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石
選派干部到基層一線鍛煉,是培養年輕干部、促進干部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現在,有很多從家門到校門,畢業后進了機關門的新公務員,被稱為“三門干部”,他們學歷高、有激情,但是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對基層的情況不夠了解和熟悉,因此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難免有與基層實際脫節的地方。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基層是個大熔爐。特別是年輕干部,更要補上基層鍛煉這一課。古往今來的成才規律都昭示,凡志存高遠者,都不能不珍惜基層那片沃土,不能不經受基層的歷練。我黨很多干部年輕時投身革命就參加萬里長征,還有的干部在馬背上長大,他們經歷了艱苦環境的砥礪,才逐步成長為解放和建設事業的中流砥柱。
基層一線是最好的課堂,人民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實踐出真知,鍛煉長才干。實踐證明,干部的智慧來自基層和群眾,干部須臾不可離開基層和群眾。如不“接地氣”,干事創業就缺乏“底氣”,就像“墻頭上的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很難進步成熟。因此,在基層鍛煉是干部成長的需要,也是基層發展和穩定的需要,更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這為新時代年輕干部成長,明確了方向、指明了路徑。多“接地氣”,才能涵養底氣。希望廣大年輕干部能保持一股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帶著真情深入基層、融入群眾,戒掉官氣和嬌氣,補充鄉土氣息,以樸實無華、親密無間的情感,與群眾無縫對接、傾心溝通,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更希望廣大年輕干部要善于“零距離”接觸群眾,深切了解群眾的喜怒哀樂,帶領群眾,以堅強的意志艱苦奮斗,抓好當地的各項建設事業。唯如此,方能砥礪品格,積累底氣,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為自己成長增長才干,為人生留下出彩的一筆。
責任編輯/劉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