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爸,告訴你個好消息,我是最近縣里獲得兌換券最多的人”。
受疫情影響,春節過后,張先政的父親想做零工填補家用的愿望落了空。他看出了父親的擔憂,拿著手機給父親展示了一下他的“云寵物”。幾個月時間,他已經通過喂養“云寵物”得到了幾千元的中國建設銀行(以下簡稱“建行”)善融商務兌換券。
張先政一家是嵐皋縣佐龍鎮金珠店社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前,他被查出患有尿毒癥,父親為了方便照顧他,放棄了外出務工的機會,在家就近做短工。但今年年初,疫情突襲,復工復產延期,讓很多靠務工討生計的貧困戶家庭一時間雪上加霜。
張先政向父親展示的“云寵物”是建行在原有“云生產”基礎上,對金融扶貧模式做出的一次大膽嘗試。
建行將客戶提交的業務進行脫敏化、碎片化影像細切,釋放到云端,形成采集生產任務。用戶可隨時隨地在手機端獲取、參與任務,并獲得相應的建行善融商務兌換券,兌換生活用品。
像張先政這樣,通過在手機端對云生產應用中的“云寵物”進行一定次數的喂養,就是在完成碎片化憑證信息的錄入。移動云生產應用準入門檻低,參與自由度高,為安康地區留守和殘疾人群足不出戶增收創造了條件,而在疫情期間也充分發揮了增收穩定的優勢。如今,張先政的父親也參加了“云生產”。
據統計,移動云生產應用上線以來,共幫扶安康一區三縣(漢濱區、漢陰縣、紫陽縣和嵐皋縣)貧困戶1696名,累計為貧困戶兌付物資價值436萬元,平均每戶增收2569元。
“越貧困的地區越需要科技賦能,越困難的問題越要用數字化思路破解。”
疫情暴發之初,全國各地緊急啟動應急防控機制。安康與湖北接壤,防疫形勢嚴峻。作為安康市定點幫扶單位,建行從總行、陜西省分行再到安康市分行,緊急協調和采購物資,為緩解防疫前線物資緊缺問題,做好后勤支撐,同時以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為抓手,依托“中國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務平臺,助力當地科學“戰疫”。
2月4日,“i安康”App首頁開設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專區,新增“疫情通報”“心理援助”“在線問診”“權威回應”等十余項服務,并自主研發上線了安康“健康碼”,方便當地干部群眾對個人健康狀況的自查和核查。截至3月4日,安康“健康碼”已有近701萬人次申領,提供查詢服務1900余萬次。
建行在疫情期間的快速響應,得益于其在智慧治理方面的提早布局。自2019年7月“i安康”App上線以來,建行不斷完善掌上辦事功能,推動安康市政務服務由“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
面對疫情大考,建行安康智慧治理項目組第一時間開發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系統,組織引導全市50家政府部門網站和60余個政務新媒體平臺積極應對,不僅為當地建立疫情防控指揮決策體系提供了“智慧”支撐,也通過提升“非接觸式”服務質量,降低了當地群眾的感染風險。疫情期間,“i安康”App累計辦理各類便民服務事項110萬件。

漢濱區縣河鎮財梁社區

活動中心舊貌換新顏。
2019年9月28日,安康蘇藝達玩具有限公司正式開業,這是落戶在漢濱區的第61家新社區工廠、第32家毛絨玩具廠,貧困戶占了員工的70%。
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當地產業“走出去”,外來企業“引進來”還是件難事。安康地處秦巴腹地,天然地貌形成的地域阻隔,讓這里一度沒能摘掉“特困”的標簽。
從“封閉”到“開放”“開發”,多年來,建行積極參與安康地區通電、通路、通訊的“三通”建設,為當地基礎設施補齊短板。1997年5月,由建行扶貧安康項目組籌劃援建的齊園水電站,同時也是安康地區第一個股份制電站建成發電,一舉在陜西省創下工期最短、質量最佳、造價最低三項紀錄。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持續深入,建行也進一步加大了對地區建設的投入力度。近年來,安康大力實施移民搬遷,近百萬人口告別深山、搬進集中安置社區。這些都為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提供了適宜“土壤”。
而建行創新的“無償援建廠房、定制金融產品、開展消費模式、專業技術培訓、招商引資對接”五位一體的幫扶模式,也為產業引進提供了助力。以毛絨玩具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來安康“落戶”。
“目前安康正在打造毛絨玩具全產業鏈,建行在社區工廠配套設施建設、資金以及貨單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持。”安康蘇藝達玩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東還不忘提到,“之后工廠盈利的10%到20%,我們會反饋給村里,和建行一起做扶貧工作。”
2017年首家入駐安康紫陽縣的毛絨玩具公司愛多寶,如今已經把總部從北京搬到了這里。目前,由紫陽縣幫助修建的7500平方米的總部工廠已落成并投入使用。建行不僅提供了200萬元的“新社區工廠貸”,還為其爭取到6家國內建行和8家海外建行客戶資源。
增強產業“造血”,需要從資金源頭上完成“輸血”。“新社區工廠貸”是建行陜西省分行與安康市政府在2018年8月聯合推出的一款定制金融產品,可向小微企業提供最高額度200萬的純信用、低利率貸款,最長期限1年,并可根據扶貧帶動效果,對貸款利率實行差別化優惠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企業入駐前期的資金壓力。
此外,開在家門口的毛絨玩具廠也有效吸引了安康在外務工人員的回流,帶動了當地貧困戶就業增收。據愛多寶毛絨玩具公司總經理王亮介紹,“目前,公司278名員工都是周邊社區居民,其中帶動貧困戶就業112戶,人均年收入22000元,實現了就業即脫貧。”
2019年,安康市入選“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新社區工廠實現產值17.92億元,累計發放工資2.56億元。不僅如此,安康市還實現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5年領跑全省。截至目前,安康市已建成各類新社區工廠499家,覆蓋百戶以上移民社區442個,覆蓋率達到90%,吸納就業20279人,其中貧困人口6276人。
嵐皋縣城關鎮的李文珍在縣城農貿市場經營著一家鮮雞蛋店。她店面所在的這條興隆街,被當地人成為“女性創業街”。2019年11月,她通過建行“女性創業貸”,獲得3萬元貸款。“這下不用擔心店里資金周轉不開了。”李文珍一臉喜悅地表示。
為了將精準扶貧與普惠金融有機結合,建行將目光瞄準了在全球得到廣泛復制的格萊珉模式。該模式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尤努斯教授于1983年在孟加拉創辦,專門為低收入人群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金融服務,目前已在全球41個國家落地。
2019年1月,建行與格萊珉中國合作開展“女性創業貸”國際公益項目,用于為縣域低收入婦女和農村留守婦女創業提供培訓和金融支持,首先在深圳試水。7月,這一模式在安康一區三縣,依托婦聯等各方合力,得到了有效推廣。

建行依托“裕農通”平臺向鄉村下沉金融服務,在“裕衣通”站點用戶可享受集“存貸匯繳投”于一體的綜合性普惠服務。

漢濱區縣河鎮財粱社區安康蘇藝達毛絨玩具廠車間內,員工正在加工毛絨玩具。
“和傳統金融模式完全不同,會員無需抵押擔保,只需要遵守公約,形成五人互助小組,每周參加交流會,就可以申請貸款。”格萊珉中國總裁高戰介紹,格萊珉模式的獨特之處在于為低收入人群特別是低收入女性提供“社會資本”,幫她們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和小生意,促進她們勞動增收以及家庭脫困。
截至目前,建行—格萊珉項目已在安康地區培訓創業婦女300余人次,發放“女性創業貸”111筆,共計310萬元。
建行扶貧干部,嵐皋縣委常委、副縣長馮濤表示,格萊珉模式有效結合了安康的實際情況,解決了當地貧困婦女的創業資金需求。同時,我們更希望通過她們影響一個家庭,促進縣域鄉村社會發展進步,助力鄉村振興。
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是科技創新的落腳點,也是普惠金融的出發點。
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優質的普惠金融服務,建行把銀行的服務窗口延伸到村口,依托裕農通服務點,推出“裕農通+新社區工廠”“裕農通+電商”“裕農通+便利店”“裕農通+衛生室”“裕農通+ETC”等民生服務新型合作模式,為縣域鄉村客戶提供集“存貸匯繳投”于一體的綜合性普惠服務。目前,已實現對安康一區三縣881個行政村的全覆蓋。
此外,建行還針對安康當地特色農產品,創新信貸模式,先后推出“陜南循環貸”“扶貧助農貸”“富硒茶葉貸”“民工惠”等特色信貸產品,為安康脫貧攻堅提供差異化信貸支持。
2月27日,陜西省政府發布公告,安康市實現全域脫貧摘帽。這也意味著全省倒數第一的貧困地區、超過54萬貧困人口完成了歷史性脫貧。
從1988年定點扶貧安康一區三縣,到2020年疫情期間迅速馳援,防疫、脫貧兩手抓,32年來,建行堅守“安康不脫貧,建行不撤點”的初心使命,踐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積極開展全方位、多領域的扶貧工作。
特別是隨著2015年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建行立足自身金融和科技優勢,加大幫扶力度,不僅讓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觸達到貧困地區,打破了信息壁壘,有利于精準展開幫扶工作,同時為疫情暴發之初快速響應創造了條件,在遏制疫情傳播,有序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而其建立起的扶貧長效機制,開創了企業自身業務良性增長與貧困地區經濟社會進步互惠共贏的扶貧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