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連云港市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合作方面在自貿區成功獲批后,迎來了重大機遇,如何把“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與自貿區的發展進行高效配合,是連云港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本文認為這二者之間的建設具有內在必然。首先,從連云港港口、連云港中哈物流園區和上合組織出海口建設角度概述了連云港在“一帶一路”戰略支點下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優勢和問題;其次,對連云港自貿區當前的發展和功能定位進行了分析,剖析連云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和自由貿易區存在的內部聯系;最后就如何推進二者的協同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一帶一路”戰略支點;連云港自由貿易區;協同發展
一、連云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現狀
(一)連云港港口建設現狀
連云港港口條件優越,自20世紀起經歷了多次的擴建和改造,至今已擁有近70條的海鐵、海河聯運和遠航航線,各類碼頭30多個泊位,是集裝卸搬運、中轉運輸、集裝箱多式聯運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港口。連云港市目前正處于港口城市轉型升級階段,致力于加強對當代服務業聚集區和重點物流基地的服務,提高多式聯運的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根據連云港市統計局資料,連云港港口吞吐量2019年的月平均值為2036萬噸,年總值達到24432萬噸,比上年的同期的增長率維持在3.7%的水平上,2015—2019年連云港港口吞吐量總值如表1。集裝箱運輸作為世界港口運輸的重要方式,連云港充分發揮其地理優勢,2019全年連云港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共478萬標箱,同比增長0.8%,這說明在“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大背景下,連云港港口目前得到穩定發展。
(二)連云港中哈物流園區建設現狀
根據“促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與沿線國家產業互補、建設新型經濟貿易合作平臺”的戰略部署,連云港基于特有的區位優勢為絲綢之路沿線的中西部城市和中西亞國家提供港口物流服務,此種運輸優勢也使得連云港港口成為短、快、便捷的外貿窗口。基于此,連云港根據自身北鄰隴海鐵路、多條疏港道路相連的地理優勢,中哈國際物流園區從此開創了我國與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在物流、資本和業務合作等方面的全新模式,促進中哈貿易互補,共享高質量的生產能力。2015年2月舉辦的中亞班列首發活動中,連云港較好地發揮了其海陸中轉樞紐的職能。
中哈兩國的協定中,不單單涉及中國與哈國的物流經濟往來,作為“中轉站”的連云港出海口還為東南亞地區的部分國家提供服務,這進一步延伸了物流產業鏈。中哈等國主要貿易物流鏈的方向及涉及貨物可見表2:
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哈物流園區已累計進出口貨物1500多萬噸、集裝箱量超100萬標箱。隨著中哈協議的不斷深化以及物流貿易的發展,中哈物流基地跨境貨物班列由建立初期的兩條列車專線逐步發展至覆蓋中亞五國200多個站點。中哈 (連云港)物流基地發展歷程見表3:
隨著中哈物流園區業務類型不斷豐富,基地內的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性、基地內部規劃缺乏科學性、物流服務體系不完善等潛在問題也隨之暴露出,具體表現在綜合交通樞紐連接不通暢、多種運輸方式的聯運能力較弱、物流設施的增值服務有限,這些短板都嚴重降低了物流基地的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和制約了整個物流供應鏈的潛在發展前景。
(三)連云港上合組織出海口建設現狀
連云港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2015年7月成立,位于新亞歐大陸橋東端的連云港市連云區和徐圩新區,園區基本構建了多種運輸方式相聯合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物流園也不斷致力于現代物流運輸模式和監管方式的創新,自成立起一直有效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目前該園區已累計完成投資30余億元,注冊企業近50家,實現物流收入近7億元,其大致的發展過程可見表4:
二、連云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與連云港自貿區之間的關系
(一)連云港自貿區的基本情況
2019年8月連云港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成立讓港城再一次站到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連云港作為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節點城市,在加強與中日韓、中西亞地區貿易往來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明顯的區位和戰略優勢,并且連云港在新藥研發和新能源開發等新興產業方面有著廣闊的發展潛力和前景,比如在抗腫瘤醫藥研發方面全國聞名的恒瑞醫藥集團,這些產業可利用連云港自貿區和港口資源的優勢進一步拓寬市場、擴大產業規模,這為連云港帶來了廣闊的消費市場。連云港自貿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但若想實現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其仍需明確功能定位:
1.自貿區應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集聚優質要素,將科技合理運用到產業中,促進兩者之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2.最大程度地發揮連云港的地理優勢,致力于把其打造成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最終實現連云港經濟快速發展的目標,除此之外還應將自貿區的經濟福利輻射到周邊的內陸城市,帶動蘇北城市經濟與蘇南城市共同穩步發展。
3.隨著貿易業務的不斷豐富,自貿區應不斷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適度發展自貿區的商業功能,可建立全球免稅購物中心,面向大眾消費者開展商品零售活動,致力于建設蘇北地區最大的商貿中心。
(二)連云港自貿區建設與“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的內在聯系
1.“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有力地帶動自貿區建設。連云港處于蘇北地區,尤其在經濟方面與蘇南地區有較明顯的差距,前期發展過程中交通運輸設備不夠發達,但是隨著“一帶一路”影響的不斷深入,連云港逐漸解決了原本基礎運輸工具和運輸渠道運作效率不高的問題;而且“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增加了連云港市與沿海國家經濟貿易的交流機會,而且豐富了多邊貿易投資渠道,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連云港自貿區服務范圍,為貿易區內的企業吸引更多的外資,這有利于提升連云港自身自貿區乃至整個城市的建設發展水平。
2.連云港自貿區建設將有力地支撐“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發展提供實踐平臺。自由貿易港不僅豐富運輸貨物種類和增加合作對象,而且在對外開放中不斷激勵著與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其次,自貿區本身作為一種重要的手段和機制既能服務國家的全局戰略,也能有效助推“一帶一路”經濟建設與發展。
三、連云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與連云港自貿區協同發展策略
自貿區在“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背景下逐漸研究、創新,增強了貿易更加便捷化,投資自由化等優勢,大幅度地提升了連云港自貿區在全國范圍的市場競爭能力。為了更好地推進連云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與自由貿易區協同發展,產生1+1>2的增值效應,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二者要統籌規劃、同步建設。基于二者密切相關,建設政府部門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與自貿區建設中要統籌全面發展,實現二者相輔相成,如自貿區積極探索拓展新功能,不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豐富的交流活動,主動融入各國發展。
2.二者要貫徹高標準建設、高質量建設方針。一是嚴格按照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標準,高標準地建設自貿區,堅決維護好“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重要支撐,這也將有利于高效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建設活動;二是要高質量建設好“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與自貿區,不單純追求數量與速度,而是要向建設要質量、要效應,良性發展不僅看速度,還要注重精度。比如設立技術貿易服務中心,在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多下功夫,減少對自貿區經濟發展的阻礙,幫助企業順利與周邊國家開展貿易。
3.側重點各有差別。自貿區重在軟件建設即制度創新,目的在于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比如注重金融制度創新,強大的金融資本是貿易區發展的重大支撐,連云港自貿區要爭取將自由貿易賬戶等同境外賬戶管理,在保證風險可控前提下提高資金的使用自由度,努力營造平等的市場環境;“一帶一路”戰略支點關鍵在于配套齊全、功能強大的硬件建設,致力建設一個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于一體的綜合性體系,比如及時成立相關貿易管理機構負責自貿區的協調發展,主管部門還應積極主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信息交流,掌握大勢下的發展實時動態。
4.重點關注高端人才隊伍的建設。自貿區與戰略支點建設的最終瓶頸可能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要創造一流的人才環境和吸引人才的機制,比如政府著手大力培養相關專業人才,比如連云港尤其要加強金融、貿易、物流、管理等這類高端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和自貿區的發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此外企業加強對內部員工進行專業的培訓和定期人力資源考核并予以內部提升。
5.要特別注重區域協調發展。自貿區要注意與蘇北地區協同發展,加大投資力度,不僅支持自身產業的健康發展,還要加強與蘇北企業的合作交流,促進共同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支點注重與蘇北腹地、沿大陸橋腹地聯動建設,與沿線國家文化溝通與經濟交流相互融通。
(作者簡介:孫彤,女,江蘇連云港人,江蘇海洋大學商學院學生,主要從事財務管理與國商理論方面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轉86頁)
參考文獻:
[1] 陳冬晴.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自貿區的創新發展研究[J].山西農經,2018(13):21~25.
[2] 鄭澤林. “一帶一路”背景下連云港申報自由貿易港試點的路徑選擇研究[J].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9~92.
[3] 陳宏,程健.“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自貿區戰略協同對接的思考[J].當代經濟管理,2019(1):62~66.
[4] 黃鑫.基于“一帶一路”層面的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研究[J].市場周刊,2018(6):18~19.
[5] 唐堅.中國上海“雙核驅動”模式助推“一帶一路”機制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9(8):118~120.
[6] 包翔天.自由貿易區戰略推進與貿易效應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1):40~41.
[7] 王懷詩,楊新亞.自貿區來了,連云港如何乘勢而上[N].連云港日報,2019-9-3.
[8] 宣昌勇,張紀鳳.上海自由貿易區對建立連云港自由貿易港的啟示[J].大陸橋視野,2019(5):54~58.
[9] 羅清和,曾婧.“一帶一路”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J].區域經濟評論,2016(1):40~46.
[10] 張慶.“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的思考[J].現代營銷,2019(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