧奔小康。他們那種耐得住清苦、受得了寂寞的簡樸實干的作風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個城市里的中學生。這些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扶貧干部,真正做到了深入群眾,不忘初心,勇于奉獻的使命擔當。
我們偉大的祖國,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英雄群體的拼搏和奮斗,有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的中華兒女的堅守和奉獻,才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七十年輝煌成就。
生活因拼搏而充實,生命因拼搏而豐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已經確立了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目標引領行動,拼搏和奮斗是實現目標的必由之路。作為中學生,我們慶幸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歷史賦予了我們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使命,責任在肩,我們唯有不斷奮斗,努力學習,以積極昂揚的姿態不斷提高自己的本領,讓青春之花綻放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只有把個人的理想和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才能讓理想插上希望的翅膀。無論將來我們從事科研、教育、技術工人、新型農民還是快遞小哥等任何工作,我們都應忠于職責,敬畏崗位,用責任守護使命,用奮斗創造成就。因為奮斗的人生是充實和幸福的,生命的價值在奮斗中煥發光彩。個人因奮斗改變命運,民族因奮斗更加強大。
讓我們傳承前輩的精神,吹響新時代奮進的號角,揚起理想的風帆,奏響奮斗的樂章,一路向前!
奮斗吧,青春年少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