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跡般的俄羅斯!”據說,普京曾引用俄羅斯先賢的這句名言,抒寫他的雄心壯志。今年3月26日,距離普京首次當選俄總統剛好20個年頭。回首這20年,普京是否兌現了承諾?他給這個橫跨歐亞的大國打上哪些獨特的烙印?
改變命運
“誰都未曾料到,‘普京時代會是俄羅斯歷史上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章,這20年改變了俄羅斯的命運。”俄羅斯《觀點報》網站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盛世良也對此表示認同。
當年,普京接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遠不復蘇聯盛世時的雄風——經濟瀕臨崩潰:GDP連續10年下降,連挪威都不如;政局動蕩失序,國家面臨分裂:車臣分裂勢力猖獗,地方共和國要鬧獨立;寡頭把持經濟大權,并且干預政治,決定政府要職人選。而普京上任不久后,奇跡出現。執政第一年,GDP止跌回升;平定車臣叛亂,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嚴厲打擊寡頭勢力,遏制其染指權力。俄媒評論稱,在普京的第一、第二任期,國家重新掌控經濟杠桿,整肅秩序,恢復國家權力架構;著手改革,包括改革軍隊、復興工業、反腐、整頓吏治。盛世良說:“俄羅斯全民享受免費醫療、教育(除藝術類、經濟類學校);當年,連退休金、工資都發不出,現在退休金覆蓋所有人。”
此外,俄羅斯軍事力量壯大也見證了20年來的國家成長。盛世良說,葉利欽留給普京的俄羅斯軍隊可謂“衰不成軍”,而現在俄羅斯的國防力量在全球僅次于美國,核武器可與美國平起平坐。而普京僅用相當于美國1/15的軍費實現了這點。
拯救國家
普京2000年上臺時,俄羅斯除了內憂還有外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竭力推動北約東擴,步步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普京帶領俄羅斯頂住西方壓力,捍衛了俄羅斯的國家主權統一和民族尊嚴。”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馮紹雷說,在烏克蘭危機之后,甚至連俄羅斯自由派“精神之父”亞辛也由衷地對友人說道:“確實是普京拯救了俄羅斯。”尤其是在處理國際危機、與西方斗智斗勇時,普京的縱橫捭闔、化危為機,守住本國戰略利益,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20年間,普京不僅改變了俄羅斯的內外處境,在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上也是貢獻多多。其中,中俄關系發展尤為亮眼,達到歷史最好時期。中俄最高領導人互動之頻繁熱絡,在大國關系中也甚為罕見。“總體來說,普京治下的俄羅斯,盡管不乏挑戰,但國際地位更穩固并獲得提升,影響力也變得更大。”馮紹雷說。
背后軌跡
如何理解俄羅斯命運的逆轉?是一個奇跡,還是有其現實的邏輯?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安德烈·克里莫夫認為,普京過去20年里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俄羅斯的政治穩定。“沒有穩定的政治制度,任何國家都無法穩定發展。這是普京最重要的戰果。”
在馮紹雷看來,俄羅斯20年巨變的背后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普京的治國理念,另一個是他本人的政治稟賦。
在治國理念方面,對于一個百廢待興、幅員遼闊、國情復雜的大國來說,普京在構建俄羅斯國家體制時,著重強調政府主導、多黨協作、直接選舉、監督制衡。
就其個人的政治稟賦而言,普京體現了一個具有遠見、智慧、魄力的政治家對于國家興亡、以及作為大國對于國際社會的擔當。盡管,俄羅斯還面臨著遠未克服的種種困難與挑戰,但是,普京的所思所慮所為,為俄羅斯的長期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鋪墊。
盛世良認為,眼下,俄羅斯的國內外形勢不容樂觀,外部形勢尤為嚴峻。西方制裁、石油價格戰導致國際油價腰斬,盧布匯率暴跌,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在此特殊情況下,俄羅斯現在需要強有力的領導人來穩住局面,這或許也是促使普京改變主意的原因之一。
(《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