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萍
摘要? ?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指的是在傳統的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得到的農業產業合作經營組織。在實踐過程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出顯著作用,尤其是在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過程中。本文詳細介紹了宿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特點,聯系實際情況提出了優化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議,以期為充分發揮合作組織的積極作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特點;建議;安徽宿州
中圖分類號? ? F321.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9-0242-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最早見于20世紀80年代,90 年代末期,隨著農村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現代化農業經營發展模式的推廣,很多農民意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重要性,因而其參與意愿大幅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實踐中得到落實。2004年全國第一部創制性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地方性法規在浙江省誕生。目前,浙江省內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數量達到49 308家,而參與具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民數量則達到126.5萬戶,帶動非成員農戶403.9萬戶。這些數據說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正走在切實發展的道路上,并且得到廣大農民的熱情參與。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進一步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有效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社員的權益,政府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從而進一步帶動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壯大。
1? ?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主要特點
2006年安徽省被農業部正式確定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試點省,這也是安徽省完善農村綜合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1]。為了響應此次農村改革,宿州市成為該項目在安徽省發展創新試點市,因而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以后,地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接收到合理有效的引導方法,專業合作組織內部建設愈發清晰。同時,其服務功能也得到優化,在新時期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以碭山縣為例,截至2019年8月,已經發展專業合作社3 599家,縣級合作社數量名列全國前茅,但合作社數量快速增多也帶來一些思考。
1.1? ? 借助政府引導和扶持使得內部制度建設進一步強化
宿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得到有效發展的一個關鍵前提就是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宿州市政府結合本市實際情況且參考專家意見,出臺了促進本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政策法規,這為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當地政策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出臺具體政策法規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2005年宿州市委、宿州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意見》(宿發〔2005〕17號),2007年宿州市委、宿州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的決定》(宿發〔2007〕8號),2010年宿州市農委與人民銀行宿州中心支行聯合下發《關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實施意見》(宿州銀發〔2010〕12號),2010年宿州市農委出臺了《關于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的意見》(宿農〔2010〕100號),制定了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為促進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健全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證。二是安排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專項扶持發展項目。2008年宿州市農委對埇橋區群富甜葉菊專業農民合作社等7個市級重點合作經濟組織進行財政資金扶持。碭山縣委、碭山縣政府2009年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指導意見》(碭發〔2009〕37號)和《關于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指導意見》(碭發〔2009〕36號),規定碭山縣財政每年列支200萬元用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和對規模土地流轉的獎勵,積極為合作社農產品進入大型超市提供服務,如碭山縣鑫銀水果專業合作社、碭山縣老樹源水果專業合作社能將社員管理的優質水果直接運進如大潤發、沃爾瑪等大型超市,給社員果農帶來增收。三是明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工商登記注冊地位。為了促進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政府部門制定了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開業和變更登記手續。四是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政策內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這是對農民合作組織進一步發展的激勵手段。五是提高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政策性指導。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工作規范,明確各地區農業行政部門作為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管理部門,在各個地區設置對應的示范性組織,為促進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打下基礎。
1.2? ? 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結構推動實現多形式和多領域發展
為了促進當地農業的全面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著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然后借助發展優勢農業和地方農產品推動地區農業產品的品牌化,將其作為支持本地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如碭山縣根據本縣水果種植特征,多發展水果專業合作社。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常以以下方式開展:一是依托當地的農業大戶,結合當地農業資源和人力,實施優化組合,建設生產、銷售、經營于一體的農業產業;二是依托當地的農業科技部門,利用內部的農業科技人才指導相關的農業生產,有些合作社社長即是農業科技帶頭人;三是依托當地的供銷部門,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實現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四是依托當地農業企業,利用其現有的生產資源和銷售渠道實現具體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五是依托當地的農產品銷售市場,利用其市場渠道推動當地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提高經濟效益;六是依托各個村級組織組建農業合作組織,不斷推動當地農業的積極發展,如碭山縣白臘園村根據本村大棚油桃建立了村級銷售市場。
1.3? ? 注重制度建設和規范管理
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做好相應的制度化建設。在此方面,宿州市的做法很具有借鑒意義。首先,宿州市將本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定位為企業法人,出臺相應的法律文件對其進行確認,在此基礎上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參與市場競爭。一般來講,不同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會帶上當地的地名或者具體產品,政府部門對其進行規范,為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市場競爭力打下基礎,如碭山縣多以“碭山縣×××水果專業合作社”命名,再如碭山縣萬家福水果專業合作社。其次,有意識地建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之間形成組織聯合、互相尊重、管理民主化,這樣才能互補長短。有些合作社為了農產品更好地開拓市場,根據合作社各種特長組建合作聯社,能更好地抵抗市場風險。在現實中,當地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加入當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入以后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愿退出。不僅如此,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內部還實施民主管理。為了充分體現每個成員的意愿,實施社員大會制度,一人一票,這有助于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內部管理的科學性、民主性,體現大多數社員的利益。再次,科學明確產權關系。一般情況下,社員入社需要購買一定的股份,社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個人情況選擇購買數量;而且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社員之間的產權關系進行有效明確,能夠切實維護社員的個人利益。最后,建立明確的利益分配模式。根據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要按照不低于市場價或者相應的保護價收購社員的農產品。除此之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經營的利益收入還要按照相應辦法實施二次返利,這有助于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具體成員的個人利益[2]。
1.4? ? 合作層次得到有效提升
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其合作層次和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合作組織覆蓋地域進一步擴大。分析結果顯示,宿州市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服務范圍由原來的鄉村進一步擴展到鄉鎮、縣城,并且逐漸擴大到省際內,如碭山縣一些水果專業合作社根據自身果樹管理技術和水果銷售市場,在安徽肥東縣的八斗鎮、白龍鎮組織當地農民建立特色油桃基地,有的幫助農民組建家庭農場,擴大油桃產地,利用組建的合作社模式利于油桃生產和進入合肥各大超市。不僅如此,近年來,宿州市的農業產品開始向國外出口,其農產品很多來自合作社。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服務內容進一步拓展。從最初的農產品生產銷售到如今的針對農產品的深加工等,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及其市場吸引力,同時還建立了相應的銷售網絡和渠道,并且大力發展合作社電商,為提高當地農民收入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如碭山縣合作社水果電商在全國名列前茅,再如有的農戶在網上銷售碭山梨,并自制梨膏糖發展為梨膏棒棒糖等附加產品。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宿州市合作組織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和農產品發展情況,引入新品種和新的種植技術,積極利用互聯網的銷售優勢建設信息網絡,對推動當地農產品的市場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四是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數據顯示,宿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經過發展,其固定資產進一步增加,相關資源也進一步擴展,對當地農業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2? ? 優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議
2.1? ? 完善相對應的農業組織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
為了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有必要提供健全的法律環境。分析發現,我國農民的合作組織已經經過多年發展,但是其整體發展水平始終較低,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立法不到位、進入門檻低,這導致局部合作社數量發展過快,以致于貪多不精。截至2019年8月,我國已經發展專業合作社3 599家?;诖耍斜匾槍ξ覈r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引導小微型合作社走向合作聯社利于管理[3]。全國人大及常委會正在對農業組織行為進行立法評估,與此相關的法律草案處于公開征詢階段。綜合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法律法規的出臺不僅強化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法律地位,也為發揮合作組織的作用提供了法律保證。
2.2? ? 強化政府對農民組織的幫扶力度,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
為了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政府部門需要做好相關的幫扶工作,尤其是要在資金和政策方面做好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屬于弱勢產業和弱勢群體的組織,合作組織的首要目標不是盈利,因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需要得到必要的資金支持。此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屬于新型組織,需要一個培育發展的過程,這也需要當地政府做好扶持幫助工作?;诖?,政府部門要從各個方面提供幫助,如何更好地提供資金支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一是資金援助政策在落實的同時也要結合當地的實際生產水平,盡可能發揮資金的作用,努力做到不浪費、不緊缺。政府制定相應的資金扶持制度,為合作組織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如做好合作社基礎建設、強化合作組織的市場競爭力和服務能力。二是要推出相關的信貸優惠政策。在實踐過程中,一般可以采用財政貼息、政策信貸等方式為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各個階段的信貸支持,幫助合作組織獲取相應的資金。三是要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當地政府部門要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成員提供各個階段的稅收優惠政策,幫助當地農民在生產銷售環節減輕繳稅壓力,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收益,配合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實踐效果[4]。
2.3? ? 完善制度設計,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有序進行
為了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為其建立相應的制度?;谵r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特性,在進行制度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維護所有成員的利益、以優化組織內部管理為原則,因而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管理必須堅持民主原則。此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要在市場上進行經營,其內部運行機制必須符合市場規律,尤其是要建立符合市場原則的分配制度。具體來講,在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制度的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強化合作組織的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成員代表大會制度,尤其發揮成員代表大會的決策作用,強化合作組織內部理事會的管理職能以及監事會的監督職能,確保合作組織的運行管理處于規定范圍內。同時,有效保證合作組織內部運行的公開性、透明性,建議一些合作社根據自己的特征印制本合作社的手冊發放到社員手中。二是要確立產權制度的重要性。由于產權制度涉及組織各成員的切實利益,因而要建設以成員為中心的合作組織產權制度,科學明確各個主體的法律責任和權益,要重視保護持股人的權利,鼓勵持股人承擔自己的義務,雙向保護成員的合法利益。三是要進一步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具有其特殊性,因而需要建立符合其實際的財會制度(當地政府可以幫助成立為合作社財務管理的公共代賬公司,這樣既可以減少合作社的開支,也能規范合作社的財務),確保合作組織內部運行的科學性、有序性和高效性,將合作組織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5]。四是要注重規劃收益分配的方法。按照資本報酬有限和惠顧者原則,在兼顧投資者與生產者雙方利益的同時,實行按資分紅和按交易量返還相結合。
2.4? ? 強化政府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指導和服務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立,其實是在重新建立農業生產關系?;诖耍诤献鹘M織建立過程中,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服務,政府部門要通過政策法規等對合作組織進行引導,確保合作組織處于合法范圍內。此外,還要針對合作組織進行必要服務,為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具體來講,要發揮地方政府的關鍵作用,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施立法、引導、監督等,有效規范合作組織的發展。需要為合作組織提供相關的信息,尤其是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網絡,加強當地農產品的市場推介力度。另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以及社員的素質有待更進一步的提高,對于他們在生產經營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政府應及時給予指導,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包容,以利于加快我國美好鄉村的建設步伐。
3? ? 結語
現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正走在迅速發揮其優勢和作用的道路上,其對當地農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引領實踐作用,促進了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提高了經濟收入。站在健全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角度上,應將制度、資金、管理、服務4類作為主要抓手,為合作組織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制度,充分發揮合作組織的積極作用。
4? ? 參考文獻
[1] 安徽省農委.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與發展大事記(2005—2012)[J].中國農民合作社,2012(5):13-14.
[2] 馬邊防,郭翔宇.基于現代化大農業維度的農業制度創新[J].行政論壇,2012,19(2):78-82.
[3] 熊蕾蕾.精準扶貧視角下洛陽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研究[J].鄉村科技,2019(25):60-61.
[4] 盧春華.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合作及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J].延邊黨校學報,2007(3):56-58.
[5] 袁惠民.發展新合作建設新農村[J].農村經營管理,2006(1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