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鹽是重要的飲食調味品。我們平時食用的鹽主要有海鹽、巖鹽、井鹽等。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還有少量的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鈣和碘等。
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鈉離子和氯離子等幾乎參與人體的所有重要活動.特別是在維持機體的水鹽代謝、酸堿平衡和滲透壓,維持機體“內環境”相對穩定和保持神經、骨骼肌的興奮性等方面意義重大。氯離子是構成胃液中鹽酸的主要成分。鹽酸除有助消化外,還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如果鹽攝入過少,或夏日飲水過多,沖淡了胃液濃度.就會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并容易引起腸道感染。氯化鈉與肌肉活動也有密切關系。食鹽供給不足時,肌肉軟弱無力,容易疲勞。夏天大汗之后,體內氯化鈉急劇減少而又不能及時補充時.會引發肌肉痙攣,人們稱之為“熱痙攣”。因此,夏季高溫作業的工人和運動員.需要及時補充帶鹽的飲料如鹽汽水等。
食鹽在膳食中雖然重要,但不可食用過多。攝入食鹽過多容易誘發高血壓、心腦腎臟病變與食道、胃的癌變等,已被中外醫學界多年研究所證實。調查資料顯示,人的血壓與食鹽的攝入呈正相關。我國食鹽攝入量最高(平均17.3克)和最低(7.5克)兩個地區相比較,兩地農民高血壓的患病率分別是15.3%和8.2%。日本科學家調查發現,日本過去是胃癌高發國家,其原因與攝入食鹽過量密切相關:隨著人們食鹽攝入量下降,胃癌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鹽的攝入量與鈣的吸收、排出量有密切關系.鹽攝入量越多.尿中鈣的排出量就相應增多.同時鈣的吸收越差。所以,少吃鹽對維護身體健康意義重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多數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應保持在5克以下。
鹽有很多醫療保健功效,所以,生活中我們應多用鹽。
治療口腔疾病每天堅持用淡鹽水漱口,可清除口臭。慢性咽炎病人咽部疼痛,每天數次用淡鹽水含嗽咽部,有消炎止痛功效。用茄根和鹽搗成粉末,抹在牙痛處可止痛。
治療皮膚病在浴缸中加適量的鹽浸泡全身,可減輕濕疹的發病。精鹽抹在凍瘡處,可治凍瘡。用食鹽研末涂擦患部,可防治腳癬。農村赤腳下水田勞動后,用淡鹽水洗腳洗手臂,再用清水洗凈,可預防稻田皮炎。有腋臭的人可用淡鹽水洗腋下。易出腳汗且異味大者,常用鹽水洗雙腳可除腳臭。
治療腹痛因受涼引起腹痛、疝氣或膀胱麻痹小便不通時,可用食鹽半斤炒熱,裝在一布袋內,溫敷腹部或搓腹部,有散寒止痛、通利小便等功效。還可用隔鹽灸法,治療寒濕引起的腹痛、腹瀉等。
美容潔膚鹽1茶匙,白醋半茶匙,用開水半杯溶解,然后用棉花蘸洗面部,每日1次,有助于消除粉刺。精鹽1茶匙,杏仁粉60克,加水調成糊,每周2次敷于面部,可使皮膚白嫩。用淡鹽水洗頭發,可去除頭皮屑,防止頭發脫落。
鎮咳催吐氣管敏感性咳嗽,可飲用1:100的淡鹽水含漱.有緩解作用:食物輕微中毒或飲酒過量導致胃中不適,飲濃鹽水催吐,可減輕中毒癥狀。
有助戒煙吸煙前先在舌尖上舔點鹽,吸煙不易成癮,有助于逐漸減少煙量,幫助戒煙。
口服補液在稠米湯中放少量食鹽與糖,使微微有咸味和甜味,嘔吐、腹瀉患者飲服可防止脫水。也可在藥店中購買口服補液鹽按說明用,療效更好。病情嚴重者則須到醫院靜脈輸0.9%的氯化鈉溶液。
此外,將炒過的鹽用鋁箔紙包好,外敷肩部,可消除肩痛。唱歌前喝少量淡鹽水,可防喉嚨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