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關鍵詞:激勵機制 ?企業 ?企業管理 ?對策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知識資本成為企業創造效益的推動力。在當今社會,離開人才,企業將寸步難行。為此,激勵機制開始被更多的企業運用到管理中,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具體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吸引優秀人才。對人才而言,待遇與福利是其首先考慮的選項,而合理的獎勵機制恰恰是這種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企業產品同質化不斷增加、產品價格逐漸趨同的情況下,人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高低,合理的激勵機制可以有效地吸引人才,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
第二,開發員工的潛在能力,調動積極性。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的開展,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對的環境也在不斷的變化,而通過激勵機制的建立,用物質、精神等獎勵方式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則可以促進員工不斷創新,進而更好的適應環境的變化。
第三,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有些員工思維習慣有盲點,少干活,只干份內的事情,想各種辦法拒絕更多的工作,忙于做事但不愿意對結果負責,這樣通過競爭環境的優化來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如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來進行激勵,可以營造更好的競爭氛圍,不斷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通過有效的晉升制度激勵,可以使員工對自己的發展有更加明確的方向,進而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好的為企業創造效益。
(一)基礎激勵不足
激勵機制的開展是建立在多種激勵的基礎之上的,基礎激勵就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員工參與企業發展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相應的薪酬,薪酬就是企業中最基礎的激勵。工資延續性較好,可以長期獲得,保障員工生活方面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基礎激勵的高低就成為員工衡量企業吸引力的必要性指標。但是,對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而言,其在員工的薪酬設計上,有的時候甚至沒有基本工資,只有相應的獎金,這樣的一種薪酬設置,顯然不會起到相應的激勵作用。
(二)穩定性欠佳
作為一種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手段,靈活性在激勵機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也因如此,很多企業在激勵機制的建設與運行的過程中往往過于側重于激勵機制的靈活性,而忽視了激勵機制的穩定性,往往將績效工資或“業務提成”的比重大大增加,而基礎工資的水平則極低,激勵機制的穩定性欠佳,基礎待遇在整個待遇體系中比重過低,在企業發展陷入低谷的時期,激勵機制的穩定性不強問題就凸顯出來,企業的激勵標準一降再降,波動頻繁,不利于企業員工樹立起穩定的激勵預期,進而導致激勵效果降低。嚴重影響企業激勵機制的權威性。
(三)公平性不足
公平性是激勵機制有效運行的前提,只有保持公平,才能更好的發揮激勵制度的作用。從一些企業的實施情況來分析,公平性不足的缺陷嚴重阻礙著激勵效果的發揮,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在于人際關系對于標準與實施的負面影響。受到我國傳統思想以及市場現實需要等因素的作用,人際關系在企業經營中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方面實施部門個別領導講求“人情關系”,忽視普通員工利益,導致激勵效果差,甚至造成企業內部人員矛盾激化,影響到公司制度的權威性。
(四)精神激勵缺失
精神文化內容是現代激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挖掘員工潛力,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手段。但從我國企業的開展情況來看,其在精神激勵方面的工作還存在突出的問題,企業管理者由于不了解不同類型員工的真正需求,所采用的激勵措施容易“一刀切”,主要是物質激勵,缺乏企業文化、內在精神激勵機制。除了短暫的效能之外,基本上不能充分滿足員工尊重、成就、自我價值實現等高層次的精神需要,缺少考慮員工的多樣化需求,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得后續相關的工作難以有效的開展起來。
(一)提高員工基礎待遇水平,夯實激勵機制運行基礎
從激勵效用發揮和長期建設來看,穩步提升基礎水平是必要也是前提。為此,首先要從企業整體經營的規劃當中對基礎待遇進行一個晉升式的安排,既對未來利潤增加后,激勵提高的幅度和規模進行預先安排,一方面給予員工一定的積極信號,另一方面也為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準備,防止臨時安排的盲目性。其次,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做好準備金,對于那些財務能力不強的企業來說,預留一部分資金作為應急處置,可以有效抵補虧損階段的激勵需求,進而提高其整體的穩定性。同時,企業也可以采取重點激勵的辦法,先對企業發展中的關鍵崗位的基礎待遇標準進行提高,通過這些崗位效能的發揮來帶動企業的發展,進而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的激勵標準。但必須注意的是重點激勵的辦法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嚴格公平性的原則來落實,否則重點激勵就會成為激勵機制公平性建設的一大隱患。
(二)加強制度化建設,提高激勵機制穩定性
加強制度化建設,是提高激勵機制運行穩定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對于企業而言,要想提高激勵機制的建設水平,就必須在發展中逐步加強的制度化建設。要對員工的激勵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使激勵機制的建設能夠與員工的心理預期相匹配,提高制度制定的準確性,只有準確、合適的激勵機制,其運行的穩定性才有保障。要在機制運行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制度辦事,不能因為企業經營狀況發生改變而對激勵機制的運行進行隨意調整。特別是在企業經營狀況惡化的時期,企業的經營壓力較大,容易導致企業拋棄激勵制度,隨意降低激勵標準。為此,可以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預備一定的激勵資金來作為調節使用,確保企業在經營情況惡化之時能夠減低其對激勵機制運行的不利影響,確保企業激勵活動的穩定性。要加強專門人才的選拔與培養,通過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來操作,來提高激勵機制自身運行的準確性能夠與制度的準確性相匹配,達到最優效果。
(三)實施陽光執行,提高激勵機制運行的公平性
公平是幾乎所有的激勵活動都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也是其能夠發揮出其引導作用的必要要求。首先,要在標準的制定上多聽取基層員工的意見,對于上下差距過大的問題盡可能的加以規避,努力提升基層員工的激勵跨度,增強他們提升工作效能的動力。其次,在執行過程中,可以將部分員工吸收進來,通過他們的參與來提高監督作用,杜絕“裙帶思想”影響,相關的激勵結果也要進行公示,讓所有的員工都能看到其最終的實施形態。第三,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來輔助開展這項工作,可以直接減少人為因素對于制度的破壞,增強其權威性,也可以打消員工內心中的疑慮。
(四)注重發揮軟性激勵機制作用,提高精神激勵比重
精神激勵有時比簡單的物質激勵更能讓員工體會到企業的關懷與認可。企業建立一個自下而上了解員工工作情況,并結合職工工作性質、職位、工作經驗,合理作出正確評價,通過領導真誠交談、信任、尊重等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動力。員工在工作中取得成績或進步時,企業可以頒發榮譽證書給予精神層面認可,增強其榮譽感。同時可以輔助一定的物質獎勵,如獎金、旅游、休假等,充分發揮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的協同作用來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綜上所述,激勵機制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在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建設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激勵機制并沒有更好的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此,還需要企業提高員工基礎待遇水平,夯實激勵機制運行基礎、加強制度化建設,提高激勵機制穩定性、實施陽光執行,提高激勵機制運行的公平性、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精神激勵比重,進而更好的發揮激勵機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海蘭.激勵機制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市場,2020(06):173-174.
[2]羅彥麗.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2):128-129.
[3]房德山.淺析激勵機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商論,2020(04):137-138.
[4]陳蔚然.試論人力資源管理中現代企業文化的激勵機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02):205.
[5]孫慈.激勵措施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J].納稅,2020,14(06):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