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眾多上班族無法坐辦公室的時期,兼顧在家隔離與在線工作的遠程辦公工具迎來了“高光時刻”。不惑創投創始人李祝捷說:“疫情防控中,九州通用了兩小時就解決了一些機構半個月搞不定的物資調配難題,值得點贊。”
每天上好鬧鐘、網購蔬菜、在線問診、買藥送貨上門、在線上課、遠程辦公開始成為疫情期間的生活日常。曾經絞盡腦汁想觸達更多潛在用戶的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企業服務、本地生活便利服務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疫情防控成了催化劑,讓很多用戶有機會認知和使用那些“互聯網+”的垂直服務。
互聯網醫療高光“出圈”
疫情防控之下,醫療健康領域反應最快,也是最直接的需求爆發點。在防疫期間,互聯網醫療相關公司,比如阿里健康、騰訊健康等平臺都開通了在線義診,初篩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緩解線下壓力,減少交叉感染,也讓更多人體驗到平時少有機會接觸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阿里健康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在線義診累計訪問用戶數超280萬,醫生數量超1000名,參加線上義診的在線醫生人均日接診量超100單。
易觀醫療健康分析師陳喬姍表示,“(防疫期間)這一波動作,互聯網醫療企業證明了自己的調配、組織、運營能力。例如,醫院信息化企業提高了醫院對遠程醫療的認知度,既給企業獲客引流、教育市場,也讓其價值在政府和公眾面前得到驗證,是一次很好的‘出圈機會。”
疫情防控給了遠程醫療一劑催化劑。很多醫院對遠程醫療的態度從抵抗、不在乎,變成了試著去接受,并從中受益。“信息化企業之前幫很多醫院做了互聯網化改造,增加線上問診,但很多醫院沒用起來。這次幫醫院開設通道和服務,給醫生培訓,緩解了醫院的線下門診壓力。”陳喬姍說。未來兩至三年,遠程醫療會進一步普及,尤其是缺少醫療資源的地方。它是分級診療的補充,將有利于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線教育站上風口
疫情防控后,線下培訓機構為避免聚集而停止營業,各地大中小學也紛紛延期開學。不得已自救的線下培訓機構開始轉向線上授課,而迫切需要增長的在線教育企業,更是盯緊了這次機會。在線教育再次回到風口。
據釘釘官方消息,截至1月31日,廣東、江蘇、河南等20多個省份紛紛加入“在家上課”計劃,超一萬所大中小學、500萬學生通過釘釘直播上課。此外,眾多在線直播平臺均免費開放技術能力。新東方幾十萬學生已經開始陸續接入新東方線上直播系統“云課堂”,上萬老師也從線下轉到線上……眾多企業也推出免費課程,降低體驗門檻必然會增加在線教育產品的使用率,給企業帶來留存轉化的巨大機會。
在線教育專家王思鋒表示,疫情防控對在線教育是必爭機會,“新產品爆發,需要技術成熟,也需要市場推動力。2003年,‘非典加速了電商發展,這次疫情防控也必然加速在線教育等一些領域占領市場。”他提到,從一線城市到低線城市,線下機構都在線上上課自救,這很可能是低線城市用戶第一次大規模接觸線上課。相比傳統的“消費者培育”過程,這批用戶通過這個階段被動型的“高強度”嘗試,其消費需求和習慣將被人為釋放“催熟”。
“目前行業共識聚焦在在線雙師大班課。這是唯一在成本結構上大規模跑出來的產品模式。另一方面,隨著AI在語音、圖像、視頻等領域的成熟落地,互動課可能是下一個爆發點。疫情防控影響用戶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很難回退。聽過好老師,就很難將就普通老師。”王思鋒表示。
企業服務再造藍海
在眾多上班族無法坐辦公室的時期,兼顧在家隔離與在線工作的遠程辦公工具迎來了“高光時刻”。
企業遠程辦公涉及到即時通訊、協同文檔、在線會議、云盤以及客戶管理、合同管理、員工培訓等多個領域的產品和服務。任一細分應用場景背后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部分公司基于既有產品,在疫情防控期間針對“在家辦公”推出了新舉措,比如升級原有功能、上線健康板塊、免費開放等。
除了遠程辦公場景中的各種協同工具之外,企業運營在線化這一趨勢也將加速發展。不惑創投創始人李祝捷說:“疫情防控中,九州通用了兩小時就解決了一些機構半個月搞不定的物資調配難題,值得點贊。事實上,九州通就是一個專業的醫療供應鏈平臺。我們假設整個醫藥行業的數據化、在線化能夠順利完成整合,未來有類似情況發生,決策部門就能清楚了解全國經銷商、廠家、零售終端有多少口罩,正常情況下,只要把前端醫院的需求接進來,就可以實現自動分發……從這點看,疫情防控將會繼續催生供應鏈的數據化和在線化,也就是所謂的產業互聯網。”
長石資本合伙人丁忠民表示,經歷這次疫情防控大戰,未來有更多企業會接受云計算之類的企業服務,視頻會議、協同辦公、視頻點播都會較快增長,5G的推進速度可能也會更快。因為在5G支持下,這些應用會得到更好地發揮。
生活服務受益明顯
疫情防控催化了配送到家各種相關業務的快速增長,主要幾個平臺在春節期間都出現了訂單量暴漲。
疫情防控期間,線下需求轉到線上后,各大電商和平臺獲得了一批新客戶和潛在客戶。尤其是生鮮電商,很多消費者在疫情防控發生后才開始接觸生鮮電商平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此前線上平臺獲客成本高企、獲客難度加大的緊張局面。
在李祝捷看來,“疫情防控期間,大的商超去的人越來越少,生鮮電商和社區便利店,如果這時候能開業,業績都在井噴。疫情防控加速了社區便利、連鎖形態的增長,而對大型連鎖商超像沃爾瑪、家樂福之類,卻是利空的。”李祝捷認為,“有些線下渠道反而會越來越好,只是形態會發生變化。比如有家名叫‘鍋圈的創業公司,主打社區周邊火鍋食材以及成品菜銷售,最近單日銷售額迅速增長到2000萬元上下。”他認為,像這一類緊鄰社區的便利剛需服務,未來還會進一步增長。
線上娛樂迎來井噴
受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影響,包括游戲、短視頻在內的在線娛樂異常活躍。今年春節,國民對手游的熱愛超過了預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兩款明星游戲更是展現了超強的吸金能力。國金證券傳媒與互聯網研究團隊經過計算,《王者榮耀》除夕當天的日峰值流水高達20億元。而2019年除夕,《王者榮耀》的單日流水紀錄為13億元,單月流水最高紀錄為2019年2月的71億元。
在用戶規模上,其他游戲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易觀分析師廖旭華認為,游戲領域短期利好是肯定的,長期來看,也會對各類游戲有促進作用,尤其是小游戲和棋牌游戲。但只有具備長線運營能力的廠商,才能把長期利好轉化成業績。也就是說,此次特殊事件,尤其會利好頭部廠商。
除了游戲,全民“宅經濟”也推動了長、短視頻平臺的發展。不過,危機中也有一些商業模式會演進和分化,比如直播和很多行業的結合會加速,像直播相親、直播教育、直播健身等,都有不錯的機會。
(《海峽財經導報》等)