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野心而精細謀劃的背后,犧牲的是阿富汗人民的利益。在專家看來,政客之間的明爭暗斗是下一階段對阿富汗和平的重大挑戰。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代表之間的談判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將是非常困難的。
歷經長達十年的談判后,美國歷史上最漫長的戰爭、歷時近19年的阿富汗戰爭宣告結束。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競選連任的關鍵時刻,兌現了他4年前作出的讓美軍回家的承諾。
阿富汗“高風險和平”
當地時間2月29日,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見證下,美國阿富汗問題特使哈利勒扎德與塔利班政治領導人巴拉達爾作為雙方代表,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了一份歷史性的和平協議。
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簽署協議后的135天內,美國駐阿富汗總兵力將由目前的1.3萬人減少到8600人,美國及其盟國將在14個月內從阿富汗撤出剩下軍隊;塔利班則承諾不再讓阿富汗成為恐怖分子攻擊美國的基地,3月10日前啟動阿富汗內部談判,以實現永久并全面地停火。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已有超過3500名北約聯軍成員在阿富汗喪生,其中2300多名是美國人。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的報告顯示,自2001年10月至2019年9月,阿富汗戰爭的軍費總額為7780億美元。
但北約聯軍的巨大投入并沒有對塔利班起到遏制作用。相反,塔利班目前已經控制、影響或爭奪了阿富汗一半以上的領土。美聯社2019年的報道稱,塔利班的勢力達自阿富汗戰爭開始以來的最強階段。
美國史汀生中心南亞項目副主任伊麗莎白·雷爾克德表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在戰場上贏得戰爭是不可能的了,談判才是結束美國最長戰爭、保護國家安全利益唯一且現實的選擇。
撤軍背后的美國野心
3月10日,駐阿富汗美軍發言人勒格特發表聲明,證實美國已經開始從阿富汗撤軍。勒格特在聲明中表示,駐阿美軍仍保留所有足以完成任務的軍事手段權限,包括執行針對“基地”組織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反恐作戰任務,并為阿富汗安全部隊提供支持。美國這種“里外兼顧”的策略,毫無疑問具有多重考量。
當前,美國下屆總統大選已經拉開帷幕。4年前,特朗普競選時就承諾要從阿富汗撤軍。在此時宣布與塔利班達成重要和平協議并正式結束阿富汗戰爭,毫無疑問具有吹噓自身政績、攻擊前任民主黨政府的重大效果。
至于撤軍的同時維持留守部隊的安排,是美國要確保自己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可以達到有效震懾塔利班與其他地區大國的效果。甚至可以說,當局勢出現重大變化時,美國就可以依托現有的在阿富汗的基地和駐軍,重新增兵擴張,確保其在中亞、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然而,美國為了野心而精細謀劃的背后,犧牲的是阿富汗人民的利益。比如,美國為了順利撤軍,完全沒有征求阿富汗政府的同意,就答應塔利班釋放5000名在押塔利班武裝分子。
“政客之間的明爭暗斗”
美聯社分析認為,內部對話可能比美國與塔利班之間的談判更艱難、復雜,阿富汗政權內部已經嚴重分裂。
2020年2月18日,阿富汗總統加尼宣布以50.64%的得票率獲得連任。但其對手、政府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拒絕承認選舉結果,宣稱自己獲選總統,計劃組建政府并與加尼同時舉辦就職典禮。
此外,美國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和平可能要在美軍撤出很久之后、在阿富汗國內發生多次內戰之后才能實現。報告指出,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會努力推動農村發展,可能還會一定程度給地方放權,而塔利班則將組建一個政黨,參與到選舉的競爭中來。但許多阿富汗反對派政治家希望與塔利班建立一個臨時聯合政府。在這種情況下,權力將在喀布爾和各省分配。從塔利班的角度來看,這種模式也可能讓他們更加滿意。此外,塔利班不愿意遣散他們的戰斗人員,也不愿意讓他們單獨服役,而是希望他們加入阿富汗安全部隊。
在專家看來,政客之間的明爭暗斗是下一階段對阿富汗和平的重大挑戰。(新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