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世界給我的第一個記憶是:我躺在奶奶的懷里,拼命地哭,打著挺兒,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哭得好傷心。窗外的山墻上剝落了一塊灰皮,形狀像個難看的老頭兒。奶奶摟著我,拍著我,“噢——噢——”地哼著,我倒更覺得委屈起來。“你聽!”奶奶忽然說,“你快聽,聽見了嗎?”我愣愣地聽,不哭了。我聽見了一種美妙的聲音,飄飄的、緩緩的……是鴿哨兒?是秋風?是落葉劃過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輕輕地哼唱?直到現在,我還是說不清楚。“噢噢,睡覺吧,猴子來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頂上有一片晃動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陽光。光影也那么飄飄的、緩緩的,然后變幻成和平的夢境,我在奶奶懷里安穩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帶大的。不知多少人當著我的面對奶奶說:“奶奶帶起來的,長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時候的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頭,用小眼睛瞪著那些說話的人,心想:瞧你那討厭樣兒吧!翻譯成孩子還不能掌握的語言就是:這話用你說嗎?
③奶奶愈緊地把我摟在懷里,笑笑說:“等不到那會兒喲!”那神情仿佛已經很滿足了。
④“等不到哪會兒呀?”我問。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鐵蠶豆。”
⑥我笑個沒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過我總想不好,等我掙了錢給她買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給她買什么,她都是說:“用不著花那么多錢買這個。”奶奶最喜歡的是我給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來來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喲哎喲”的,還一個勁兒夸我:“小腳丫踩上去,軟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煩干這個,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夠漫長的。“行了吧?”我問。“再踩兩趟。”我大跨步地打了個來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趕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說:“長大了我給您踩腰。”“喲,那還不把我踩死?”過了一會兒,我又問:“您為什么等不到那會兒呀?”
⑦“老了,還不死?”
⑧“死了就怎么了?”
⑨“那你就再也找不著奶奶了。”
⑩我不嚷了,也不問了,老老實實地依偎在奶奶懷里。那是世界給我的第一個恐怖的印象。
11一個冬天的下午,一覺醒來,不見了奶奶,我趴在窗臺喊她,四處都是風和雪。“奶奶出門了,去看姨奶奶了。”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總是帶著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個下午,媽媽、爸爸、鄰居們誰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回來。這事大概沒人記得住了,也沒人知道我那時想到了什么。小時候,奶奶嚇唬我的最好辦法,就是說:“再不聽話,奶奶就死了!”
12夏夜,滿天星斗。奶奶講的故事與眾不同,她不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熄滅了一顆星,而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
13“怎么呢?”
14“人死了,就變成一顆星星。”
15“干嗎變成星星呀?”
16“給走夜道兒的人照個亮兒……”
17我們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開了,各種顏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時候能吹響。奶奶用大芭蕉扇給我轟蚊子。涼涼的風,閃閃的星星,這感受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18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問,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下轉4版)
對于口罩,相信同學們都不陌生,它是一種衛生用品,戴在口鼻部位用于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氣體、氣味、飛沫進出佩戴者口鼻。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或在粉塵等污染的環境中作業時,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保護作用。在今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地方都曾一度出現了“一罩難求”的情況。
請以“口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題目自擬;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和仿作;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思路點撥】
今年春節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形勢十分緊張。為了戰勝這場可怕的疫情,專家建議人們春節期間最好待在家里,不要相互拜年,盡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不聚餐,在家勤洗手,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回首那段特殊的日子,相信成為生活“必需品”的口罩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所以,一看到“口罩”這一話題,絕大多數考生都會把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系起來,從中選取寫作內容。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寫作方向。大家可以圍繞“口罩”講故事,比如家中的年輕人是如何勸說固執的長輩佩戴口罩的;比如口罩脫銷,為了保證口罩能供應市場,負責這一工作的爸爸是如何進行多方努力的。
也可以扣住“口罩”發表議論。比如疫情期間,有些黑心藥店亂漲口罩價格,大發國難財,令人憤怒,對這一丑惡現象進行痛斥,發表自己的觀點,也會成就一篇不錯的考場作文。比如疫情期間,有些人不聽勸阻,出門不戴口罩,害己害人,針對這一現象展開分析,深入進行反思,指出國民素質的提升要從平時抓起,這樣立意同樣不錯。
還可以介紹學習到的知識。比如自己過去對口罩的認識比較籠統,經過這次疫情,才知道有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KN95口罩等多種類型;才知道口罩應該如何正確佩戴,如何正確丟棄……可以把這些知識進行組合,寫成一篇說明文,只要表達精彩,一樣能得高分。
當然,同學們也可完全跳出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來寫口罩,比如介紹口罩的起源和發展經過;比如對一些追星族連口罩也要戴“明星同款”等現象展開議論等。
動筆之前,一定要確定好立意,選擇好素材,謀劃好結構,做到胸有成竹。
【思路點撥】
“陰霾”原指天氣陰沉昏暗,也可用來比喻人心靈上的陰影,或者指不愉快、壓抑、沉悶的氣氛。很顯然,“陰霾終有散去時”這一題目,既可寫自然界中的陰霾終有散去的時候;也可寫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陰霾”終有散去的時候;還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由自然界中的“陰霾”寫到生活中的“陰霾”,抒發一種積極樂觀的情懷。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可以稱之為“陰霾”呢?它包含的內容其實非常豐富。個人層面,比如在人生的路上遭遇的各種挫折、失敗,以及由此產生的悲傷、失望、彷徨、孤獨等情緒。社會層面,比如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疫情、重大安全事故等。國家層面,比如遭受外敵侵略等。自然層面,比如地球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人類生存面臨重大危機等。
考生可根據自己對素材的掌握情況,確定主題,篩選素材,謀篇布局,最終形成文章。無論選擇什么文體,記敘文也好,議論文也好,“陰霾”的內容一定要具體明確,主題一定要健康向上。
堅強是什么?堅強是風雨中的昂首,是跌倒后的爬起,是失敗后的重新開始;堅強是不懦弱,不屈服,不退讓,不放棄;堅強就是剛強,就是堅毅,就是不可動搖,就是不可摧毀……
請以“多一點堅強”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引導語以排比句的形式,對“堅強”的含義進行了形象化解釋,既讓考生對題目的內涵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同時也能為考生打開寫作思路。
怎樣寫這篇作文呢?一種思路是,把“多一點堅強”定位成一句鼓勵的話。這句話既可以是自己對自己說的,也可以是自己對他人,或他人對自己、他人對他人說的。比如你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一度心灰意冷,甚至想打退堂鼓,但最后自己鼓勵自己,一定要多一點堅強,勇敢地去戰勝困難。把這一過程生動地表達出來,一篇作文也就完成了。
第二種思路是,把“多一點堅強”定位成某個故事的主題。故事的主角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比如你的爸爸創業失敗,但性格倔強的他并沒有氣餒,而是潛下心來鉆研市場,重新籌集資金,二次創業,終獲成功。爸爸的感觸是:在打擊面前,如果你能多一點堅強,勇敢地面對,那么就能重新站起來。這也是個不錯的寫作立意。
當然,除了寫人的故事外,也可以寫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故事,還可以寫某種動物的故事。除了從正面切入外,也可從反面切入,通過寫懦弱、退縮,來反襯堅強。
第三種思路是,把“多一點堅強”當成“因”,再補上一個“果”,形成文章的中心論點。比如“多一點堅強,就會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就是一個不錯的論點。定好中心論點后,擺事實、講道理地展開論證即可。
(上接3版)給活著的人把路照亮。
19奶奶已經死了好多年。她帶大的孫子忘不了她。盡管我現在想起她給我講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話,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卻時常還像孩子那樣,仰著臉,揣摩哪一顆星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去想奶奶講的那個神話,我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燭光……
(選自《史鐵生小說選》,有刪改)
【閱讀訓練】
1.文中寫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瑣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聯系文章語境,談談你對下列加點詞語的理解。
(1)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夠漫長的。
(2)四處都是風和雪。
3.聯系上下文,結合括號中的提示,簡要分析下列句子在表達上的妙處。
(1)于是,我說:“長大了我給您踩腰。”“喲,那還不把我踩死?”(從語言描寫的角度)
(2)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燭光……(從比喻的角度)
4.第17段的景物描寫對烘托人物心理有什么作用?
5.文章題目能否改為“奶奶”?請說說你的理由。
【思路點撥】
所謂格言,是指那些含有勸誡和教育意義的話,像“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格言。“刻在心底”是指印象特別深刻,令人終生難忘。
拿到“刻在心底的格言”這一題目,同學們可通過三個問題來打開思路,確定主旨,明確寫作方向。
第一問:這是一條怎樣的格言?格言千千萬,到底是哪一條格言讓你印象深刻,一下子就把它選為寫作對象呢?同學們可對自己所熟悉的格言進行回顧,通過比較,精心進行選擇。在挑選格言的過程中,可順便把與這條格言有關的故事、人物進行一下梳理。
第二問:這條格言刻在誰的心底?正常情況下,同學們一般寫的都是刻在自己心底的格言。除此之外,其實也可以寫刻在別人心底的格言。這個“別人”,可以是今人,也可以是古人;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名人。
第三問:這句格言是如何“刻”在心底的呢?這應該是文章要表達的重點。動筆前,一定要對素材進行深入挖掘,把寫作思路梳理清楚,這樣在寫作時才能有的放矢,表達到位,從而讓文章的主題突出。
有了上述三個問題的答案后,構思和寫作就非常容易了。最后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行文時,一定要把格言完整地呈現出來,這個格言,可以是一條,也可以是兩條或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