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因退休前長期在基層文明辦工作,因此格外關注公民道德建設問題。記得在2001年,黨中央就頒布過《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使道德建設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那么,在學習時,應抓住哪些重點呢?
讀者? 王祖年
王祖年同志:
您好!您來信中提到的問題也正是編輯部近期關注的重點。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黨中央、國務院回應時代訴求、社會呼聲和群眾期盼,審時度勢出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民道德建設重要論述的生動實踐,對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在學習中應抓住哪些重點,結合近期的學習情況,與您交流一點自己的體會。學習《綱要》,首先應著眼于“新時代”上。《綱要》繼承了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主要內容和載體途徑,把18年來公民道德建設中形成的好機制好經驗好做法進行了鞏固拓展。同時又立足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重點強化了法治保障、網絡空間、生態文明、對外交往等方面的內容,既遵循了道德建設規律,又進行了創新創造,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其次,在把握培養時代新人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時,要注重《綱要》中所體現的兩點論
和重點論的統一、全面性和針對性的結合。比如,《綱要》以全社會全民道德素質整體提升為落腳點,在具體要求上又突出重點人群、重點行業、關鍵部位等重要方面,做到了整體和部分相結合。又如,要求公民道德建設既要面向全社會成員開展,也要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青少年和社會公眾人物等重要群體的教育引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學習《綱要》的根本目的是要踐行。對于如何推動道德實踐養成,《綱要》提出了很具體的要求。比如,開展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圍繞重大活動、扶貧救災、敬老救孤等,開展學雷鋒和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抵制迷信腐朽落后文化,發揮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等作用,破除鋪張浪費、薄養厚葬、人情攀比等不良習俗。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面向所有公民,是一項全民共享的事業。不論處于什么領域、哪個崗位,每個公民都應是實在的踐行人。只有將《綱要》學深了、悟透了,才能轉化為推動公民道德和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的能力和本領,在全社會吹起文明道德的新風。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