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豐村,位于廣東省封開縣江川鎮,在過去與其名“富裕豐足”格格不入。因位置偏僻、經濟發展落后,2016年該村被列為省定貧困村。但近年來,裕豐村正逐步擺脫貧困,走向豐裕的發展之路。
在嶺南古都肇慶市封開縣,處處涌動著“齊力戰貧困,奮力拔窮根”的攻堅熱潮。封開縣正通過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夯實脫貧攻堅基礎;聚焦產業、消費、就業、資金,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聚焦全域整治村莊環境,增強貧困戶獲得感幸福感;聚焦復工復產,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不停檔”;聚焦大考目標,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戰的全面勝利……
山路蜿蜒,雨中的裕豐村清新寧靜。時間回到2017年,裕豐村當時在發展特色產業上毫無思路,在中山市神灣鎮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才打破了困局。
“這里地處北回歸線,晝夜溫差大,地理位置和我們神灣很類似,適合種植神灣菠蘿。最開始我們試種了25畝,現在每年不斷在擴大種植,江川鎮種植神灣菠蘿已達100畝,最遠銷往黑龍江。”中山市神灣鎮駐封開裕豐村第一書記李靖宇對《小康》記者說。
首批神灣菠蘿種植成功,黨支部又派出一名支委成員專門負責菠蘿基地日常管理,帶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打藥除草等工作。貧困的小山村開始蛻變成“菠蘿的海”,“甜蜜產業”讓村民們嘗到收獲的甜蜜。
這名支委名叫王桂洪,原來是村里的一名貧困戶。“除了管理菠蘿,當地政府和扶貧隊還給了很多扶助,送雞苗,送茂谷柑苗,給孩子提供助學金等,現在我每年收益能有7萬元左右。”王桂洪說。
同樣的,在記者走訪的封開縣平鳳鎮五一村,中山市扶貧干部幫助當地種植了新鮮蔬菜,上馬了光伏產業,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幫扶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核心內容,封開的產業幫扶已具規模,是今年完成全面脫貧任務的重要保障。我們制定針對性扶貧方案,全力打造一支不會撤退的扶貧隊伍。”中山市扶貧工作組副組長徐振健說。
據了解,封開縣打造了杏花雞養殖、江川菠蘿、平鳳香蕉、大洲蘭花、漁澇黑山羊等一批亮點扶貧項目,既為貧困戶帶來土地出租、參與產業發展的收益,又為貧困戶解決就業增收的難題。全縣建設發展資產收益扶貧項目453個,年收益率普遍在6%以上,帶動8479名貧困人口參與投資分紅。
封開縣智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從事杏花雞育種、科研和產業化生產。作為杏花鎮的龍頭企業,在公司帶動下,杏花雞養殖產業注入了新活力,該鎮逐漸建立起“公司+農戶”和產加銷、貿工農、農科教緊密結合的一條杏花雞養殖生產經營模式。

4 月 23 日,封開縣蓮都鎮新農夫農產品加工廠內,村民們正在進行番薯制品加工生產。圖 / 張玉榮
“前些年比較艱難,最近幾年開始做大也改變了模式,給農戶不再是出殼雞苗,而是脫溫雞苗,成活率大大提高。”樊宇航告訴《小康》記者,2019年省批復杏花雞產業園為省級現代產業園,并給予5000萬元資金扶持,智誠牽頭三家企業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養殖規模和技術大有提升。
在智誠孵化場、育雛場,記者看到保溫孵化、疫苗注射等先進技術被應用得很熟練,附近不少農戶也參與其中。“我們全縣都在發動杏花雞養殖,每個鎮每年至少建一個養殖場,養一萬只以上。目前以‘公司+貧困戶開展家庭養殖,貧困戶每戶每批養殖200-500只,年可開展2-3批。由公司負責‘統一種苗供應、統一技術規程、統一農資配送、統一保底收購營銷,并提供養殖培訓、技術服務和跟蹤服務。目前,帶動貧困戶1000多戶,實現了貧困戶與當地龍頭企業的雙贏。”封開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老板帶老鄉”,在封開,像智誠這樣涉農龍頭企業引領脫貧攻堅還有不少。截至2019年,全縣共有涉農龍頭企業2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97家,家庭示范農場80家,種養大戶1720戶。封開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周興告訴記者,封開充分發揮智誠、益信農業、廣遠等農業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股份合作、訂單農業、代耕代種代養等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推動100%的有勞動力貧困戶與相關經營主體簽訂產供銷協議。
4月23日,封開縣蓮都鎮新農夫農產品加工廠內,村民們正在進行番薯制品加工生產。“我們經常在這里做工,不僅能在家門口掙錢,還能照顧老人小孩。”村民開心地說。
開辦這家公司的黎祖志,也是一個農民,他改變以往農民零散種植丑番薯的方式,采取規模化種植、機械化耕作,和農戶合作種植,大大提高了產量和品質。“我們一年四季都需要人工,主要加工綠色產品,除了番薯還有腐竹。”黎祖志說。
“政府也會提供公益崗位,2020年新增開發公益崗位459個對貧困戶進行托底安置,比如清潔員、護林員、交通引導,讓貧困戶就近就業。還有扶貧車間提供就業,通過扶貧車間解決貧困戶就近就業,人均增收1800元。如塑料花加工、電子組裝、蘑菇種植等。政府多措并舉努力確保貧困戶有安全住房,病有所醫,學有所教,生活有保障。”張周興說。
據悉,封開還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以省際廊道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兩廣接壤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契機,全面鋪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期分批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帶動貧困群眾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封開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桂華對記者說,封開縣嚴格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落實“縣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干部包戶”責任制,對全縣未脫貧的53戶191名貧困人口和1個省定相對貧困村,堅持扶持政策優先供給、項目資金優先支持、基礎設施優先布局,真正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確保6月底未退出貧困村和貧困戶達到脫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