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創新型和技術型轉型發展,以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充分考慮知識的應用性、 適用性,與市場對接,所以教學大綱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重新定位,在培養方案中切實實現產教融合,強調知識的適時性和實踐應用能力。設計素描作為環境設計專業一門專業必修課,對學生造型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學生進入專業學習的基礎和門徑, 不同的專業對造型基礎訓練的要求應該與各自所學專業對接。所以,環境藝術設計素描的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專業的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
素描在十八世紀初傳入我國,在徐悲鴻、林風眠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倡導和發揚下,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課程在各大美院確定下來。純繪畫素描不同于設計素描,它更多的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全因素素描。全因素素描強調的是畫家對事物的主觀看法,注重技法的表達和對事物的全方位的描繪,是純繪畫的基礎,也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存在。1919年, 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首創設計素描,我國九十年代前一直將設計素描稱之為結構素描(德國包豪斯當時的設計課程主要是家具設計和工業設計,所以側重于結構素描的訓練),以后隨著設計藝術教育的慢慢完善才在學術上形成設計素描的說法。 設計素描主要以比例、透視規律、形體的內部結構為主要教學內容,重視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和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強調實用性,運用更為廣泛,涉及到每個設計專業。以環境設計專業的素描教學為例,環境設計專業的素描旨在培養學生的形體與結構表現能力和立體空間的想象能力,要求學生通過基礎造型訓練研究室內、室外空間的關系以及事物的內外結構關系,建立空間和結構的觀念,(因此其與視覺傳達、數媒等設計專業的素描有很大的區別,它們的專業特點是以二維平面的觀念為主,所以基礎素描也以鍛煉二維的平面設計為教學目標),最終達到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當前高校的美術與設計藝術專業均設置有基礎教研室,是針對設計專業的造型基礎所設置的一個教學部門。所有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視覺傳達、數字媒體等)的造型基礎課程都是由該部門承擔,并沒有針對性的按照細分專業的特點來規劃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模式。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是由基礎課老師把設計素描的基礎理論和技法傳授給學生,所有設計專業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設計素描的訓練,從寫實素描、結構素描、精微素描、創意素描等按部班、層層推進,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掌握素描技法和造型能力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對于環藝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樣的素描訓練還是有很大的欠缺, 譬如說環藝專業要求學生要具有嫻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快速的手繪能力和創造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必須安排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設計素描教學,在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模式上要有所突破和改革。
在環藝專業素描的教學改革過程中,要與其他設計專業的特點區分開來,要尊重環藝專業的特點,因此要針對專業的實用心性、案例分析、教學內容、繪畫工具等幾方面來進行改革:其一除了讓學生針對素描的造型規律、色調的明暗變化、物體材質的異同、空間的轉化等問題進行探究以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本課程和環藝專業緊密結合,從專業的角度理解和學習本門課程,重視專業的實用性。其二在實際學習中,學生通過分析案例,了解環境設計專業的相關信息,并用掌握的專業信息輔助理解素描知識,使學習更貼近專業,更具有實效性。其三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要遵循環藝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規律,不同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編排方式,圍繞學生學習目的決定教學手段,從而達到環藝專業素描教學目的。其四在環藝專業的設計素描教學中,教學重點應由明暗造型向室內外空間、結構造型能力轉向,加強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傾斜透視的訓練,課程內容可細化為單體家具結構表現、家具組合結構表現、各居住空間的快速手繪表現及公共空間的快速手繪表現等。其五徒手表達是合格的設計師必備的一項技能,高素質的設計師往往能夠隨意而自由地捕捉設計思路,而這項技能往往是和扎實的素描功底分不開的。因此,在這個階段中應與專業進行銜接,將室內室外景觀、建筑效果圖的表現內容和裝修案例范本與素描相關的表現技巧結合在一起進行寫生訓練,有利于明確專業導向。其六繪畫的工具也應該由傳統的單一的碳、鉛筆轉為類型更加豐富的其他種類的工具,比如鋼筆、水筆、彩鉛、馬克筆等,甚至單色的水彩水粉等都可以嘗試,工具的局限也會限制表現的內容,不同的工具會使表現的內容更加豐富,使其更加貼近環藝設計專業的專業特點。
因為專業的特殊性,環藝的素描教學有著本專業獨特性。其一:它與傳統素描比較它更注重理性和技巧,對藝術的感覺并沒有要求那么高,它著重的是對技巧的掌握。更加重視對事物空間和結構造型能力的培養。這種訓練方式為今后的設計效果圖表現和徒手表現能力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重視透視問題的解決,如果不把透視問題作為教學的重點,學生在今后的專業學習中就會感到很吃力,以致以后的專業教學還得重復透視教學。在新型教學模式中,透視的運用被直接提出來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貫穿在整個素描教學過程中。這就意味著學生在學習素描過程中能夠更為科學、理性地理解和運用知識。透視也可以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存在,不少院校專門將透視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開設,但是因為教學目的不強,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效果欠佳。不同于專業的透視學科,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教學模式是將透視、素描、環境設計的相關知識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教學目的的驅動下和專業知識的導向下,更能激發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其三: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反對學生借助工具,如使用直尺,但是,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使用直尺、三角板、圓規等輔助工具,這就意味著對物體形體、結構的準確性有著更高的要求。這正是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素描的目的,這樣更能為今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
結語
在本科教育轉型的大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其素描教學的改革是必然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核心要求。對于環藝設計的素描課程來說,對形態的多角度觀察提煉分析而創造出新造型的能力,以及對畫面的空間、透視、骨架結構等形式要素的靈敏感覺也十分重要。 這種設計素描的教學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對學生的空間造型能力的掌握和對透視學的透徹理解,使其最終能掌握環藝專業的造型特點, 使接踵而來的專業學習事半功倍,也符合基礎教學的教學目標。當然也離不開其專業的導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實訓中理解和掌握設計基礎原則,讓其基礎課程的訓練與專業緊密銜接,是環藝專業設計素描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