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摘要:醫學成像是包括X射線CTMR1在內的對象。超聲介入放射學學習課程以及患者的臨床診斷治療和隨訪變得至關重要,側重于醫學專業和交叉領域,掌握并應用良好的成像對成像醫生而言是必要的。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示課;質量分析
中國分類號:TP341.41文獻標識碼:A
醫學成像是包括X射線CTMR1在內的對象,超聲介入放射學學習課程以及患者的臨床診斷治療和隨訪變得至關重要,該方法可以為醫學生學習良好的影像學和未來的臨床醫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奠定基礎[1]。現在結合了5年臨床醫學,影像醫學,口腔醫學和急救在醫療救助,高等職業教育,我們對臨床醫的培養應該以“大形象”綜合知識為基礎,將其作為培養醫學生形象的前提,現對醫學影像學示教課的質量進行分析,重點探索不同專業、不同階段應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水平質量和效率。
一、根據學生的專業和知識背景選擇教學圖片
影像診斷學院計劃完成解剖學,生理學和病理學等。基本課程結束后,尚未進行臨床研究,例如內部,外部,婦科,科學和口腔學研究。課程理論課程,此時學生熟悉基本的課程知識和臨床知識缺乏,因此將學到的知識與影像學結合起來,并介紹初步的臨床知識以增加學習效果;此外,針對不同的職業選擇適合不同專業的教學影片來開展教學,在成像位置突出顯示正常和異常的組織器官表現在:當懷疑某種疾病時,需要采取相應的位置和方法,例如前位,肋骨斜,腹直立姿勢;在CT圖像上顯示硬化的偽像,在MR1上顯示消磁的偽像以及運動偽影的表現,讓學生了解偽影對診斷的影響,并采取可行的方法除了偽影的重要性之外,對于臨床醫學專業人員來說,顯示各種成像技術也很重要[2]。使用數字射線照相術(例如支氣管擴張)腦出血的CT和MR檢查與多層CT的比較;為臨床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CT管是否可疑血管疾病影像學,MR血管造影,MR胰膽管影像學用于病理性疾病等。救援醫學專業應加強對學生在創傷和其他急救領域的影像學知識,增加專業的外語表達并正確顯示MR光譜,灌注成像和分子成像和功能性磁共振圖片,為拓寬未來科學研究的思路,對學生進行成像教學時應重點強調顯示各種正常,異常和病變圖像圖片,這將在大類中應用該理論并在實踐中使用它來加深學生的形象思維[3]。
二、病例討論方法
病例討論方法即為學生取出臨床上完整的病例首先閱讀電影分析,鼓勵學生為學生表達和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害怕犯錯誤正確判斷時要表揚,以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做出有偏見的判斷關于時差的指南,在每種情況下選擇2到3個學生講話,并為他們成像檢驗醫學與病床PACS強大的數字圖像獲取,訪問,傳輸,查詢和處理功能是的,可以輕松快捷地獲取大量圖像,并使用計算機終端上的各種工具來比較圖像圖像的三維后處理,放大和縮小,旋轉,感興趣區域的選擇,窗口寬度和窗口級別調整,各種數值測量,“同一疾病的不同圖像”,對具有相同疾病和對比的病例進行比較和分析,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均能起到一定的幫助[4]。
三、建立嚴格的評估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的系統描述思維方式是不同的,教師對診斷結果進行評分時,要為成像學生編寫一定數量的診斷報告。該課程的考試成績中包括了復習結果,并且該課程要求對教學評估不合格的醫學生進行處理,并對這些學生不斷進行輔導,直到成績通過。這種方式會為教師帶來教學壓力,但是能夠幫助教師保持認真的教學態度,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5]。簡而言之,傳統的X射線醫學成像技術正在迅速發展,有必要探索和優化教學課程改革以保護高素質醫務人員的培養,促進醫學生未來的發展。
四、PBL結合CPS在醫學影像學示教課中的應用分析
某高校為提升醫學影像學示教課質量,在醫學影像學示教課中應用PLC結合CPS的教學方法。應用結果表明,PBL結合CPS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體如下所述:
(一)資料與方法
資料:本文所選擇的樣本為2017級醫學專業的學生,樣本總數為200名,平均年齡為22歲,學制為5年,所選學生在高考成績和認知能力方面差距可以忽略不計。將樣本分為10組。而教師組成員為10人,其中包括助教5名、講師2名和教授3名,每名教師需負責1組樣本的教學任務。
方法:在醫學影像學示教課中應用PBL和CPS結合教學方法,具體實施過程如下:將10組學生分配給10名教師,教學內容由理論教師依據教學計劃和教材整理,具體內容為典型病例影像圖片和相關問題。在教學開始前,授課教師做好備課工作,所采取的授課方式必須一致。教學流程可以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提出問題、查閱資料、小組討論、課堂討論和教師總結。(1)提出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開始前,利用網絡上傳問題,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2)查閱資料:學生在接收問題后,將患者病史和影像資料作為依據,通過查閱教材和網絡查詢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思考。(3)小組討論:將20位同學分為5個小組,并在課堂上推選發言人,由所選人員在課堂上發言。(4)課堂討論:在示教課中,由小組發言人按照先后順序發言,成員可以作意見補充,并通過討論的方式,不斷完善觀點和結論。如果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詢問示教老師,由教師給予其指導,但教師不能直接解答學生的問題,應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病例影像特征進行分析。(5)教師總結:由教師就本節課做課后總結,闡述不同影像的特點,如有需要可以介紹先進的知識,重點講解學生存在疑問的知識模塊[6]。
教學評價:在教學內容結束后,立即進行課堂檢測,然后讓學生填寫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看法。
(二)結果分析
1.問卷評價結果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發放了200份調查問卷,問卷回收率為100%,調查結果表明,96%以上的學生對這種教學方法十分認可,認為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有助于降低學習的難度,同時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屬于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評價結果如下所述:(1)激發學習興趣:選擇良好的學生占比為75%、較好的占比為20%、一般的占比為3%、較差的占比為2%;(2)活躍課堂氛圍:選擇良好的學生占比為80%、較好的占比為17%、一般的占比為2%、較差的占比為1%;(3)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選擇良好的學生占比為77%、較好的占比為20%、一般的占比為1%、較差的占比為2%;(4)加深知識理解:選擇良好的學生占比為69%、較好的占比為28%、一般的占比為2%、較差的占比為1%;(5)PBL和CBS結合教學方法:選擇良好的學生占比為81%、較好的占比為15%、一般的占比為2%、較差的占比為2%;
2.教師教學成績對比
5名助教負責100名學生,課堂測試成績為9.55,增加量為0.74;2名講師負責的學生,課堂測試成績為9.84,增加量為0.46;3名教授負責的學生,課堂測試成績為10.1,增加量為0.74;
3.PBL與CBS結合教學方法的優勢
通過上述結果分析可知,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2)在PBL和CPS融合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體表現為學生可以在分析病史和影像的基礎上,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這是傳統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優勢;(3)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會隨之增強。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具有諸多方面的優勢,但對于學生自控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在準備階段投入大量的時間,如果學生所討論的問題不是考試重點,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測試成績。因此,學生必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
六、結語
大多數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都認為畢業后不會從事影像學診斷,輔助課程從一開始就沒有足夠重視他們的想法,對學習也沒有興趣。在小組教學過程中,他們可以。通過現代儀器和全面的計算機處理操作,向學生全面展示新成像設備和新技術的結果,既滿足了現代學生對高科技心理學的追求,又充分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們能夠帶著學習的熱情進行學習,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結合臨床相關案例,讓學生了解醫學影像學在臨床診斷中的作用[7]。在治療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讓他們了解現代醫學中疾病的診斷方式,并對成像檢查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師應該告知學生醫學成像涉及的臨床專業。它不僅提供診斷信息,還可以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評估治療效果和預測患者預后,使學生意識到形態研究影像學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蔡金華.醫學影像學示教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06(12):1158-1159.
[2]劉建國,范維,徐武,程慶元,喻明霞.淺析臨床專業影像學教學現狀與改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09):1744-1747.
[3]張德清,依巴努·阿不都熱合曼,姜春暉,高麗娟,王儉.臨床醫學成人教育《醫學影像學》本科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25):146+148.
[4]王建波,張銳,劉巧玲.高職學院鄉村醫師班醫學影像學教學體會與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3(12):47-48.
[5]曾紅春,姚蘭輝,王曉榮.醫學影像專業超聲實踐教學改革的應用初探——不同示教方法教學效果的比較[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06):66-67.
[6]王麗,丁巖,潘云志,溫麗娟.如何提高醫學影像實習生的教學質量[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3):2165-2166.
[7]李琦,羅天友,方維東.多維度案例圖庫結合微信在醫學影像學示教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1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